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培
林培
林培,土壤學家。在土壤地理、農業遙感應用、土地資源與土壤利用等領域,卓有建樹。先後參加了黃河中游水土保持綜合考察,新疆中蘇聯合考察;以及利用現代遙感技術進行全國土壤普查、黃土高原土壤侵蝕研究和全國水土流失調查等工作。在大量野外和生產實踐工作基礎上,他確認了土壤地理與土地利用的地學原則。並為土壤、土地、遙感等學科的專門人才培養,作出了重要貢獻。
1928年9月17日 出生於湖北省公安縣申津渡鎮附近農村。
1949年10月-1952年6月 武漢大學農學院土壤農化系學習。
1952年7月-1953年6月華中農學院土壤農化系畢業。
1953年7月-1956年7月 北京農業大學土壤農化系研究生畢業。
1956年7月-1979年7月 北京農業大學土壤農化系助教、講師、副教授。
1980年5月-1992年9月 北京農業大學全國農業遙感應用與培訓中心副主任、主任。
1982年2月-1982年4月 美國普度大學(Purdne Univ.)遙感中心學習。
1986年5月 北京農業大學教授。
1989年4月-1991年4月 北京農業大學土地資源與管理系主任。
1990年10月 北京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
1992年10月-1996年10月 北京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
1996年10月 北京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
林培,1928年9月17日生於湖北公安縣申津渡附近的農村,6歲於農村家族私塾受啟蒙教育,13歲於申津渡小學畢業后考入公安縣初中。1943年日本侵略軍侵佔公安縣,於1944年冬與幾位同學赴重慶學習,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回武漢繼續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考入武漢大學農學院土壤農化系(1952)年合併為華中農學院土壤農化系),1953年畢業後到北京農業大學土壤農化系作研究生,由學部委員李連捷教授指導,從此開始了他的土壤地理學的研究生涯。1955年參加中國科學院黃河中游水土保持綜合考察隊,其研究生論文“呂梁山山地土壤垂直帶地理結構”就是由李連捷教授委託當時中科院南京土壤所所長馬溶之教授指導的,所以深受兩位土壤地理大師學術思想的熏陶。1956 年參加中蘇兩國科學院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連續3年(1957-1959)的大型綜合考察,是其學術思想成長的重要階段。1963-1966年協助李連捷教授組織北京山區綜合考察,並開始山區找水打井及改土豐產實驗,取得較好成績而受到政府和人民群眾的好評。1972年與李連捷教授一同參加榆林地區毛烏素沙漠的研究。1973年開始參加由國務院指定的河北省曲周縣鹽漬土改良實驗,他主要負責執行農田建設規劃與農作物豐產實驗,由於成績突出,被授予了國務院“黃淮海農業開發試點獎”。1980年參與(後期主持)農業部與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農業遙感技術合作,成立了“北京農業大學農業遙感應用與培訓中心”及南京、成都和哈爾濱三個應用分中心。“六五”、“七五”主持“黃淮海平原低產土壤遙感調查”及“黃土高原遙感應用研究”,分別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985年參與水利遙感中心的全國土壤侵蝕遙感調查,創立了土壤侵蝕的多因子定量組合製圖,1994年獲水利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及國家科委科技進步二等獎。1988年主持我國“尖兵一號”衛星和美國陸地衛星的TM影像對黃河三角洲的應用比較研究,分別獲農業部及航天工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1980年開始參加全國土壤普查的技術領導(華北區)和指導,1994年獲農業部“全國第二次土壤普查先進工作者獎”。1980年和1982年先後指導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的北京順義縣冬小麥遙感估產項目及中央氣象局農氣所的全國冬小麥遙感估產項目研究,其成果獲中央氣象局科技進步二等獎。1992年開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5年相繼入英國劍橋和美國世界名人字典(ABI)。他還編寫了《現代土壤調查技術》專著,主編了《區域土壤地理學》、《農業遙感》和《土地資源學》等部級統編教材,發表論文50餘篇。
