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縣

安徽省安慶市轄縣

太湖縣,安徽省安慶市轄縣,位於安徽省西部、大別山南麓,東鄰潛山市、懷寧縣,南連望江縣,西南接宿松縣,西界湖北蘄春縣、英山縣,北毗岳西縣。具有北亞熱帶季風氣候特徵,冬季受西北內陸氣流控制,氣溫較低;夏季受東南海洋氣流影響,炎熱潮濕。總面積2040平方千米。 

太湖縣有太湖六白豬、太湖鱅魚、大別山小黃牛、小黃花雞、天華谷尖、二祖禪茶等特產,有石英石,紫砂岩等20多種礦產資源。2019年5月18日,入選“2019中國最美縣域榜單”。

歷史沿革


太湖縣
太湖縣
太湖縣西漢時為湖陵邑地,屬廬江郡。東漢時省湖陵,入皖縣,仍屬廬江郡。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置太湖左縣,是因其時以右為尊,卑者為左。南朝宋、齊時,稱南方蠻族為”蠻左”,蠻地之縣為”左縣”。后省,泰始二年(466)復置。《太平寰宇記》載:南朝齊建元二年(480),立龍安郡,領太湖左縣和東陳縣(縣治在今小池鎮后河)。
南陳太建五年(573)廢東陳,獨存太湖左縣。《隋書·地理志》載:開皇初晉熙郡改名熙州,太湖左縣改名晉熙縣。開皇十八年,晉熙縣複名太湖縣,去”左”字,縣名沿用至今。煬帝大業初,熙州改名同安郡,不久仍復舊稱。
武德四年(621)析縣地置青城、荊陽二縣。七年,省青城,入荊陽。八年,省荊陽,入太湖,屬舒州。
天寶元年(742)改舒州為同安郡。
肅宗至德二年(757),改同安郡為盛唐郡。
肅宗乾元元年(758),復改盛唐郡為舒州。
太湖縣
太湖縣
據《太平寰宇記》:太湖縣在”龍山湖水之側,因有大小湖泊遍布,而“大”字發音在當地方言發“太”字音,因而得名“太湖”,實為“大湖”之意。據《皇明一統志》載,太湖縣治原”居萬山,有大湖、小湖”,即今大湖河、小湖河一帶,現已為花亭湖淹沒區。《太平寰宇記》載:”元嘉末年,以縣居山移就平原,去舊縣三十八里”,縣治從此遷到今晉熙鎮老城所在地。
宋屬淮南西路舒州。
政和五年(1115),舒州改德慶軍。
紹興十七年(1147),德慶軍改名安慶軍。慶元元年(1195),安慶軍升為安慶府。太湖縣先後屬德慶軍、安慶軍、安慶府。元屬安慶路,明清屬安慶府。
民國元年(1912)廢府道,太湖縣直屬安徽省。
民國三年(1914)六月,屬安慶道。民國十七年(1928)八月,再度廢道,縣直屬省。
太湖縣
太湖縣
民國二十一年(1932),安徽省划十個行政督察區,安慶道為第一行政督察區,區治設太湖縣(1940年4月遷桐城縣)。
民國三十四年(1945),第一行政督察區改名為安慶專區,太湖縣屬安慶專區。
1949年3月,太湖縣城解放。當晚,中共太湖縣委、縣政府和安慶專員公署遷進太湖縣城。太湖縣屬皖北行政公署安慶專區。
1952年8月,太湖縣屬安徽省安慶專區。
1988年,太湖縣屬安慶市。
1997年,太湖縣面積2030平方公里,人口56萬,轄9鎮17鄉:晉熙鎮徐橋鎮、彌陀鎮、新倉鎮、小池鎮、寺前鎮、黃鎮鎮、牛鎮鎮北中鎮大石鄉江塘鄉城西鄉、花園鄉、劉羊鄉、大山鄉、劉畈鄉、百里鄉、玉珠鄉、羅溪鄉、黃崗鄉、李杜鄉、趙河鄉、天橋鄉、九田鄉、河口鄉、望天鄉。縣政府駐晉熙鎮。
太湖縣
太湖縣
2004年6月底,太湖縣行政區劃調整工作結束,由原來的26個鄉鎮調整為15個:劉羊鄉、花園鄉的燈茗村、李杜鄉的何嶺村、羅溪鄉的汪嶺、梅河2村以及城西鄉的芭蕉、下塢、九龍3村併入晉熙鎮,花園鄉併入新倉鎮,花園鄉的方嶺、新莊、立新等村以及劉羊鄉的殷沖、李沖、月龍李嶺、楓鋪5村併入小池鎮,羅溪鄉併入寺前鎮,大山鄉、李杜鄉併入天華鎮,天橋鄉和原黃鎮鎮的嚴姜村併入牛鎮鎮,河口鄉併入彌陀鎮,望天鄉、玉珠鄉併入北中鎮,黃崗鄉併入湯泉鄉,九田鄉併入劉畈鄉
2020年7月,中宣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公布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太湖縣被列入“鄂豫皖”片區。

