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

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

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簡稱清華大學化工系。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始建於1946年,在半個多世紀的發展中曾進行過若干次調整,目前按照“厚基礎寬專業”思想在系內設立化學工程與工業生物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兩個專業,主要學科方向包括化學工程、過程與系統工程、生物化工、應用化學、高分子材料與化工、生態化工等。

院系簡介


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簡稱清華大學化工系。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始建於1946年,在半個多世紀的發展中曾進行過若干次調整,按照“厚基礎寬專業”思想在系內設立化學工程與工業生物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兩個專業,主要學科方向包括化學工程(含反應工程、分離工程、化工熱力學)、過程與系統工程、生物化工、應用化學、高分子材料與化工。1998年首批通過國務院學位辦公室的審定,按照化學工程與技術和材料學一級學科授予博士學位。該系目前有教授34人,副教授29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長江學者講座教授2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同時還聘請了一批國內外有影響的學者作為雙聘教授、兼職教授或客座教授。系內目前擁有教師80餘人,有多位教師在國內外學術機構任職,是一支教研水平高、學術思想活躍的老中青相結合的隊伍。
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始建於1946年,當年秋季招收第一屆本科生,學制四年。1950年開始招收研究生。同年設置了石油煉製專業。至1952年,化學工程系設有化學工程和石油煉製兩個專業。1952年8月,清華大學停辦化學工程系,同時成立石油工程系。1953年2月,以清華大學石油工程係為基礎,國家建立了北京石油學院,同年石油工程系遷出清華大學。
1958年7月,清華大學建立工程化學系,設塑料專業。同年開始招本科生。1960年學校決定將工程物理系的有關原子能化工的專業調整到工程化學系。全系設置三個專業:放射性物質工藝學專業(含天然放射性物質工藝學和人工放射性物質工藝學兩個方向)、輕同位素分離與應用專業和高分子化合物專業,學制均為六年。
1960年後,在汪家鼎、滕藤教授等的組織指導下,結合輻射核燃料后處理,開展了鈾鈈及裂變產物化學性質和萃取工藝、萃取設備方面的系統研究工作。1968年,以工程化學系技術為基礎設計的核燃料后處理中間試驗廠建成,使我國的后處理工藝在60年代趕上了國際先進水平,為我國核工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1970年後,學校重新組建化學工程系,設高分子化工、非金屬材料、化工設備(后改為化學工程)和基本有機合成四個專業,學制三年半。
1978年,重新恢復工程化學系的名稱,設有高分子化工、非金屬材料、化工系統工程、應用化學、物理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無機化學和普通化學等10個教研組和儀器分析中心。設置了高分子化工、化學工程、應用化學(1987年改稱工業化學)、無機非金屬材料和物理化學及儀器分析5個專業,1977年開始招生,學制均為五年。
1980年2月,工程化學系改名為化學與化學工程系。1985年10月,分為化學系和化學工程系兩個系。1987年又將非金屬材料教研組及所屬專業調到新成立的材料工程與科學系。1989年化學工程系把高分子化工、化學工程和工業化學三個專業調整成高分子材料及化工和化學工程與工藝兩個專業。1995年本科學制改為四年。
1995年以來,化學工程系先後制定了“九五”、“十五”規劃、“211”工程重點建設項目規劃、“985”工程重點建設項目規劃。1998年獲得了“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點授予權,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按照“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授予博士學位。2004年把本科“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調整為“化學工程與工業生物工程”專業。2007年“化學工程與技術”和“材料科學與工程”率先入選國家重點一級學科。

