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村

雲南省漾濞縣蒼山西鎮下轄村

金牛村位於漾濞縣城東南部,東南與平坡鎮向陽村接壤,西北與光明、馬廠、沙河相連,是蒼山西鎮的東大門。大(理)-漾(濞)公路和石門關公路、光明公路穿境而過,村委會所在地距縣城7公里,距州府下關30公里。全村國土面積33.89平方公里,基本農田地1750畝,人均0.66畝。金牛村東依點蒼山,西臨漾濞江,山川雄奇,景色秀麗,著名的石門關省級風景名勝區、茶馬古道遺址和蒼山古崖畫就位於金牛村境內。

金牛村委會轄8個自然村、15個村民小組,有彝族白族傈僳族等6種少數民族,現有農戶635戶,總人口2530人,其中少數民族1055人,佔總人口的42%。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42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180元,人均生產糧食378公斤,是一個典型的結構型貧困村,貧困綜合指數為3.3。

發展思路


圍繞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農村的目標,依託獨特的地理地貌和交通區位兩大優勢,利用好扶貧開發整村推進、石門關景區開發、大(理)瑞(麗)鐵路建設三大機遇,搞好農村內部結構調整,大力培植富民富村的優勢產業,促進全村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努力成為全縣壩區經濟發展、整村推進示範村組建設、農村經營體制創新、鄉風文明建設四個方面的示範窗口。

發展優勢


背依點蒼山西坡,風景旅遊開發潛力非常之大,工業園區所在地

特色產業


農家樂、商飲服務、石門關旅遊。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623戶,共鄉村人口2518 人,其中男性1289 人,女性1229人。其中農業人口2518人,勞動力1470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漢、彝族混居地),其中 彝族 873人,漢族1620人,其他民族25人。到2006年底,全村尚無人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149人,參合率85%;享受低保22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20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4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7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0個,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無人畜混居的農戶,基本解決住房困難。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小學 1 所,校舍建築面積1110 平方米,擁有教師16人,在校學生144人,距離鎮中學7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37人,其中小學生144人,中學生93人。
全村無文化活動室、無圖書室、有業餘文娛宣傳隊 1個,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主要依靠衛星地面接收器收看電視節目,文化生活不夠豐富。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 561 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613.36 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 0畝。已(無)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是,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元(人均0元),一事一議籌勞0元(勞均0元)。年末集體總收入0萬元,有固定資產21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粘貼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務、財務、政務。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6個黨小組,共有黨員81 人,少數民族黨員50人,其中男黨員56人、女黨員25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街心 等15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0個,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145人。該村團總支2000 年被評為先進基層團總支;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4年底,全村有487戶通自來水,有62戶飲用井水,有622戶通電,有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619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64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21戶。該進村道路為屬於柏油、水泥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0.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0.00公里。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1470.2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20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48畝。該村到2014年底,有4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9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4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561.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80.00萬元,畜牧業收入550.0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983頭,肉牛178頭,肉羊694頭);林業收入90.00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749.00萬元,工資性收入32.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728.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務工、養殖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2.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31人,在省內務工112人,到省外務工1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