行政區劃


截至2018年,太湖縣下轄10個鎮、5個鄉:晉熙鎮、徐橋鎮、新倉鎮、小池鎮、寺前鎮、天華鎮、牛鎮鎮、彌陀鎮、北中鎮、百里鎮、大石鄉、城西鄉、江塘鄉、湯泉鄉、劉畈鄉。太湖縣人民政府駐晉熙鎮。
地區面積下轄地區
晉熙鎮165平方公里轄34個村、4個居委會,人口7.52萬。
徐橋鎮103平方公里轄26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394個村民小組。
小池鎮126平方公里轄31個行政村,420個村民小組。
牛鎮鎮163平方公里轄26個村委會,290個村民小組。
彌陀鎮153平方公里轄33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
百里鎮96平方公里轄22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391個自然村莊,278個村民小組。
寺前鎮172平方公里轄32個行政村、365個村民小組。
新倉鎮168平方公里轄38個行政村。
北中鎮182平方公里轄42個行政村,473個村民小組。
天華鎮188平方公里轄39個行政村,357個村民小組。
城西鄉87平方公里轄18個行政村,245個村民小組。
湯泉鄉124.24平方公里轄20個行政村,216個村民組。
江塘鄉101平方公里轄23個行政村,310個村民小組。
大石鄉103平方公里轄9個行政村
劉畈鄉117平方公里轄7個行政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太湖縣位於安徽省西南部、大別山區南緣,介於北緯30°09'至30°46'和東經115°45'至116°30'之間。
太湖縣東鄰潛山、懷寧,南連望江,西南接宿松,西界湖北蘄春、英山,北毗岳西。東西相距64公里,南北相距23公里,總面積2040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太湖縣
太湖縣
太湖縣屬皖西南丘陵低山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縣城西北面為重巒迭嶂的大別山余脈,海拔在800米以上的山峰有將軍山、桐山、山尖寨、六省坡、天華尖、芙蓉寨等16座,其中以將軍山最高,海拔1109米,是皖鄂兩省的天然屏障;
東南部除香茗聳秀、泊湖蓄美之外,大都為丘陵平畈交錯之地。縣境內主要河流為長河,發源於岳西多枝山,在杏花村南入縣境,納羊角河、同義河、薜義河、白沙河、安樂河、南陽河、黑岩河、青石河、小湖河、大湖河、寺前河、羅溪河諸水,入花涼亭水庫,下龍山,傍縣城,穿新倉,進潛山,匯皖河,再入長江。
長河縱貫全縣,境內總長81公里。全縣山地1242.41平方公里,佔61.18%;丘陵490.27平方公里佔24.14%;平原77.37平方公里,佔3.83%;水面222.25平方公里,佔10.85%。

