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季風: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
城市季風: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
出版時間:2006-01-01
版 次:1
頁 數:453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1994年初版的《城市季風》影響了一代中國人對城市的認知,它突破了“國家”的籠統觀念,開啟了地域文化和城際文化個性及特質比較的話語空間。今年出版了《城市季風: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修訂本)內容更加精細。
在初版《城市季風: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修訂本)的結尾,我曾寫道:在世紀之交的風雲變幻中,“京派和海派,依然是一個富有價值和魅力的義化主題嗎?”今天看來,這的確已成輓歌。上海不是那個上海,北京也不是那個北京。這同樣不再重要。生活仍在沸騰,新的一代正在新的城市創造屬於他們的文化,在《站台》,在798廠,在超級女生,發出他們粗糲的肯春冥想和尖銳的“海豚音”。
楊東平 著名學者,1949年出生於上海。1972年考取北京工業學院(現北京理工大學)自動控制系液壓傳動與控制專業。現任該校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楊東平先生的名字在讀書界為人所知,應該說始於他1994年出版的《城市季風——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一書,而更多的人知道他,則是因為他後來參與策劃了中央電視台的談話節目《實話實說》。
在初版《城市季風》的結尾,我曾寫道:在世紀之交的風雲變幻中,京派和海派,依然是一個富有價值和魅力的文化主題嗎?今天看來,這的確已成輓歌。上海不是那個上海,北京也不是那個北京。這同樣不再重要。生活仍在沸騰,新的一代正在新的城市創造屬於他們的文化,在《站台》在798廠,在超級女生,發出他們粗糲的青春冥想和尖銳的海豚音。
引言 現代中國的雙城記
第一章 城市之風:中國的南與北
一 從東西到南北
二 中國的古城和古都
三 明星城市:“舊長袍的新花邊”
四 南北衝突的現代涵義
五 從上海到北京
六 城市的秘密:關於城市的文化理論
第二章 京派和海派:風格的形成
一 海上畫派:海派文化的濫觴
二 梨園風景:海派京劇
三 文學革命與海上文壇
四 京樣、京味、京派
五 京海之爭:1930年代的文壇公案
第三章 京派和海派:雙峰對峙
一 大上海崛起:雄極一時的海派文化
二 北平:京派文化的樂土
三 上海人:都市新人類
四 文人筆下的北平:京味和老北京人
第四章 新北京:光榮和夢想
一“舊城唯上”:1950年代的毀城之爭
二 氣象非凡的全能型城市
三 京味的消解
四 昔日王府名宅
五 古都風貌:仍在繼續的爭論
六 衚衕和大院:兩種文化
第五章 革命文化:新的中心
一 革命文化和語言文字
二 革命文化和文化革命
三 風暴的中心:北京在“文革”中
四 連結北京的紅線:“上海
五 市民文化:抗拒和變遷
第六章 海派的嬗變
一“大上海沉沒”
二 適應與變形
三“上海病”
四 閣樓里的“中產階級”
第七章 上海文化:新海派
一“又多又快,不好不壞”
二“上影風格”
三 海上文壇:呼喚力作
四 上海美術:沒有特點的特點
五 上海人的新聞興趣
第八章 新北京和第三代人
一 代的誕生:青年文化的興起
二 紅衛兵的早期環境:學校和大院
三 複製和反叛:關於紅衛兵文化
四 從知青到青知:1970年代的“地下文化”
五 崛起和失落:青年知識分子文化
第九章 上海人和北京人
一 南人和北人
二 兩地人互看
三 公共汽車小社會.
四 上海人的價值系統
精明
實惠
合理主義
規矩和禮數
世俗化
西化
五干大事的北京人
政治化
侃大山和幽默
豪放
漢子和小生
六變化中的女性
上海女郎
北京姑娘
婚姻和家庭
女性的強化
理想的女性
第十章 三足鼎立:1990年代新格局
一 廣東文化:世紀末的新北伐
二 新京味文化:從小說到生活
青年文化的交接
京味小說
王朔小說
侃和調侃
王朔現象
文化衫
三海派文化的復興
第十一章 十字路口的城市
一 城市的尖叫
高度競爭
“城市美化運動”
二 打造“中國的曼哈頓”
三 保衛文化的北京
古都保衛戰
與推土機競賽
四 毀城之思
建築領域的“革命文化”
“拆遷經濟學”
誰的城市,怎樣規劃?
第十二章 上海新天地
一 新天地、舊天地
二 尋找上海
三“模範生”神話
四 失落的文化高地
五 大政府,小社會
第一版後記
修訂版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