系主任致辭


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始建於1946年。經過六十餘年的發展,現已成為學科布局合理、師資隊伍和研究實力雄厚的工程科學系。
化學工程系一貫把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放在首位。遵循“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學風,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獨立從事科研工作的能力。按照“厚基礎寬專業”的思想實施四年制本科教育,設有化學工程與工業生物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兩個專業。在研究生培養方面,1998年首批獲“化學工程與技術”和“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2007年“化學工程與技術”和“材料科學與工程”率先入選國家重點一級學科,招收“化學工程”、“生物化工”、“化工工藝”、“應用化學”、“材料學”等二級學科的博士和碩士研究生。
化學工程系始終堅持學科發展與國家需求相結合,工藝與工程研究相結合的方針。現有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3個省部級實驗室等研究基地。學科領域涉及現代化學工程和高分子材料的各個主要方向,主要研究內容包括高分子科學、微介觀結構與表面科學、多相反應和分離工程、化工系統工程、生物催化與生物轉化、能源化工、生態化工以及計算化工等,服務領域涉及能源、化工、材料、環境、生物、醫藥、信息、生命等。
化學工程系探索並逐步形成了國際化、開放式的科學研究和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與MIT等20餘所國際知名大學和BASF、Shell等大型國際化工企業建立了密切的交流與合作。
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目標和建設一流大學的任務為化學工程和高分子材料學科創造了新的機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戰。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將更加積極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繼續堅持以國家需求為導向,進一步加強學科建設及人才培養工作,繼續強化科技成果轉化,為實現綠色、安全和高效的化工過程提供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為我國化學工程高等教育和化學工業的發展培養高素質人才。
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期待您的支持和加入。

師資隊伍


兩院院士
金涌費維揚陳丙珍
雙聘/兼職/講座教授
李季倫歐陽平凱李靜海滕藤韓志超張先恩曲德林馬曉龍祝京旭
教授/研究員
陳健程易高光華郭寶華韓明漢胡山鷹闞成友李繼定林章凜
劉德華劉錚駱廣生秦煒唐黎明王保國王德崢王金福王亭傑
王曉工王曉琳王運東魏飛向蘭謝續明邢新會於建於養信
余立新趙勁松朱兵
副教授/副研究員/高工
陳定江杜偉杜奕郭志剛郭朝霞和亞寧黃延賓蔣國強李強
盧滇楠呂陽成羅國華彭勇朴香蘭騫偉中邱彤湯志剛庹新林
王鐵峰王垚王玉軍徐軍徐建鴻燕立唐楊睿于慧敏於燕梅
張強張翀張立平張敏蓮朱玉山
講師/助研/工程師
崔琳丁立戴玲妹戈鈞趙雪冰王凱
退休教職工
曹竹安叢進陽崔秉懿陳翠仙段占庭丁富新戴猷元房德中高春滿
郭慶豐何小榮胡平胡獻華蔣維鈞雷良恆李有潤李松李以圭
李洲李總成林愛光劉德山劉茂林廖史書陸九芳呂榮俠潘智存
潘國昌彭秉璞史佃文沈靜珠沈忠耀蘇健民孫以實沈金玉孫登文
汪展文王洪有王光潤汪昆華楊基礎於靜芬俞芷青袁乃駒朱慎林
張德隆張桂甲張增民趙安赤周其庠周嘯周榮琪

所室設置


國家級研究機構
化學工程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
省部級研究機構
國家環保部生態工業聯合重點實驗室清潔能源化工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籌)
膜材料與工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綠色反應工程與工藝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本系研究所室
高分子研究所萃取分離實驗室
反應工程實驗室生物化工研究所
應用化學研究所過程系統工程研究所
生態工業研究中心膜技術與工程研究中心
化工熱力學實驗室化學工程與工藝研究所
化工實驗教學中心
校級跨院系聯合研究機構
鹽鹼地區生態修復與固碳研究中心(參與)低碳能源實驗室(參與)
循環經濟研究院(參與)化工過程事故預防及應急研究中心(參與)
與企業合作聯合研究機構
聯合應用化學與化學工程研究所(與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共建)液流電池工程研究中心(與承德萬利通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共建)
吉林眾鑫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特種水泥添加劑聯合研究中山東寶莫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物化學品聯合研究中心
安慶市曙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氰衍生物聯合研究中心

