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明體

細明體

細明體是 Microsoft Windows 中文版內附的中文字型,由華康科技(今名“威鋒數位”)所製作。當使用於不能顯示中文字型名稱的系統時,會顯示為MingLiU。細明體原來內附的 ASCII 字元為等寬字體,當用於顯示英文內容(如中英文混合的網頁)時會不大美觀,於是後來推出了新細明體(PMingLiU),當中的 ASCII 字元改為比例字體,但中文部份則一樣,並以 TTC 技術包裹於同一檔案 mingliu.ttc 中。

細明體至Windows 2000 開始同時支援 Unicode,並提供 Unicode 1.1 版本內所有 T-Source (台灣字源)的字;及后 Windows XP則提供所有繁簡漢字。

字形


細明體原來的字形非常接近傳統中文寫法,有些人稱之為康熙字典體;如取“靑”不取“青”、取“旣”不取“既”、取“為”不取“為”、取“兪”不取“俞”。但後來 Unicode 將這些字分開編碼,原碼位於是被俗字“青”、“既”、“為”取代。但部份使用這些字作部件的如“請”、“倩”等則維持不變。
細明體
細明體
另外,細明體中的“觀”左上角是“卝”不是“艹”,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歡”、“罐”和“灌”等字上面,不過不是所有的“艹”在細明體裡面都是“卝”。

應用


在視窗系統繁體中文版本中的默認字體是細明體“MingLiU”和新細明體“PMingLiU”(TrueType,文檔名 mingliu.ttc),在Windows Vista中已經改用微軟正黑體(Microsoft JhengHei,OpenType,檔案名 shjh.ttf)。
將其與日文的字體做一下對比,即可發現日文的字體,無論是MS PGothic,還是MS PMincho,在六號(7.5pt)時仍然能夠清晰地顯示,而宋體在8pt時已經無法正常地看清(即使打開了ClearType)。此外,宋體只有區區幾個最佳字體大小,在某些大小時(如14pt及以上)會發現字的筆劃有殘缺、斷裂、粗細不均的問題(若打開了ClearType的話,“橫”仍然會看到有斷裂的地方),這主要是字體沒有加入Hinting信息的緣故,而微軟雅黑在字體中加入了Hinting信息。

詞源


由宋體而來。
宋體,或稱明體,是為適應印刷術而出現的一種漢字字體。在中國宋代出現了木版印刷,由於當時的中國書籍每一版印刷兩頁,使用的是長方形木板雕刻製版。木板具有木紋,一般都是橫向,刻制字的橫向線條和木紋一致,比較結實;但刻制字的豎向線條時和木紋交叉,容易斷裂。因此字體的豎向線條較粗,橫向較細。橫向線條即使比較結實,在端點也容易磨損,因此端點也較粗。由此產生了豎粗橫細,橫線端點有一粗點的宋體字形。
宋體在宋代就已經產生,但並不成熟,而且宋代崇尚仿書法字體的顏體柳體、歐體。一直到明代,由於經濟因素,佔據版面較小的宋體逐漸流行,由於這種字體缺少變化藝術性,被明代文人詬為[匠體字]。宋體字東傳至日本,被日本稱作明朝體。今天成了漢字文化圈主流的印刷字體。
在現代印刷術傳入中國后,中國人已經習慣於看宋體印刷的書籍有一千多年了,所以現代鉛字也採用了宋體印刷。後來依據西方文字的黑體和義大利體的方式,在漢字印刷體中也創造了黑體和仿宋體的鉛字。目前宋體、黑體、仿宋體和楷體成為漢字印刷的主要四種字體。
由於印刷字體中國與日本的命名方式不同,因此產生了宋體與明朝體不同的叫法。漢字的計算機Font技術最初由日本開發,傳至台灣,台灣沿用了日本明朝體的稱呼,台灣最初的宋體Font,被叫做細明朝體,簡稱 細明體(這就是詞源!),或明體。明體逐漸在Font廠商中成為專業的稱呼,而代替宋體。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多數人竟不知道宋體才是中國本來的叫法,而明體是來自日本。
細明體
細明體
有的字體仍沿用傳統的稱呼。比如台灣的"教育部"標準宋體,以及香港標準宋體,都是用宋體來稱呼。大陸正式的稱謂是宋體,不使用明體。
隨同Windows和Office分發的宋體是由北京ZHONGYI Electronic公司製作並持有版權的一種TrueType字體,屬於白體。
中易宋體&新宋體,也就是通常被熟知為"宋體"、"新宋體"的字體,是由北京中易中標電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製作並持有版權的兩個TrueType字體。中易宋體&新宋體是隨著簡體中文版Windows和Microsoft Office一起分發的字體(文件名 Simsun.ttc)。Simsun一直是簡體中文版WindowsXP系統及之前版本的默認字體。
此字體西文的半形字元部分由於採用等寬字體設計,被指襯線和筆畫的比例太誇張而不便閱讀。在涵蓋的字型檔上,此字體在私人造字區中加入了已被Unicode催促放入正確區域的字元,數量達到22141個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