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龍鬚樹的結果 展開

龍鬚樹

龍舌蘭科龍舌蘭屬植物

龍鬚樹,又名龍血樹龍鬚鐵朱蕉百合科龍血樹屬的多年生常綠灌木或喬木。株形矮壯,莖幹挺直,幼樹高不及100厘米。是全國各地極受人們喜愛的室內觀葉植物。

形態特徵


龍血樹葉長似劍,密生於枝頂;花期時,枝頂長出碩大的花序,每個花序上開放數百朵綠白色的花朵,十分美麗;漿果成熟時為橙紅色,與綠葉相映。
龍鬚樹
龍鬚樹

生長環境


龍血樹性喜溫暖濕潤和陽光照射的環境。栽培龍血樹並不困難,只要光線充足,空氣濕潤清新,它就能旺盛生長。龍血樹品種甚多,此種雖屬單子葉植物,但由於植株體內薄壁細胞的增生和分裂,使之逐年加粗和木質化,形成高大的喬木,壽命可達千年之久。

分佈範圍


龍血樹原產大西洋加那利群島。引入我國后全國各地都有少量培育。若經矮化盆栽,置於廳堂館所或者客廳、卧室,高雅有趣極富異國情調。

生長繁殖


龍血樹引入我國后,除少數熱帶地區增育出種子外,其他地區主要採用高壓和插條的方法進行無性繁殖。
(1)壓條繁殖龍血樹的莖幹大多直立生長,發枝少。植株生長數年後,基部葉片脫落,自然失去觀賞價值。根據這種情況,飼養者可在5至7月的高溫濕潤季節,進行高壓繁殖。方法是:在植株莖幹的適當部位,進行環狀切割,環口寬為1.8-2.2厘米,深至木質部,並用小刀剝去環口皮層,用乾淨濕布擦去切口外溢的液汁用5000-1000ppm的萘乙酸水溶液塗抹切口上端皮層,再用白色塑料薄膜扎於切口下端,理順做成漏斗狀,裝上用苔蘚和山泥土混合配製的生根莖質,環包刀口,灌一次透水,紮緊江膜上端,再把植株置於室外蒔養,加強肥水管理。龍血樹高壓后,要隨時檢查基質是否乾燥,要隨時補充水分。一般經過30至40天的培育,環切部位便有新根出現,9至10月便可切離母體另行栽培成為一棵獨立生長的植株。
(2)扦插繁殖龍血樹還可用扦插的方法進行無性繁殖,時間在5至6月。這時正是龍血樹的旺盛生長期,植株體內營養豐富,扦插后極易成活。扦插以前,可挑選觀賞價值較高的母株,取其生長兩年以上的健壯枝條,每段長約10-20厘米,有葉無葉均可。插穗基部削成平口,上部橫切后保留葉片,上下切口可用清水浸泡洗凈外溢的液汁,置於陰涼通風處稍晾一段時間,再用500-1000ppm的萘乙酸浸泡插穗基部2-3厘米處,一般5秒鐘即可,隨浸隨插。龍血樹扦插,苗床可用小號的土陶花盆,基質可用蛭石、珍珠岩或者經過高溫消毒的素砂土,上盆後進行扦插。每盆一株,插好后澆一次透水,把苗床置於花打光處,精心養護。以後的管理工作,主要是保持基質濕潤。龍血樹傷口癒合快、生根早,發芽迅速,一般15至20天,切口在創傷激素的作用下,便產生愈傷組織,25至35天,插穗在內源激素的作用下,很快就能出現根的原始體,35天至40天就能萌發新根,兩個月以後,便可用培養土翻盆移栽。

栽培技術


培育壯苗

整地
一般以選擇土層深厚、肥沃、透水、透氣性好的砂壤土或輕砂壤質土為宜。整地時先清理種植地上的樹枝雜物,再進行旋耕,之後深犁40cm,最後再旋耕1次,以使土地平整.並挖好排水溝。
育苗
龍血樹苗期怕水。苗圃地最好選擇在地勢平坦、排水良好的砂壤地上。將選好的地進行深犁深松,撒施過磷酸鈣750kg/hm、尿素750kg/hm、氯化鉀375kg/hm,與土壤混勻,再撒施辛硫磷45kg/llm2o按1.2mxl0m起畦,畦溝深0.5m.注意排水。將在沙床移栽成活的龍血樹組培苗移栽到上述苗圃地.噴施抗菌藥劑(百菌清甲基托布津)。一般管理3個月左右。待抽生出15片小葉、近地部分出現假莖時可進行大田移栽,移栽前1周控制澆水。

種植

種植規格
種植時株距為0.5m、行距為1.0m,採取先密后疏的方式種植,即先密植,然後分2次進行疏減。種植1年後每行隔株挖走1株,種植2年後隔行挖,種植第3年後每行隔株挖走1株。每次疏減挖出的植株按株距2.0m、行距2.0m在新地塊上種植。
種植及前期管理
種植季節選擇在雨季較好。按設計好的行距開40cm深的種植溝。基肥施過磷酸鈣750kg/hm、尿素750kg/hm、氯化鉀375kg/hm、辛硫磷45kg/hm.混勻后溝施,回土30cm。雨後或淋透水后,覆蓋寬60cm的黑色地膜。在晴天的下午種植,或陰天全天種植。種植后需人工淋定根水。前期龍血樹植株較小,田間空間大,雜草容易滋生,應做好除草工作,結合鬆土施肥,促其快速生長,同時防止田間出現積水。前期主要病害有葉斑病和炭疽病,可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或50%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噴灑,1周噴1次,連續3~4次,防效較好。在蟲害方面,前期主要受紅蜘蛛和蠼蟎類危害,可用2O%三氯蟎醇如記800~1000倍液噴灑,也可用50%敵敵畏乳劑1000~1500倍液噴灑,1周噴1次,共噴3~4次,可以起到良好的殺滅和控制作用。

田間管理

前3年的管理
氮、磷、鉀按3:1:2的比例進行配比追肥。每年追施3次,分別在3、6、8月進行,3月施重肥,佔全年的1/2。一般第1年株施0.25kg,第2年株施0.5kg,第3年株施1.0kg。施肥時結合鬆土進行。除草:可以用百草枯噴灑,幼齡期用防護罩保護植株。整形修剪:種植8~l2個月、植株生長至50cm左右,可進行剪除頂芽讓其分枝(剪除的頂芽可進行扦插生根作為苗木用)。一般第1次留枝以3條為宜;待其再生長1年左右,枝幹伸長50cm左右,可進行第2次截頂,方法相同:第3年以相同的方法進行截頂分枝。
植株疏減管理:種植後於第2年春季,每行中隔株挖走1株另行種植;第3年春季,隔行挖走1行另行種植;第4年春季,每行中隔株挖出1株另行種植。
4年後的管理
氮、磷、鉀按2:1:3的比例進行配比追肥。每年3次,分別在3、6、8月進行,3月施重肥,佔全年的1/2。施肥數量為每株1.5,施肥時結合鬆土、除草進行,每次均挖一環圓溝.施后蓋土。除草:每年用百草枯噴灑1次。整形修剪:第4年不必修剪,第5年後按血竭誘導修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