自然資源


氣候資源

太湖縣
太湖縣
全縣氣候四季分明,具有北亞熱帶季風氣候特徵。
冬季受西北內陸氣流控制,氣溫較低;
夏季受東南海洋氣流影響,炎熱潮濕。
年平均氣溫16.4℃。1月份平均氣溫3.7℃,7月份平均氣溫28.4℃。
極端最高氣溫40℃(1967年8月28日),極端最低氣溫-12.7℃(1969年2月6日)。年平均日照1937.7小時,無霜期249天,年平均降雨量1368.4毫米。

植物資源

太湖縣西北是山區,東南是丘陵;縣之中部有人工湖—花涼亭水庫(又名花亭湖),縣之南面有天然湖—泊湖。
無論山地、丘陵、湖泊,都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據森林資源調查統計,全縣林業用地面積158.33萬畝,有林地面積118.94萬畝,其中用材林115.01萬畝;活立木總蓄積量52.99萬立方米,有林地林木蓄積量43.08萬立方米,其中用材林蓄積量43.79萬立方米。杉木、馬尾松毛竹香樟楓香、青風櫟、烏桕側柏油茶油桐等,不僅遍地可見,而且栽培歷史悠久。太湖縣是全省茶葉、生漆、板栗的重點生產縣。
藥用植物有百合、香附子茯苓白朮蔓荊子等。

動物資源

動物方面除豬、牛、羊、雞、鴨、鵝等家畜家禽之外,還有野豬、野兔、狐、狼、水獺野山羊、野雞、野鴨等野生動物。太湖是全國商品牛和瘦肉型豬的生產基地之一。

水資源

太湖縣山區山高嶺峻,澗深溪多,水力資源豐富。境內有大小河流108條,2012年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12.8萬千瓦,小水電可開發量5.6萬千瓦。

礦產資源

太湖縣內的礦產資源有:石英石、瓷土高嶺土、紫砂頁岩、石灰石、大理石、蛭石、銅、鐵、煤等,其中以石英石、高嶺土、紫砂頁岩儲量最大。截止到2012年,石英石儲量2000萬噸,含硅量達99.98%,儲量和品位均居全省首位;高嶺土、紫砂頁岩儲量為3000萬噸。

人口民族


太湖縣
太湖縣
截至2019年末,太湖縣總戶數171894戶,總人口578831人,其中女性275961人。常住人口53.5萬人。全年人口出生率為11.34‰,死亡率為6.8‰,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54‰。
民族以漢族為主,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佈。

經濟


綜述

2019年,太湖縣全年實現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10751萬元,比上年增長10.6%,其中: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60907萬元,比上年增長12.5%。財政一般預算收入中工商稅收佔87703萬元,比上年增長16.5%。全縣財政一般預算支出522399萬元,比上年增長11.6%,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38496萬元,比上年增長23.2%;公共安全支出19590萬元,比上年增長8.0%;教育支出89685萬元,比上年增長3.9%;科學技術支出3460萬元,比上年增長272.8%;文化旅遊體育與傳媒支出10107萬元,比上年增長80.7%;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56932萬元,比上年增長16.4%;衛生健康支出63908萬元,比上年增長20.7%;農林水事務支出125411萬元,比上年增長5.3%。 
2019年,太湖縣全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52元,比上年增長9.9%。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096元,比上年增長8.8%;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27元,比上年增長10.7%。 
2020年,太湖縣生產總值1981191萬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3.3%,低於全省、全市0.6、0.7個百分點,在全市七縣(市)中列第3位。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15083萬元,增長2.0%;第二產業增加值748996萬元,增長5.2%;第三產業增加值917112萬元,增長2.0%。
2016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
單位:萬元
指標絕對數(現價)比2015年增長%
地區生產總值10631358.1
第一產業2490183.4
第二產業4669029.0
工業4037019.3
建築業632016.8
第三產業34721510.3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51985.6
批發和零售業394516.6
住宿和餐飲業358127.0
金融業2619614.8
房地產業392134.2
其他服務業19759612.3
營業性服務業4726117.8
非營業性服務業15033510.7
農林牧漁服務業374911.1

