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隆盛鎮的結果 展開

隆盛鎮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縣下轄鎮

舊鎮名。詳見轉龍鎮。隆盛鎮位於金堂縣東南部,東鄰金堂縣轉龍鎮、中江縣永門鎮,南接竹篙鎮,西靠高板鎮,北與金龍鎮相連;距金堂縣城48公里,距成都市區60公里。

2015年,隆盛鎮轄轄9個村民委員會,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總人口數為34736人;2012年,隆盛鎮地區生產總值32007.2萬元;2015年,隆盛鎮幅員面積55.8平方公里。

歷史沿革


隆盛鎮古為梁州境域。
商、周、春秋戰國時為蜀國地。
秦惠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秦滅蜀后入秦國蜀郡版圖。
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割巴、蜀二郡地,置廣漢郡,隆盛鎮屬之。
北周時(557—581年),隆盛鎮屬武康郡。
隋初,隆盛鎮仍屬武康郡。
宋乾德三年(965年)滅后蜀,五年(967)於金水縣地立懷安軍,隆盛鎮域隸屬西川路。
明洪武四年(1371年)大夏滅亡。隆盛鎮屬金堂縣,隸屬成都府。
清順治元年(1644年),張獻忠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權,隆盛鎮域屬之。
民國二年(1913年)划全川為七道,隆盛鎮域隸屬川西道。
1950年,划全川為四個行政公署區,隆盛鎮隸於川西行政公署綿陽專區。
1977年9月24日,隆盛鎮隨金堂縣劃歸成都市。
2004年9月8日,省政府(川府民政[2004]35號)批複將原竹篙鎮的雙輝村和原高板鎮的包包店、茅庵塘2個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隆盛鎮;隆盛鎮政府駐興隆街。
2019年12月,撤銷隆盛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轉龍鎮管轄,轉龍鎮人民政府駐黃桷椏大道140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隆盛鎮位於金堂縣東南部,幅員面積55.8平方公里;東鄰金堂縣轉龍鎮、中江縣永門鎮,南接竹篙鎮,西靠高板鎮,北與金龍鎮相連。鎮人民政府設於隆盛場新平街19號,距金堂縣城48公里,距成都市區60公里。

地質

隆盛鎮屬川中丘陵地區,駝脊狀深丘地貌,土壤屬黃褐色沙質粘土結構,PH值在7~7.5之間,適宜多種農作物栽種。

氣候

隆盛鎮氣候為四川盆地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濕度較大,年降雨量8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氣溫在16.5℃~17℃之間。

水文

隆盛鎮內水利資源較為豐富,資水河自西南向東南流經本鎮白果灣、古頂、泉水溝、新開、豐收等5個村。

自然資源


水能資源

截至2013年12月,隆盛鎮內的九龍灘引水渠道經過白果灣村、泉水溝村、興隆社區、黃桷椏村。鎮內有庫容220萬方豐收水庫1座,庫容50萬方百合堰水庫1座。

土地資源

截至2013年12月,隆盛鎮有耕地面積2056.7公頃,其中,田654.23公頃,土1402.47公頃。

農業資源

隆盛鎮糧食生產主要以水稻、玉米、紅苕、小麥為主,並種植柑橘、桃子、蘋果、梨子等。
隆盛鎮畜禽品種資源豐富,以黃牛、水牛、雞鴨等為主。

行政區劃


2015年,隆盛鎮轄9個村民委員會,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興隆社區和石竹村、泉水溝、白果灣、松柏、古頂、新開、豐收、黃桷埡、茅庵塘9個村,共239個村(居)小組。
名稱
石竹村泉水溝白果灣松柏
古頂新開豐收黃桷埡
茅庵塘 興隆社區 

人口民族


人口

2012年末,隆盛總人口34097人,其中:農業人口31658人,非農業人口2439人;全鎮人口年計劃生育率84.36%,自然增長率0.89‰,人口出生率7.55‰。
2015年5月,隆盛鎮總人口數為34736人,其中:農業人口32147人,非農業人口2589人。

民族

2012年末,隆盛鎮有少數民族11種,32人,其中蒙古族7人,彝族8人,藏族3人,侗族3人,朝鮮族2人,佤族2人,滿族1人,傈僳族1人,苗族1人,土家族1人,壯族1人。

