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鄉

湖南省華容縣下轄鄉

新建鄉 位於華容縣西境。新建鄉位於華容縣西境,距縣城22公里,地處藕池河東、中支的夾流之間。東北隔藕池河東支與鯰魚須鎮為鄰,東間沙河水庫與操軍鎮接壤,南面與南縣浪拔湖相望,西抵藕池河中支與梅田湖鎮毗連,北面與湖北省石首市隔河相對。建國前屬梅市鄉,建國后建為保合、團城、西來等鄉。1956年為西來鄉,1958年屬東風公社,1959年改名操軍公社。1961年從操軍公社劃出,隸梅田公社,1972年從梅田劃出,建為新建公社,1983年更名為新建鄉。新建鄉政府駐迎祥垸。

概況


新建鄉位於華容縣西部。面積43.62平方千米,人口21348人(2009年末)。轄河口、團城寺、北垸湖、迎祥垸、申家河、合興、曙輝、新當、勝利、先進、西來、保合、易家嘴13個行政村。鄉政府駐迎祥垸,距縣城20千米。藕池河東西兩支流夾持而下,有水運之便。

沿革


解放前屬梅市鄉,解放後為保合、團城、西來等鄉。1956年為西來鄉,1958年屬東風公社(1959年改名操軍公社),1961年改屬梅田公社,1972年析置新建公社,1983年改為新建鄉。1996年,面積41.6平方千米,人口2.2萬,鄉政府駐迎祥垸,轄北垸湖、團城池、河口、迎祥垸、申家河、合興、曙輝、新當、西來、先進、勝利、保合、易家咀13個行政村。2000年總人口22713人。

行政區劃代碼


新建鄉[湖南省華容縣下轄鄉]
新建鄉[湖南省華容縣下轄鄉]
【2010年代碼及城鄉分類】430623203:~200 220河口村 ~201 220團城寺村 ~202 220北垸湖村 ~203 220迎祥垸村 ~204 210申家河村 ~205 220合興村 ~206 220曙輝村 ~207 220新當村 ~208 220勝利村 ~209 220先進村 ~210 220西來村 ~211 220保合村 ~212 220易家嘴村 ~213 220水產場 ~214 220林桔場 ~215 210新建新民工礦區 ~216 220沙河水庫