第一產業

2019年,太湖縣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現價,下同)499379萬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下同)1.7%。其中:農業產值132014萬元,增長2.8%;林業產值62951萬元,增長4.9%;牧業產值240891萬元,下降0.3%;漁業產值58073萬元,增長4.3%。全年糧食播種面積40328公頃,比上年增加898公頃,增長2.3%,糧食總產量226617噸,比上年增加4017噸,增長1.8%;油料播種面積12818公頃,比上年增加121公頃,增長1.0%,總產24660噸,比上年增加1002噸,增長4.2%;棉花播種面積2000公頃,比上年減少2041公頃,下降50.5%,總產2485噸,比上年減少1832噸,下降42.4%。全年肉類總產量80286噸,比上年減少6165噸,下降7.1%。全年生豬出欄371200頭,比上年減少158800頭,下降30.0%,年末存欄140000頭,比上年減少92500頭,下降39.8%;家禽出欄3600萬隻,比上年增長12.5%,其中肉雞3360萬隻,增長12.0%。全年水產品總產量33389噸,比上年增長3.2%。年末,全縣農業生產機械總動力31.55萬千瓦,比上年增長3.2%。其中:擁有農用拖拉機11168台,穀物聯合收割機354台,排灌機械9071台,其中農用水泵7961台,農產品初加工動力機械5390台。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純)26780噸,比上年下降4.4%;農村用電量19794萬千瓦時,比上年增長26.9%。

第二產業

2019年,太湖縣全年149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同比增長3.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4.4%。營業收入比上年增長2.6%,利潤總額比上年增長46.9%。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226.30%,比上年下降82.65個百分點。全年工業用電量27563萬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7.5%。
2019年,太湖縣全年全社會建築業共實現增加值197400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2.4%。全縣資質以內建築業企業30家,累計完成建築總產值191062萬元,比上年增長7.6%;全縣建築業房屋施工面積達125.11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8%;房屋竣工面積達63.57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8.3%。

第三產業

2019年,太湖縣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88684萬元,比上年增長 11.3%。從城鄉看,城鎮實現零售額329559萬元,比上年增長11.1%;鄉村實現零售額259125萬元,比上年增長11.5%。從消費形態看,商品零售額556932萬元,比上年增長11.1%;餐飲收入31752萬元,比上年增長14.3%。全年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13012萬美元,比上年下降8.9%。其中:出口10834萬美元,比上年增長8.2%;進口2178萬美元,比上年下降48.8%。全年引進外資456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1.0%。全年共接待入境旅遊者人數8500人次,比上年增長6.3%;國內遊客53.8萬人次,比上年下降8.9%。實現旅遊總收入271485萬元,比上年增長16.6%。其中:國際旅遊外匯收入355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4%;國內旅遊收入269000萬元,比上年增長16.8%。年末全縣限額以上住宿和餐飲業11家,實有客房總數961間,床位總數1593張。年末,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人民幣口徑,下同)2432567萬元,比上年增長10.4%,其中住戶存款餘額1465503萬元,比上年增長12.3%;各項貸款餘額1396353萬元,比上年增長18.5%。

社會


教育

截至2019年,太湖縣中等職業學校3所,與上年持平,在校學生數3715人,比上年增加57人,其中女生1721人,比上年增加55人,專任教師184人,比上年增加4人。普通中學31所,與上年持平,在校學生數21738人,比上年增加281人,其中:高中7所,在校學生7414人,比上年增加158人,女生佔3525人,比上年增加55人;初中24所,在校學生14324人,比上年增加123人,女生佔6547人,比上年減少19人。普通中學專任教師2139人,比上年增加114人,其中:高中專任教師726人,比上年減少7人;初中專任教師1413人,比上年增加121人。全縣小學94所,與上年持平,在校學生數28638人,比上年增加276人,其中女生佔13193人,比上年增加169人,專任教師1960人,比上年減少189人。全縣幼兒園113所,比上年增加54所,在園幼兒數13211人,比上年增加410人,其中:女孩6288人,比上年增加302人,專人教師566人。

