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1條詞條名為白石村的結果 展開

白石村

福建省漳浦縣霞美鎮下轄村

白石村福建漳州漳浦縣霞美鎮下轄的一個行政村,位於霞美鎮南部,東臨舊鎮港與六鰲半島隔海相望,西鄰黃埔村,北鄰霞美村,南鄰溪仔村。源自五社村的上黃溪流經村北入海,源自籠仔埔的黃埔溪流過村南溪仔村從港仔頭入海。省道漳東線經過村境。

歷史沿革


白石清代為七都白石保,民國29年為白石鄉所轄白石保,民國33年,白石鄉合併於霞美鄉,白石保改屬霞美鄉管轄。新中國初期,白石為屬於第四區(舊鎮區)的白石鄉,1958年9月為舊鎮公社北江管理區的白石大隊,1961年7月撤銷管理區,白石大隊改屬新從舊鎮公社分設的溪仔墟公社,1964年9月,溪仔墟公社合併於霞美公社,白石大隊改屬霞美公社管轄,即今白石村。白石村轄白石、城仔內、上黃3社、現共有1020戶,4320人,其中,白石社(含下魏)770戶,3050人;上黃180戶,950人;城內70戶,320人。

經濟


全村耕地2262畝(水田792畝,農地1470畝)主要種植水稻、甘蔗、蔬菜、香蕉、荔枝、龍眼等。有一片灘塗,有養殖業百餘家,其中,養殖牡蠣100家,養殖花蛤32家,養殖對蝦12家。
有殼灰廠1家,產品銷日本(用為農肥)。紅木傢具廠4家,產品銷各地。運輸業45家,有貨車6輛,手扶拖拉機39輛。有修車店3家,飲食店6家,日用及食雜小店30家。外出省內外做工者400人,勞務輸出台灣為漁工6人。

社會


基本設施

全村飲用井水,以電燈照明,電視普及率90%,電話普及率90%,有手機1000支。
有醫療所3所。
白田小學,校園面積2500平方米,建築面積920平方米,設19班級,學生600人,教師26人。全村有大中專畢業及在校生100多人。

文化


古迹風俗

白石城,舊城牆殘存。
上黃寨,寨牆尚存。
白石蔡氏祖祠兼祀玄天上帝、王爺公。有開漳聖王廟、李輔勝廟。城內有關帝廟。上黃有夫人廟。農曆正月十四、十五兩日各社自行迎神。十一月十七日為輔勝公慶祝壽誕。

姓氏源流

白石社為蔡姓聚居地,開基於明代,有祠堂一座,祖先源自西山(在今沙西鎮沙西村)。西山蔡姓開基於宋代,始祖榮甫,是唐初“太子洗馬”(官名)光州固始人蔡允恭後裔。
城內社亦蔡姓聚居地,源同白石。
上黃社以黃姓聚居地得名,有祠堂一座,其祖於清代來自舊鎮獅頭,獅頭黃姓始祖均助是宋末護從閩沖郡王趙若和從廣東崖山逃到浦東的侍臣黃材後裔。

代表人物


古代人物

阮蔡文,清康熙二十九年舉人,歷官台灣參將,福州副將。

新中國人物

蔡秦武,漳浦縣地稅局局長、招商局漳州開發區地方稅務局副局長(正科級)。
蔡水枝,綏安工業開發區管委主任(副處級)。
楊仲才,霞美鎮黨委宣委。
楊振有,沙西鎮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蔡大興,漳浦縣委黨校副校長。
蔡換米,杜潯鎮黨委委員。
蔡江海,漳浦縣郵政局局長。
蔡同梓,福建省交通廳航管處正處級幹部。
蔡杞生,廈門高崎機場出入境邊檢站副營級幹部。
黃明山,廈門法制報主編。
蔡解放,漳州市煙草專賣局人事科科長。
蔡國欽,中學高級教師。
蔡漢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