鄉鎮介紹


新建鄉轄:河口、團城寺、北垸湖、迎祥垸、申家河、合興、曙輝、新當、勝利、先進、西來、保合、易家嘴13個村;水產場、林桔場、墟場。

產業經濟


新建鄉歷代盛產糧食、棉花、辣椒和甘蔗,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這裡大量引進種植薄荷,曾經是名貴香料留蘭香、薄荷的故鄉。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中期,新建鄉的留蘭香、薄荷的種植進入鼎盛時期。河口村、易家嘴村的旱地和西來村的沙洲,全都種上了留蘭香和薄荷。居高不下的價格激發了農民的種植香料的積極性,出現了戶戶種香料,家家熬香料的壯觀情景。由於香料種植對土壤的特殊要求,這個聞名全國的香料基地被迫移往他處。
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這個鄉因地制宜,壯大特色板塊,逐漸形成了饗譽省內外的“甘蔗之鄉、苔韭之鄉、尖椒之鄉”。甘蔗種植由零星種植髮展到規模化種植,面積逐漸增加到2004年的3000畝,銷售也由過去的小買小賣發展到千餘人走出家門,遠銷到河北、河南、山東、山西、北京、甘肅等省市,成為有名的“甘蔗之鄉”。
苔韭種植從2001年開始,在易家嘴村引進試種,一年後其規模擴展到300畝,成為華容縣蔬菜供應基地之一,並於2001年作為岳陽市農業結構調整現場會的現場。尖椒是新建鄉的傳統種植品種,九十年代尖椒生產發展成為該鄉多種經營的支柱產業之一。至今也還保持3000畝的種植面積。新建鄉的養殖業以豬、牛、羊、雞、鴨、鵝養殖為主,全鄉建有四個養殖示範點,分別為:河口養羊、迎祥垸養雞、北垸湖養牛、保合養豬小區。並形成了沿清水河水產養殖示範帶,
2003年起,浙江諸暨金華的投資者,在該鄉清水河承包1300畝河段,開始珍珠養殖,預計產值達600多萬元。全鄉2004年生產糧食13200噸,油料1650噸,棉花920噸,水產品2000噸,生豬出欄25300頭。新建鄉由於沒有丘陵和山地,林木栽種以房前屋后的荒園隙地、溝河渠道沿岸為主,用材林以水杉及其它雜樹居多,經濟林木在九十年代中期以柑橘場面積200畝的無核蜜橘為盛。二十一世紀初,該鄉利用河外洲和其它荒地進行義大利楊樹栽種,形成了沿河外洲意楊綠色產業帶,2005年植樹面積達到5000畝,義大利楊樹的大面積引進,生態環境大為改善,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新建木製品廠是這個鄉第一家私營企業,由本鄉企業主黃友泉投資興辦。1993年3月正式投產,該廠主要生產16種不同規格的油漆刷柄,其產品銷往湖南津市、湖北武漢、宜昌等地。當年投產的9個月,即完成產值50萬元,創利稅80000多元。新建木製品廠兩次為市縣提供鄉鎮企業發展現場,業主黃友泉被評為縣級勞動模範和鄉級十大新聞人物之一。
永勝福利電珠廠由勝利村村民吳輝球,與江蘇通洲永卓電珠廠聯營,於1996年8月投資50萬元創辦永勝福利電珠廠。該廠生產9種規格的電珠,全部出口到日本、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當年4個月即創產值70多萬元,並為80名農村剩餘勞動力(其中殘疾人19名)解決了就業問題。新建鄉的勞務輸出從80年代末開始,主要流向廣東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和周邊城市從事商業活動,自2000年以來,每年在外務工人數均維持在6000人左右,帶動了本地經濟的發展。新建軋花廠(原屬新建供銷社),是1994年開始籌建、1995年投產的從事棉花加工的鄉鎮企業,總投資200多萬元,年加工棉花400萬擔,年創產值1000多萬元。新建蔬菜加工廠是一家專營蔬菜加工的私營企業,
坐落在先進村的華新木器廠是繼新建木製品廠之後的又一私營企業,自1994年建廠以來,一直在滿負荷生產,年產值80萬元。

基礎設施


新建鄉地勢南北略高,中間略低,全系沖積平原,土壤肥沃,境內水網稠密,河溝縱橫,基本屬於旱澇保收之地。東面有沙河水庫一座,一條清水河南北縱貫於境內,1995年清水河被截為六段,改造成為大型養魚塘和珍珠養殖基地,其水域與沙河水庫和藕池河中支之間有涵閘連通,具有重要的水利調節作用。全鄉依傍水系而建的電力排灌站,容量在50千瓦以上的有7座。其中申家河電排地處藕池河畔新建鄉腹地申家河村,原裝機容量為620千瓦,1997年11月,申家河電排擴建工程由華容縣水利設計院設計並組織施工。該工程(按照全鄉人平50元標準集資103萬元,爭取省市解決資金139萬元)共斥資242萬元,新增裝機容量620千瓦,1998年5月底完工使申家河電排的總裝機容量達到1240千瓦,成為新建鄉唯一的中型機埠,從根本上解決了該鄉上中部7個村1200畝耕地的排澇抗旱的問題。
1949年前,新建鄉所在的集成大垸是有名的“喔呵垸”,是由於該垸的大堤低矮窄小,在洪水面前毫無抵抗能力,動輒潰決而得名。解放后,大堤經過了數次加高加寬,到上世紀末,大堤加高約3米,加寬4-5米,1998年抵禦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峰。劉家鋪地段是一段800米當沖險堤,也是每年防洪的重點守護地。2000年投資80萬元,歷時3個月,對劉家鋪地段的大堤迎水面進行混凝土結構護坡,緩解了該段大堤的防汛壓力。小利垸是集成大垸中最薄弱的一段大堤,這裡地質條件較差,雖然多次加固,但是常常險情不斷。2002年3月,該段大堤發生150米滑坡,險情上報后,國家水利部副部長、國家防汛總指揮辦公室主任鄂競平親臨現場辦公,確定了“外削滑坡,塊石固腳,內築矮堤”的搶險護堤方案,整個工程耗費80萬元,一個半月後工程圓滿完工。
新建鄉2005年有變電室53個,專職電工20名。2002年共投入272萬元(集體投入220萬元,農戶投入52萬元)對低壓線路和農戶室內線路進行了整體改造,一個安全、規範的農村供電網路已經形成。全鄉的年供電量在九十年代初為100多萬千瓦時,2004年增長到240萬千瓦時,其主要原因是快速發展了諸如電腦、空調、洗衣機、電視機、電飯鍋、電扇等關乎人民日常生活的用電設施。
新建鄉處於兩省(湖南、湖北)三縣(南縣石首華容)交界之處,水運方面有藕池河可以與長江貫通。陸路運輸方面東西各有輪渡分別與梅田鄉、鯰市鄉相連,鯰(鯰市)梅(梅田湖)公路和張(張家灣)梅(梅田湖)公路貫穿全鄉,連接華容、南縣、石首等縣城。全鄉共有社會車輛100多台從事運輸,僅客運能力就達到每天1200人次。1999年以前,鯰梅公路是沙石路面,路況較差,1999年5月,投資285萬元的鯰梅公路沙改油工程開工,經過兩年的施工建設,2000年9月全線竣工通車,改寫了新建鄉無油路的歷史。2006年至2007年,各村場掀起了興修通村公路的基建熱,兩年之內修建通村水泥路達27公里,全鄉80%的村場、74%的組通了水泥路。預計到2008年底將順利實現兩個100%的目標。
中國電信自1985年入主新建鄉固定電話市場以來,前後共投資450多萬元,經過五次擴容,總裝機容量達到3000戶,已有固定電話用戶1917戶,固定電話普及率為36%。中國移動、中國聯通2個移動通公司,共投資500多萬元,建立行動電話發射基站3個,分別於2000年和2002年相繼竣工並投入使用,行動電話普及率為31%。