醫療

截至2019年末,太湖縣共有醫療衛生機構(含診所、衛生室)234個,其中醫院和衛生院24個。全縣醫療衛生機構實有床位1678張,衛生技術人員1893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975人,註冊護士884人。

科技

截至2019年,太湖縣全年發明專利申請量361件,比上年增加163件。發明專利授權量13件,比上年減少5件。全年實用新型專利申請量398件,比上年增加132件。實用新型專利授權量163件,比上年增加81件。全縣高新技術企業20家,當年新增9家(凈增6家)。

民生保障

截至2019年末,太湖縣養老服務機構21個(其中公辦17個),擁有床位4780張。全縣年末享受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為2930人,享受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數為18646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48285人,其中:在職職工34335人,離退休人員13950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22962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人數為60414人,其中:參保職工24980人,參保居民35434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人數472241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341242人。

旅遊


景點

五千年文博園
五千年文博園位於安徽省太湖縣境內,處於滬渝高速太湖收費站西側。項目總投資18億元,規劃佔地1200畝。
五千年文博園由中華百工坊、五千年文化走廊、四大藝術館、千人表演藝術館、天人合一景區、天上人間景區、摩崖石刻景區、文化安慶景區、皖江文化景區以及皖江第一街——皖街等十大景區組成。
五千年文化走廊是文博園的核心組成部份,以代表性的文化、藝術、歷史、名人為表現內容,以漢白玉浮雕牆、青石雕塑、藝術造景、情景再現等多種藝術形式。
花亭湖
花亭湖
花亭湖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花亭湖位於安徽省太湖縣境內,面積254平方公里。龍山、花亭湖湖區、西風禪寺、獅子山、朴初文化公園、湯彎溫泉六大景區。
花亭湖風景名勝區人文景觀底蘊深厚,禪宗文化博大精深。豐富的人文古迹折射出太湖的古老滄桑、榮辱興衰和歷史積澱。
中國佛教禪宗的開山鼻祖慧可在此開設道場,創造了華夏的佛教禪宗文化,花亭湖也因此而享有”中國禪宗發祥地”之美譽。

著名人物


趙朴初,(1907.11.5—2000.5.21)安徽太湖縣。早年就學於蘇州東吳大學。1928年後,任上海江浙佛教聯合會秘書,上海佛教協會秘書,”佛教凈業社”社長,四明銀行行長。
趙文楷,(1760—1808),字逸書,號介山,縣景寧鄉(今望天鄉)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舉人,嘉慶元年(1796)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實錄館纂修、文淵閣校理、教習庶吉士、嘉慶三年順天鄉試和四年會試兩任同考官。嘉慶五年出使琉球,回來后出任山西雁平兵備道,著有《石柏山房詩存》八卷,詩525首,縣內民間藏有鉛印本。
劉鉉,太湖縣人,生卒年月不詳;邑廩生,清代天文學家,好學深思,博通經吏,著有《天文明解》、《詩易會參》、《四書會參》等書。
趙挺,(1919.4—1995.1),原名趙國廷,生於縣晉熙鎮河口街(今西正街)。民國13年(1924),趙挺發矇讀私塾,整整讀了10年。民國24年,插入縣立晉熙小學讀書。民國26年在該校高小畢業后,考入省立安慶初級中學。民國27年轉入安慶六邑聯中,民國32年在該校高中畢業。畢業那年,他參加了全國大學生(包括高三學生)論文競賽。1983年,被調到河南省財經學院創辦《河南財經學院學報),任編委、副編審,一直到離休。

