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胸鵐
雀形目鵐科動物
黃胸鵐(學名:Emberiza aureola)屬小型鳴禽,體長14-15厘米,有2個亞種。額、頭頂、頭側、頦及上喉均黑,翕及尾上覆羽栗褐;上體余部栗色;中覆羽白色,形成非常明顯的白斑;頸胸部橫貫栗褐色帶;尾下覆羽幾純白;下體余部鮮黃色。
棲息於低山丘陵和開闊平原地帶的灌叢、草甸、草地和林緣地帶。繁殖期間常單獨或成對活動,非繁殖期則喜成群,特別是遷徙期間和冬季,集成數百至數千隻的大群,最多達3500隻-7000隻。一般主食植物種子。喙為圓錐形,與雀科的鳥類相比較為細弱,上下喙邊緣不緊密切合而微向內彎,因而切合線中略有縫隙。
分佈於芬蘭、俄羅斯、中國、蒙古、朝鮮、日本等地;越冬於歐洲中部、南部、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孟加拉國、緬甸、中南半島和馬來西亞以及菲律賓等地。
2017年12月5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官網宣布更新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其中,黃胸鵐(俗稱“禾花雀”)的評級從“瀕危”升為“極危”。
列入2021年《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一級保護動物。
黃胸鵐(圖冊一)
雌鳥上體棕褐色或黃褐色、具粗著的黑褐色中央縱紋,腰和尾上覆羽栗紅色,兩翅和尾黑褐色,中覆羽具寬闊的白色端斑,大覆羽具窄的灰褐色端斑亦形成兩道淡色翅斑,眉紋皮黃白色。下體淡黃色,胸無橫帶,兩脅具栗褐色縱紋。
雌鳥及亞成體頂紋沙色,兩側冠紋略深;眉紋皮黃色較明顯;背部顏色和縱文教雄鳥的略淺;肩上的白斑和翅斑較雄鳥的灰暗,下體黃色較黯淡。
無論雌雄,腰和尾上覆羽都為栗紅色;外側兩對尾羽外側具楔狀斑。飛行時翼上的白色斑塊明顯可見,配合體色,是辨識的主要特徵。上喙灰色,下喙粉褐色;腳是淡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20-29g,♀18.5-24g;體長♂134-159mm,♀130-158mm;嘴峰♂9-12mm,♀10-12mm;翅♂70-79mm,♀69-79mm;尾♂53-70mm,♀50-63mm;跗蹠♂19-22mm,♀18-22mm。(註:♂雄性;♀雌性)
棲息於低山丘陵和開闊平原地帶的灌叢、草甸、草地和林緣地帶,尤其喜歡溪流、湖泊和沼澤附近的灌叢、草地,也棲息於有稀疏柳樹、樺樹、楊樹的灌叢草地和田間、地頭,不喜歡茂密的森林,是典型的河穀草甸灌叢草地鳥類。
遷徙:繁殖於中國東北和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越冬於中國東南沿海、南亞和東南亞地區,每年春秋兩季遷徙期間都經過中國大部地區。
習性:繁殖期間常單獨或成對活動,非繁殖期則喜成群,特別是遷徙期間和冬季,集成數百至數千隻的大群,最多達3500隻-7000隻。白天在地上、也在草莖或灌木枝上活動和覓食,晚上棲於草叢中。性膽怯,見人即飛走。
叫聲:叫聲低弱,似‘ti-ti’或‘di、di’。繁殖期間雄鳥站在幼樹、灌木頂枝或草莖上高聲鳴叫,鳴聲多變而悅耳。
食性:隨季節而不同,繁殖季節主要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也吃部分小型無脊椎動物和草籽、種子和果實等植物性食物。所吃昆蟲主要有甲蟲、螞蟻、鞘翅目、鱗翅目、直翅目、雙翅目、同翅目和螟蛾科等昆蟲和昆蟲幼蟲。遷徙期間主要以穀子、稻穀、高粱、麥粒等農作物為食,也吃部分草籽和植物果實與種子。
原產地:孟加拉國、柬埔寨、中國、芬蘭、印度、日本、哈薩克、韓國、朝鮮、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蒙古、緬甸、尼泊爾、阿曼、巴基斯坦、俄羅斯聯邦、新加坡、泰國、越南。