林培曾任中國土壤學會及中國土地學會理事,中國地理學會遙感分會副理事長,北京農業大學全國農業遙感應用與培訓中心主任等職。
在導師李連捷教授影響下,參加諸如新疆阿爾秦山地和天山地區1∶50萬的土壤製圖、黃淮海平原1:25萬低產土壤遙感製圖,以及其他地區大量的大比例尺土壤製圖和土壤普查等大量實際工作,林培深信土壤是一個地理體。宏觀土壤形成因素及分佈受氣候因素支配;區域土壤分佈受地學因素影響,包括以地貌為代表的綜合地質、地形、水文和水文地質因素等。所以,林培一再強調一幅好的土壤圖除滿足一定的製圖精度要求以外,還要反映與其地形、地貌相聯繫的土壤地理規律,其中特別是大、中比例尺製圖。這種規律性的理解是認識當地水、土資源的科學基礎,也是進行土壤改良和土地合理利用的科學基礎。在這一學術思想指導下,他發展了“區域土壤地理學”的學科概念。 5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我國土壤學界有人對所謂“地質學派”進行批判,但林培對土壤地理的地學基礎堅信不移,所以在70年代中後期開始的全國第二次土壤普查籌備會議期間,他就以鮮明的態度積極參與技術規程制定、調查技術試點、遙感技術應用,以及後期的成果鑒定驗收,直至最後參與主編《中國土壤普查技術》一書,並被授予農業部“全國土壤普查先進個人獎”。這期間,他對任何一個工作環節都反覆強調土壤製圖的地學理論基礎,他認為這是勝利完成這一工作的技術理論保證。
林培認為,土壤地理學不能僅僅停留在土壤調查和土壤的地理科學研究上,必須要為土壤的資源利用服務。開放改革后,接受了聯合國糧農組織(FAO)關於“土地”的概念,而且認為作為一個自然資源,還必須進一步考慮經濟與社會因素。他參與了“中國土地人口承載潛力”的國際合作研究,1987年在北京農業大學創辦了全國第一個“土地資源與管理系”,1991年主編了全國第一本《土地資源學》教材,全面而系統地闡述了土地資源學科研究的概念、領域、特有工作方法和服務範圍。
林培還指出,“土宜”是土地資源合理持續利用,以及發展區域經濟的基礎。但是“土宜”不同於一般的作物生態學,它是“作物經濟性狀的生態要求和人類栽培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後來他進一步明確“土宜”是品種的經濟性狀,土地生態條件與栽培、加工等三者相結合的產物。近年來,他一直積極倡導和支持土宜科學的研究。
為了加強土地利用的土壤地理及土地評價的基礎研究,他建議將土地資源和土地利用有機地結合起來,在現有國際和國內通用的土地利用製圖的小比例尺製圖第一、第二級統一分類的基礎上,於地區性的大、中比例尺製圖中加以第三、第四級分類,分別表示地形和土壤因素,而且可以為土地資源信息積疊和迭加製圖創造條件。
根據全國土壤普查的技術需求,1979年農業部開始了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和糧農組織(FAO)的農業遙感技術合作,林培參與並在後期主持了這一工作,先後創立了“北京農業大學農業遙感應用與培訓中心”及南京、成都和哈爾濱3個應用分中心,為全國土壤普查及農業遙感應用,特別是在應用方法及其應用理論基礎方面打下了初步基礎。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土壤遙感解譯:根據紅外衛星影像所提供的地面景觀、水系、土壤水分、土壤質地及土壤有機質等多層次信息,與土壤形成因素相結合,開展了土壤類型解譯研究,同時將相同比例尺的衛星彩色影像與藍膜(透明)地形圖,以地面水係為准(因水系的平面系統不易畸變位移)進行逐塊局部套合(因兩種圖件的地圖投影系統不同,不能全面重疊),以保證衛星影像中小比例尺土壤解譯與製圖的精度。他主持的“黃淮海平原低產土壤遙感調查”(“六五”攻關項目)1986年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2.土壤侵蝕遙感定量:根據通用土壤侵蝕公式:A(土壤侵蝕量)=R(降水量)·K(土壤抗蝕性狀)·S(坡度)·L(坡長)·C(植被類型與蓋度)·P(水保措施)的多因子模式,以及透明地形圖與衛星影像進行局部迭合的方法,結合區域土壤侵蝕量的水文站觀測數據(即A),進行了土壤侵蝕的模擬遙感定量解譯研究。