新疆驢

新疆驢

新疆驢是脊索動物門哺乳綱奇蹄目的馬科動物。

物種分佈


新疆驢
新疆驢
新疆驢主要分佈在喀什、和田、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巴音郭愣蒙古自治州等地。分佈到甘肅河西走廊,青海的農區、半農半牧區,以及寧夏的一些地區。河西走廊的毛驢也稱涼州驢。寧夏的西吉海原固原的驢又稱西吉驢。新疆驢在新疆的北部也有分佈。形態特徵
該品種特點是耐粗飼,適應性強,能忍耐吐魯番盆地夏季的酷暑炎熱,也能適應高寒牧區冬季—40℃的嚴寒,能在馬、牛等畜不能利用的草場上放牧;
新疆屬大陸性氣候,受高山和沙漠的影響,氣候溫暖而干早,風沙多,晝夜溫差大,無霜期短,降水量少。境內既有大面積的草原牧區,也有發達的綠洲農業。受氣候、水源等條件的限制,農業產量一直不高,社會經濟發展滯后。農民全靠養驢農耕、馱運、乘騎,驢和人們的生產生活極為密切。自西漢以來,不斷有驢自河西走廊輸入內地,直接影響到甘、青、寧、陝的小型驢種的發展。
新疆驢體格矮小,體質乾燥結實,頭略偏大,耳直立,額寬,鼻短,耳殼內生有短毛。頸薄,鬐甲低平,背平腰短,尻短斜,胸寬深不足,肋扁平。四肢較短,關節乾燥結實。蹄小質堅。毛色多為灰色、黑色。庫車驢為新疆驢中體型稍大的一個類群。新疆驢的平均體尺見表9。新疆驢1歲時有性行為,公驢2~3歲、母驢2歲開始配種,在粗放飼養和重役下,很少發生營養不良和流產。幼駒成活率在90%以上。新疆驢的耐苦性強,抗病力好,不論酷暑嚴寒,也不論飼養條件多麼惡劣,它都能生存。一旦條件得到改善,也會取得良好的生長發育。如吐魯番的母驢與關中公驢雜交后,後代的體高也常達到125~130厘米。
新疆驢
新疆驢
新疆驢性情溫和,乘、挽、馱皆宜。單套驢車,土路,載重560~700千克,單程6公里,日工作10~12小時,役後半小時其呼吸、脈搏和體溫均可恢復正常。涼州驢馱重50~70千克,山路日行可達30公里。涼州驢屠宰率為36.38%~48.2%,凈肉率為31.23%。

養殖管理


新疆驢的基本飼養與管理技術,養殖新疆驢,要有適宜的生活環境,驢舍建築要根據當地的氣溫變化和驢場生產用途等因素來確定,以坐北朝南或朝東南雙坡式驢舍最為常用。驢舍要有一定數量和大小的窗戶或通風換氣孔,以保證太陽光線充足和空氣流通。驢舍大門入口處要設置水泥結構消毒池。驢舍內主要設施有驢床、飼槽、清糞通道、糞尿溝、飲水槽和通風換氣孔等。驢舍內環境控制。通過窗戶或通風換氣孔來調控驢舍內的有害氣體和溫度。同時,及時清除糞便,以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保證驢舍內環境達到國家標準。
新疆驢是草食動物。其飼草以干、硬、脆的農作物秸稈為佳。可以種植秸稈類青飼料草,青飼料含水量都在60%以上,富含葉綠素,以青綠顏色而得名。各種野草、栽培牧草、農作物新鮮秸稈,都屬青飼料。人工種植的牧草如hn-mc優優玉米草、hn-mc優優高丹等比較適宜餵養的,秸稈類草應用鍘草機切成3-4厘米長的短段。最忌喂半干不濕、折之不斷的飼草。此類飼草最易讓驢鬧“結”症。同時輔以豌豆、玉米、炒棉子等精料或麥麩等。每天早、中、晚各喂1次,以晚飼為主。每次飼餵時添上單草(即草樣秸稈)讓其食至大半飽時,再喂合草(即將秸稈摻以苜蓿、豆蔓等含蛋白質較高的飼草),以此誘其食慾。待其有停食的表現時,再喂拌草(即把槽底所剩的草,摻以豌豆、玉米、炒棉子等整粒飼料或摻以麥麩及少量水),以誘其達到最大攝食量。
新疆驢在防病方面,抗病力也較強。但這並不等於不生病,尤其是在集約化養殖條件下,要嚴格執行“防治結合、預防為主”的方針,更要注意環境衛生,防止疫病發生。驢同騾馬一樣,容易患傳染性貧血、鼻疽和破傷風等,養殖戶都必須加強衛生消毒管理,發現問題及時就診。

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在2006年6月2日發布了第662號公告,根據《畜牧法》第十二條的規定,確定關中驢德州驢廣靈驢泌陽驢、新疆驢等138個畜禽品種為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品種。

發展狀況


自治區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高旺盛指出,新疆驢產業發展需要更加充分地發揮新疆驢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作用,特別要立足奶驢提純複壯、提高奶驢的產奶量,驢奶製品的開發以及驢肉等驢產品的開發等方面,提升新疆驢產業發展水平。新疆驢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要更加積極與高校、科研院所聯合起來,發揮聯盟的優勢,提高驢產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為實現總目標,助力脫貧攻堅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所獲榮譽


2020年5月29日,入選《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