獲得榮譽


太徠湖縣先後被授予全國創業之星縣、全國首批綠色小康縣、全國勞動力資源開發先進縣和安徽省首屆文明縣城、安徽省首屆平安縣、安徽省文化工作先進縣、安徽省雙擁模範縣、全國最具投資潛力地區等榮譽稱號 。
2018年,太湖縣榮獲安徽首個“全國森林旅遊示範縣”的稱號。 
2019年3月,被列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2019年5月18日,入選“2019中國最美縣域榜單”。 
2020年6月,被授予“安徽省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稱號。 
2020年6月30日,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2020年10月9日,被生態環境部授予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稱號。 
2021年,入選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名單。 
2021年5月25日,被公示為安徽省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先進縣。

交通


太湖縣合九鐵路、滬渝高速、105國道橫貫東西,滬渝高速臨境而過,附近有天柱山機場天柱山站安慶站。2019年,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68300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9.2%。全年實現公路旅客周轉量233710萬人千米,比上年下降3.0%;公路貨物周轉量168768萬噸千米,比上年增長5.9%。年末,全縣民用汽車擁有量46600輛,比上年下降7.1%。

文化


地名由來

太湖縣於南朝宋武帝時(420年)建縣,“太”在古漢語中有時與“泰”、“大”通用,“太湖”即“大湖”之意,因此,太湖縣是以湖為名。據《南畿志》記載因其地有大湖,故名。 

文保單位

● 樂城堡
原名上格城,位於太湖縣城東20千米的小池鎮白沙河東岸。三國時期魏將曹仁築,唐代青城縣縣城。明將史可法為抵抗張獻忠農民起義軍重修,並更名為樂城堡。城依山傍水,城牆內外壁為青磚砌築,內用山土夯實。面積約2萬平方米。有東西兩門,南北兩碉。現城已毀,僅有高2米、寬4米的城牆殘體和清乾隆時期碑刻“祠塾碑記”一方。碑記高2米,寬1.2米,碑文736字,柳體楷書,記載了樂城堡重修和更名情況。城內現為民舍和田園。1982年11月,縣人民政府核定並公布該遺址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西風禪寺及摩岩石刻
位於晉熙鎮花涼亭村,境是中國花亭湖風景名勝區門戶和窗口。西風禪寺,原名獅子庵,因其左側有一天然古洞,洞口朝西,洞納西風,又名西風洞。據《佛祖歷代通載》卷第四十九記載,唐代禪宗五祖弘忍來舒州太湖西風洞坐禪弘法,故西風洞又稱五祖洞。唐代大曆年間,高僧法智禪師來太湖四面山創建四面寺,建道場於西風洞,自此,燈傳不絕。洞外蓋石上有座小石塔—寂覺塔,建於唐代,相傳塔下藏有古代高僧舍利。禪寺坐東朝西,原有三幢,青磚小瓦結構,依山勢而築,頗具氣勢。清咸豐六年(1856)上殿毀於戰亂,民國八年(1919),由寺僧惺悟募捐重修。八十年代初,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為該寺題寫扁額“西風禪寺”。 
● 佛圖寺及摩岩石刻
位於太湖縣城西北20千米寺前鎮佛圖村佛圖組村境內大尖山上。316年晉代天竺高僧佛圖澄雲遊到此並建佛圖寺而得名佛圖山。佛圖寺摩崖石刻分佈在寺四周的石壁上。佛圖山,山高險峻,摩崖石刻眾多,部分石刻因年久風化,不可盡辨。其中,以明代石刻尤為引人注目,最為突出的要首推明代哲學家羅汝芳和太湖知縣李盛英、清代太湖縣知縣王大謨、清初詩人馬人龍等。清乾隆縣誌載,宋代書法家黃庭堅曾到佛圖山遊覽,並留有詩賦石刻,惜年久現難以尋覓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