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嶺鎮

安徽望江縣下轄鎮

長嶺鎮是安徽省中心建制鎮、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確定為“工程項目帶動村鎮規劃實施”試點鎮、省新農村建設試點示範鎮、省科技創新示範鎮、省環境優美鄉鎮。轄17個行政村,總面積182.85平方千米,人口65798人(2017)。

2徠020年6月,長嶺鎮被授予“第五屆安徽省文明村鎮”稱號。

社會


基礎設施

交通
長嶺鎮地處太華、月北兩條省道交匯處,距“滬蓉”高速公路僅有17公里,素有望江“北大門”之稱。縣內華陽港為長江上最大的支農港口之一,可長年停泊5000噸級江海輪。鎮區距安慶市僅70公里,安九公路(安慶—九江)聯通安慶火車站、安慶機場和安慶港口。規劃中的全國高速公路九縱之一的“濟廣”高速也設計從鎮區經過(“濟廣”高速及望江大橋已納入國家“十五”規劃,前期工作已列入安徽省2005年重點工作)。望江大橋建成后,該幹線與江南沿江高速、安景高速互通,與江南沿江鐵路相接。不久的將來,長嶺鎮將成為東達長三角,南至珠三角,西至川、渝、鄂,北進冀、魯、豫的中心城鎮。
長嶺鎮
長嶺鎮
電力
全縣供電網路經過三年的農網、城網建設和改造,現具備較好的供電能力。鎮區內有35kv變電所一座,年可供電千瓦時。位於楊長公路北側由望江的11萬伏變電所進線,出線為10kv,通往各行政村,變換機總容量為7150kv。
供水
境內現有自來水兩家,日供水6000噸左右,可滿足工業用水、居民生活用水以及部分農業用水。兩水廠分別取泊湖武昌湖水,水質優量達國家地表水二類標準。花涼亭水庫能灌溉全鎮,基本保證工農業用水需要。
郵電通訊
境內郵電支局三所,總裝機容量40000門。移動電訊發展迅速,中國移動、中國聯通都建有網路。
其他服務管理機構
全鎮有老年大學一所,高級職業中學一所,初級中學三所,中心小學三所,基礎小學49所,在校學生11876人,教職工515人,基層衛生網路較為健全,初步形成村級合作醫療和鄉鎮中心衛生院的格局。
鎮區設有農業銀行分行、農村信用社等金融機構以及工商分局、稅務分局等經濟管理機構,能夠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

經濟


2017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2.87億元、增長8.0%,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19.75億元、增長12.8%,固定資產投資11.17億元、超目標任務686萬元,財政收入1585.72萬元、超目標任務15%。
區位優勢
長嶺鎮處於兩省三縣交界,太華、月北國道在此交匯,區位優勢明顯,是商家投資興業的理想場所。近年來,個體、私營以及外資企業發展較快,相繼有望達紡織、長嶺軋花廠、三利紙廠,中南塑鋼、文學化工、雷池米業、長嶺建材等企業落戶長嶺。為了滿足經濟發展和城鎮人口的增加,鎮政府制訂了“長嶺集鎮總體規劃”並結合一批項目工程,大力推進城鎮建設,集鎮建設已初具規模。
長嶺鎮
長嶺鎮
勞力資源
長嶺鎮實際勞動力3.5萬人,其中剩餘勞動力2.2萬人,常年外出務工1.7萬人。剩餘勞動力主要從事紡織、制衣、製鞋等產業,都有一技之長,不少人還是行業中的佼佼者。為了充分利用本地勞動力資源豐富,工價低廉,工人技能高的優越條件,鎮政府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重點發展輕紡、化工、建築、造紙、農副產品深加工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加快區域經濟發展。
水產品養殖
長嶺鎮東有武昌湖、西臨泊湖,境內湖叉多,1000畝以上水面2處,1000畝以下有十幾處。湖區水質好,水產品經濟價值高,魚業資源開發前景可觀。
優質糧、棉、油生產基地
境內盛徠產優質糧、棉、油,是全國首批優質棉生產基地和出口基地,素有“白雲之鄉”的美譽。棉加工是長嶺鎮的支柱產業,初步形成了以長嶺軋花廠、望達紡織有限責任公司為龍頭的棉花收購加工區。為了做好“棉”文章,壯大鎮域經濟,鎮政府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發展棉花深加工,形成以種植、收購、加工到成衣生產、交易的產業鏈。糧油加工業發展較快,先後興建幾十家糧油加工廠。

地理環境


長嶺鎮位處太湖宿松、望江三縣交界處,境內交通便利。太華、月北兩條省道在此交匯,往西17公里即可直上“滬蓉”高速。規劃中的“濟廣”高速也將從鎮區通過。

氣候

長嶺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7℃,年降水量1400毫米,無霜期250天,適宜棉花、水稻、油菜等農作物種植,為長江中下游“魚米之鄉”和“優質棉產地”。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黃家堰的煤礦、小龍山的硅酸鹽、金雞山的風化石,儲量豐富,有很高的開採價值。經專家實地考證,鷓鴣山、南山的礦料量大質優,不僅可燒制琉璃瓦,還可燒制上等的陶製品。

旅遊


境內四山(龍山、鷓鴣山、南山、金雞山)兩湖(泊湖、武昌湖)環境優美,風景旖旎。龍山度假村位於武昌湖畔,依山傍水,林木蔥鬱,空氣清新,是度假、休閑、畫畫寫生的理想場所。由於該鎮地處兩省三縣交界處,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自古就是兵家常爭之地,遺留諸如黃家堰遺址(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區)、南台寺、龍山廟等人文景觀。
長嶺鎮
長嶺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