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拉壺
民間茶具工藝
“手拉壺”採用手工拉胚法(或叫輪製法)成型,與宜興紫砂壺成型的模製法完全不同,是最原始轆轤制陶技法,已擁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手拉壺”是潮州楓溪一項代代相傳的民間茶具工藝。由明以迄順、康,以捏造車坯(輪制)為多,全以手捏與印模者罕覯。雍、乾市制之器,印坯車胎為廣。及嘉、道之世,曼生司馬重倡壺藝,古法時尚,故捏造車胎之法極盛,如楊彭年、邵二泉、邵景南、馮彩霞、黃玉麟諸人所制之壺(應為圓壺),俱用此法。”(1937年李景康、張虹合編《陽羨砂壺圖考》上卷)可見,壺興的制壺技藝並非一成不變,它是從金砂寺僧、供春之斫木為模以范壺形,時大彬之棄模用竹刀助以手捏,順、康、雍、乾、嘉、道期間的捏造車坯之法,至今之泥條鑲接法,其成型之法歷經數百年間幾經變化。而自順治至道光二百年間,於宜興風行的捏造車坯之茗壺成型方法,與今潮州手拉茗壺成型之法近似。
關於施釉,《陽羨砂壺圖考》又有如下記述:“澆釉之法,先造壺胎,干后以軸澆之,有雙單皮之別,與景德鎮制瓷澆釉無異,”其澆釉的原因是“凡澆釉之壺,胎骨多屬松砂,第松砂色枯,故以釉作皮,即生瑩潤。第單皮色薄,雙皮色厚而已。凡雙皮者,必潤澤如膏,光可鑒人,大抵雙皮釉者多屬小壺中壺,大壺則甚罕覯也。”上述可見宜興傳統之茗壺也曾有施釉之程序。
金武祥(字粟香)《海珠邊瑣》云:“潮州人茗飲喜小壺,故粵中偽造惠逸公小壺觸目皆是。”潮州手拉茗壺之藝脈接宜興已無可非議,而清代捏造車坯、澆釉之成壺技法尚盛於宜興,該二法又是制瓷中既古老又常用的方法,陶瓷之鄉的潮州不乏高手,故仿製蘇罐的藝人師法“捏造車坯”、“澆釉”之成壺技法乃情理之中,可以說,潮州茗壺之手拉成型和施釉之法也本諸宜興。且潮州工夫茶獨鍾渾圓之小壺和潮州泥料也有色枯之瑕,所以潮州茗壺製作的手拉成型之法、和施釉的程序是區域文化背境使之傳承至今。
成品手拉壺
手工壺:壺身外觀,顆粒分佈不均勻,比較粗;壺內無螺狀條紋紋理;無添加成份;撞擊聲效,硬度高,聲音尖銳;低沉則硬度較低。
手拉壺:壺身外觀,不論粗細,分佈很均勻;壺內有螺狀條紋紋理;添加高嶺土成份;撞擊聲效,硬度高,聲音尖銳。
手工壺:分純手工和半手工。半手工指模具壺,模具有嘴巴模、身筒模,其他是用手工來完成。
手拉壺:機械操作,下面一個馬達,上面一個圓盤。把泥料放在圓盤上,開關一開,馬達旋轉,利用慣性離心力,用手拉出一個壺型來。拉出來后切下,放置晾乾,再配壺嘴、壺把(都是灌漿製作),裝成一把茶壺,放置晾乾后再噴漿,經過燒制就可以成為手拉胚茶壺。它不屬於紫砂成型工藝。手拉胚壺一個人一天可以拉200-300個。
潮州楓溪素有“南國瓷鄉”美稱,早在唐朝,楓溪就利用當地的飛天燕
瓷土生產陶瓷器皿,近年來成為全國最大的工藝陶瓷、工藝化日用陶瓷生產出口基地.
宜興的紫砂壺是很少用手拉的方法成型的。其實,傳統的紫砂壺一般是用拍身筒和鑲身筒的方法來成型的,而“手拉壺”顧名思義就是用手拉的方法成型的。紫砂壺,其材質是紫砂泥的,成型方法也有多種,如拍片、注漿成型、手拉成型等等。手拉壺,其成型是依靠拉坯機手拉成型,是一種茶壺的成型方法,其壺身材質可為紫砂,可瓷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