政治


2012年,隆盛鎮領導集體如下:
黨委書記、人大主席:李建軍
黨委副書記、鎮長:謝志俊(3月離任)、陳志強(3月任職)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羅義鑫
黨委委員、副鎮長:易平(6月離任)、曾得權(6月任職)、雷榮、杜靜、陳先國

經濟


綜述

2012年,隆盛鎮地區生產總值32007.2萬元,其中第一產業20074.2萬元,第二產業7659.3萬元,第三產業4273.7萬元。全年財政收入972萬元,財政支出97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681元。

第一產業

隆盛鎮 2張
隆盛鎮
2012年,隆盛鎮有林業面積1210.6公頃,樹木88.9萬株。利用堰塘和資水河飼養淡水魚17.2公頃,總產量570噸。
2012年,隆盛鎮生豬出欄32570頭,黃牛、水牛年末存欄391頭,年末存欄山羊2314隻,家禽20.69萬隻,年產禽蛋428.79噸,肉類總產量3600.7噸。
2012年,隆盛鎮糧食生產主要以水稻、玉米、紅苕、小麥為主,2012年糧食總產量15832噸,其中:水稻產量4947噸,玉米產量3521噸,紅苕產量1934噸,小麥產量3902噸,豌豆產量197噸,胡豆產量174噸。油菜籽產量1929噸,花生產量1374噸。種植蔬菜663公頃,總產量20114噸,水果總產量4130噸,其中:柑橘總產量3794噸,桃子產量114噸,蘋果產量23噸,梨子產量70噸。養蠶2266張,產繭56.97噸。鎮有電動機11972台,汽油機31台,柴油機14台,農機總動力19037千瓦;有提灌站84處。

第二產業

2012年,隆盛鎮有鄉鎮企業132個,年總產值6851萬元,年總收入3855萬元,上繳稅金68萬元。

第三產業

2012年,隆盛鎮有個體工商戶151戶,從業人員275人。集鎮有佔地面積5.5畝的農貿綜合市場1個,正在建設黃桷椏農貿市場,佔地14畝。

交通


隆盛鎮位於金堂縣東南部,距金堂縣城48公里,距成都市區60公里,交通便捷。2012年,隆盛鎮整治鄉村道路6.861公里,其中泉水溝村2.541公里,古頂村1.17公里,新開村1.2公里,興隆社區1.05公里,白果灣村0.9公里。2015年,達成鐵路橫穿境內並在隆盛鎮設有火車站,滬蓉高速公路在黃桷椏設互通式立交橋和進出口,金樂路、金堂大道、轉隆大道貫穿境內。

社會


教育事業

2012年,隆盛鎮設初級中學1所,有教學班16個,在校學生938人,教職工57人;中心小學2所,希望小學1所,村小2所,有教學班41個,在校學生1911人,教職工111人;有中心幼兒園3所,村幼3所,私立幼兒園1所,幼兒班16個,在園幼兒885人。另有農民文化技術學校、黨校、婚姻家庭教育分校各1所,家長學校3所。

文化事業

2012年,隆盛鎮有縣級文物保護點窯骨山遺址1處,文化站1個,藏書2850冊;鎮文化綜合站1個,村文化活動室10個,藏書18000冊;影劇場1個,可容納300人左右;興隆社區龍燈隊、秧歌隊各1支,隊員各25人。

醫療衛生

2012年,隆盛鎮有標準化衛生院1所,醫護人員45人,病床數40張;村級衛生站13個,醫務人員13人;計劃生育服務站1個,計生技術人員3人。

社會保障

2012年,隆盛鎮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22000人,養老保險2696人;開展農村剩餘勞動力技能培訓500人,實現就業300人;農村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406人。鎮內養老院1所,供養老人445人;農村低保569戶,共1115人;城鎮低保7戶,共8人。

獲得榮譽


2012年,隆盛鎮被市委、市政府評為2011年成都市平安鄉鎮;被縣委評為2010-2012年度科普工作先進集體;被縣委、縣政府評為2011年度丘陵地區先進縣建設先進單位、金堂縣信訪和群眾工作先進集體;被縣政府評為2011年徵兵工作先進單位、金堂縣2011年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一等獎、2011年度政務服務先進單位、2011年度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先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