歷史沿革


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始建於1946年,當年秋季招收第一屆本科生,學制四年。1950年開始招收研究生。同年設置了石油煉製專業。至1952年,化學工程系設有化學工程和石油煉製兩個專業。1952年8月,清華大學停辦化學工程系,同時成立石油工程系。1953年2月,以清華大學石油工程係為基礎,國家建立了北京石油學院,同年石油工程系遷出清華大學。
1958年7月,清華大學建立工程化學系,設塑料專業。同年開始招本科生。1960年學校決定將工程物理系的有關原子能化工的專業調整到工程化學系。全系設置三個專業:放射性物質工藝學專業(含天然放射性物質工藝學和人工放射性物質工藝學兩個方向)、輕同位素分離與應用專業和高分子化合物專業,學制均為六年。
1960年後,在汪家鼎、滕藤教授等的組織指導下,結合輻射核燃料后處理,開展了鈾鈈及裂變產物化學性質和萃取工藝、萃取設備方面的系統研究工作。1968年,以工程化學系技術為基礎設計的核燃料后處理中間試驗廠建成,使我國的后處理工藝在60年代趕上了國際先進水平,為我國核工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1970年後,學校重新組建化學工程系,設高分子化工、非金屬材料、化工設備(后改為化學工程)和基本有機合成四個專業,學制三年半年。
1978年,重新恢復工程化學系的名稱,設有高分子化工、非金屬材料、化工系統工程、應用化學、物理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無機化學和普通化學等10個教研組和儀器分析中心。設置了高分子化工、化學工程、應用化學(1987年改稱工業化學)、無機非金屬材料和物理化學及儀器分析5個專業,1977年開始招生,學制均為五年。
1980年2月,工程化學系改名為化學與化學工程系。1985年10月,分為化學系和化學工程系兩個系。1987年又將非金屬材料教研組及所屬專業調出到新成立的材料工程與科學系。1989年化學工程系把高分子化工、化學工程和工業化學三個專業調整成高分子材料及化工和化學工程與工藝兩個專業。1995年本科學制改為四年。
1995年以來,化學工程系先後制定了“九五”、“十五”規劃、“211”工程重點建設項目規劃、“985”工程重點建設項目規劃。1998年獲得了“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點授予權,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按照“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授予博士學位。
2004年把本科“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調整為“化學工程與工業生物工程”專業。2007年“化學工程與技術”和“材料科學與工程”率先入選國家重點一級學科。
目前在職教師70餘人,其中正教授35人,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3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等研究基地。

交流合作


化學工程系與東京工業大學墨爾本大學等國際知名大學開展研究生聯合培養,組織本科生、研究生赴墨爾本大學、倫敦帝國理工、TAMU 等海外高校進行暑期海外研修實踐,赴BASF等國際知名企業開展社會實踐,並接收墨爾本大學的學生實習。

學術影響力


建系 70 余年來,在原子能化工、石油化工、煤化工、生物化工及材料化工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先後獲得國家級獎勵20 余項。近10 年來,化工系作為第一單位完成的“滲透汽化透水膜、膜組件及其應用技術”和“微結構化工傳質設備及其工業應用”先後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得省部級科技獎勵近30 項。流化床甲醇制烯烴/芳烴、聚甲氧基二甲醚工業化、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製備、常壓室溫等離子體育種裝備等一系列產業化技術在業界產生了重大影響,酶法生物柴油產業化技術成為中國和拉丁美州合作的典範。世界最長碳納米管製備等前沿基礎研究成果在國際上引起廣泛關注。主辦了國際碳納米管學術與應用會議、國際微反應器技術會議等一系列國際會議,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

現任領導


行政領導

系主任:王鐵峰
副系主任:王玉軍、盧滇楠、楊睿
黨委領導
黨委書記:王玉軍
黨委副書記:騫偉中、呂陽成

傑出校友


這裡走出了習近平 (1975級)、陳希(1975級)、劉延東(1964級)、高雲龍(1986級博)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歐陽平凱(1963級)、楊萬泰(1977級)、譚天偉(1981級)、邱勇(1983級)等20餘位國內外院士、10餘位大學校長,以及陳薇(1988級碩)等一大批科學家和興業之士,培養了眾多卓越青年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