旅鳥:巴林、白俄羅斯、比利時、汶萊、塞普勒斯、捷克共和國、丹麥、埃及、愛沙尼亞、法國、德國、希臘、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愛爾蘭、以色列、義大利、約旦、拉脫維亞、馬爾他、荷蘭、挪威、菲律賓、波蘭、葡萄牙、沙烏地阿拉伯、西班牙、瑞典、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土耳其、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英國、美國。
黃胸鵐分布圖
繁殖期5-7月。在4月末5月初可聽見雄鳥站在草莖和灌木頂端長時間鳴叫、求偶,鳴聲清脆婉轉。巢多築於草原、沼澤和河流與湖泊岸邊地上草叢中或灌木與草叢下的淺坑內,利用四周的草叢和灌木隱蔽,一般很難發現。巢呈碗狀,外層由枯草葉和草莖構成,內層由更細的枯草莖和草葉構成,內墊有牛毛、豬毛、馬尾和獸毛等。1年繁殖1窩,每窩產卵3-6枚,通常4-5枚。卵綠灰色、被有灰褐色或褐色斑紋,卵為卵圓形。孵卵由雌雄鳥共同承擔,孵化期13±1天。雛鳥晚成性,雌雄親鳥共同育雛,留巢期13-14天。
黃胸鵐(2亞種) | |||
---|---|---|---|
中文名稱 | 學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
1 | 黃胸鵐指名亞種 | Emberiza aureola aureola | Pallas,1773 |
2 | 黃胸鵐東北亞種 | Emberiza aureola ornata | Shulpin,1928 |
在中國,黃胸鵐在鳥類貿易中佔有很大份額,中國南方和北方該物種進入貿易市場的形式也有著極大的差異,在中國北方,此物種作為一種寵物進入貿易市場,因其雄性外形優美叫聲悅耳而受到歡迎;而在中國南方,此物種作為食品進入市場,由於中醫理論認為該物種有滋補強壯的作用,因而在廣東民間人們將中醫理論加以衍生,錯誤地宣傳食用以禾花雀為主要原料堡制的湯可以補腎壯陽,極大地提高男性的性能力。雖然這一說法沒有得到現代藥理學的實驗支持,但這一傳統仍然隨著粵菜和廣東食文化的傳播而廣泛傳播,由於始終未能實現人工繁殖,其所需的個體均系野外捕捉。這一飲食文化給黃胸鵐帶來了滅頂之災,並造成野生黃胸鵐的種群數量大幅度下降。
2021年2月1日,黃胸鵐入選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ver3.1:
● 2004年——近危(NT)
● 2008年——易危(VU)
● 2013年——瀕危(EN)
● 2017年——極危(CR)
列入2021年《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一級保護動物。
觀察者網訊:據德國媒體日前(2015-06-11)報道,一項新的研究表明,黃胸鵐,即俗稱的禾花雀,由於人類捕殺,特別是來自中國的非法捕獵,已經瀕臨滅絕。
這篇發表在《保護生物學》期刊(Conservation Biology)上的論文指出,黃胸鵐的數量自1980年以來大幅減少90%,逐漸消失在東歐、日本及俄羅斯的多數地區。該論文由來自德國、英國、俄羅斯、芬蘭和日本的科學家共同撰寫。
黃胸鵐又名禾花雀,這種體型嬌小的鳥類還被中國食客稱為"天上人蔘"。在黃胸鵐的數量嚴重減少后,中國於1997年禁止獵捕黃胸鵐。然而,研究指出,數百萬的黃胸鵐以及其它鳴禽仍然遭到捕殺,直到2013年還能在黑市中發現相關交易。
黃胸鵐
繁殖於喜馬拉雅山以北的黃胸鵐會飛到較溫暖的東南亞過冬,途經中國東部地區。大量的黃胸鵐會在夜間聚集於冬季棲息地,獵人們可以輕易用網子將其捕捉。黃胸鵐經常築巢於矮樹叢底,其胸腹部為鮮黃色。
雖然人類活動常常導致物種滅絕,但許多滅絕物種原本就數量較少且分佈範圍較窄,像禾花雀這樣分佈極廣數量眾多的生物因遭到人類捕殺而瀕臨滅絕實屬罕見。該論文作者稱,自20世紀初旅鴿——一種同樣曾經分佈極廣的鳥類——遭人類捕殺而滅絕後,還沒有哪一種廣泛分佈的鳥類像禾花雀這樣數量急劇下降。論文作者表示,採取更加嚴格有效的保護措施已是刻不容緩。
禾花雀的分佈區域和數量下降情況。淺色區域為繁殖區域,深色區域為越冬區域,箭頭表示觀測到數量下降的地點,三種箭頭自上而下分別代表數量下降的程度為中度、嚴重和極其嚴重。橙色圓圈表示禾花雀遭獵捕的區域。
禾花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