文教衛生


新建鄉有1個信息網路服務中心1個調頻廣播差轉檯1個新華書店2個文化活動室,1個能容納1000名觀的影劇院。新建鄉早在八十年代初就興起文學創作熱潮,由本鄉“鄉韻文學社”的成員孫光友、馬克仁等自己出資創辦了詩歌刊物——《留蘭香》。該刊由手工刻印、機械列印到電腦列印,其印數曾於1986年一度達到500多份,在岳陽市產生過很大的影響。市文聯主席李自由題寫刊名“留蘭香”,副主席羅石賢自帶作家到新建鄉給文學愛好者講課、輔導,一批文學青年在各級報刊上,陸續發表了自己的詩歌、散文、小說等作品,文學社不少的成員各自加入了縣、市的文學工作者協會和省書法家協會。1994年新建籍教師劉創出版了詩集《夢見野馬》,1995年鄉文化站幹部魯清華創作的詩集《白裙子》,也由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新建鄉共有九年制義務教育學校1所,聯辦初中一所,完全小學4所。2006年在校中小學生1610人。教職工112人。新建學校是湖南省第一所農村九年一貫制學校,該校是在原鄉辦中學的基礎上擴建起來的一所學校。擴建工程自1999年8月開工至2000年9月投入使用,總投資120萬元。工程完工後,這所學校成為初具規模的現代化鄉辦學校,新建學校佔地40畝,總建築面積2000多平方米,使用面積7800多平方米,有教學樓、實驗樓4棟,可容納800學生就餐的食堂一棟,教工宿舍樓兩棟。學校配備了多媒體教室、信息課教學的電腦室、理化生教學儀器室、實驗室、圖書閱覽室、美術室、體育設施有綠茵草坪足球場、籃球場、排球場、400米規格環形跑道、還有多種田徑運動和其它球類運動的場所。2004年,全校共有教職工 55人,學生800多人。2004年高考中,新建籍學生竺傳美以岳陽市理科第一名的成績榮錄清華大學
新建鄉衛生院是1994年授牌的一所一級甲等醫院,有醫護人員16人。該院在農村合作醫療、疾病防治和兒童健康檢查、免疫方面成績顯著, 1995年,世界衛生組織官員和省衛生廳領導來醫院現場考察。新建鄉衛生院曾連續9年保持全縣“先進衛生院的稱號”。2003年和2005年投資20萬元對醫院門診樓和住院部進行兩次維修改造和設備更新。全鄉所轄的村場均有1-2個醫療室,有村級醫生16人,個體醫生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