1986年,在主持“黃土高原遙感應用技術研究”(“七五”攻關項目)中,利用大比例尺紅外航片及有關資料進行定位研究,取得肯定性成果,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同時將此法也引入全國1∶100萬及各流域1∶50萬的土壤侵蝕定量研究,進行土壤侵蝕信息的迭加製圖,1994年和1995年相繼獲水利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及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3.農業遙感估產:1980年他指導北京市農林科學院進行北京地區順義縣的冬小麥遙感估產,1982年開始指導中央氣象局農氣所的全國冬小麥估產的大型項目,並將美國遙感估產的面積框圖取樣法(Area Sampling Frame)中的統計分層改為土地資源分層,從而提高了抽樣及統計的精度,而且將遙感統計與統計、氣候、農學與光譜等估產方法相結合,提出綜合印證的方法,大大提高了遙感估產的可信度。19991年該項目獲中央氣象局科技進步二等獎。
1 林培。陸地衛星影像的目視解釋。見:遙感文選。北京:科學出版社,1981
2 林培,馬步洲等。陸地衛生影像數學圖像土壤解譯初探。見:遙感技術研究與應用資料彙編。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84.196~203
3 林培,夏景新等。遙感影像的目視解譯和它的定量化研究在農業資源調查中的應用。見:遙感在規劃管理和決策中的應用與發展論文集。北京:測繪出版社,1985.12~17
4 Lin Pei.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 of Survey.Plannimg and Management of Land Renewable in China. Report of an Expert Consultation on International Coorperation in Remote Sensing Applied to Renewable Resources.FAO.Rome.1985
5 姚力,林培等。衛星圖像土壤自動分類的研究。農業資源與遙感(試刊).1986
6 林培。現代土壤調查技術。北京:科學出版社,1988
7 林培。農業遙感(統編教材).北京:北京農業大學出版社,1990
8 林培。黃土高原遙感專題研究技術總報告。見:黃土高原遙感專題研究論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1~11
9 Lin pei,et al..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 in Soil Erosion Studies on Loess Platean. In:Procedings of 11 Asian Coference on Remote Sensing Vol.A.Guangzhou,China.1990
10 林培。黃土高原遙感專題研究論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
11 林培。土地資源學(統編教材).北京:北京農業大學出版社,1991;第二版.1996
12 李象榕,林培,李承緒。中國土壤普查技術(全國土壤普查辦公室).北京:農業出版社,1992
13 林培等。遙感技術在黃土高原侵蝕中的應用。見:中國遙感進展。北京:萬國學術出版社,1992
14 林培。論土壤的資源性研究。見:生命科學和土壤學中幾個領域的研究進展.1993.20~24
15 林培。試論建立土地利用分類系統第三、第四級的生產意義和科學理解。中國土地科學.1993(6):12~15
16 林培。區域土壤地理學(統編教材)。北京:北京農業大學出版社,1993
17 林培等。試論土宜及其研究。見:中國名特優農產品的土宜。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5~8
18 尹君,林培。多目標縣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方法論的研究(北京農業大學博士論文).1994
19 林培,張瑋。中國農業遙感發展的回顧與展望。見:遙感在中國——紀念中國國家遙感中心成立15周年。北京:測繪出版社,1996.57~62
20 林培。基本農田保護的幾個基本問題。中國土地科學.1997(1):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