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苗
植物苗移栽后重新恢復的過程
帶有恢復的意思。就是當植物苗經過移栽,環境改變之後,需要有個重新適應或者恢復的過程,這過程就稱之為緩苗。期間主要長根系,但地上部分表現不明顯,此時需保證陰涼、通風,不要追肥,該澆水的時候必須澆透。
緩苗持續多久要看植物的情況,小苗、草本的會快一些,1、2天就能恢復;大型的、木本的,需要時間會比較漫長,持續一星期到2個月不等。
水稻緩苗有很多因素,如移栽前秧苗干度,秧苗帶新根的多少,移栽傷,水溫,地溫,氣溫,水深等,這些因素都影響緩苗的速度。但影響緩苗的根本原因是秧苗移栽后,一般在苗床上帶來的根系,除少數白根外大部分根都失去吸收養分的能力,因此緩苗的本質是插秧后稻苗需要重新紮根。稻苗重新紮根所需的養分就得靠自身體內營養來解決,也就是利用莖、桿、葉中的營養來紮根(營養倒流)。因此,不同素質的秧苗在緩苗的能力上有很大區別,秧苗素質好的秧苗因為體內儲存的養分多,紮根緩苗后稻苗體內還剩餘一部分養分,秧苗還呈綠色。這樣的壯苗緩苗快,分櫱也快。秧苗素質弱的秧苗插秧後為了紮根莖、桿、葉中的營養就消耗待盡,葉片變黃,經過大緩苗,分櫱就慢。
緩苗方式:
小苗一般用直徑20CM左右的盆,大苗用陶盆或者瓷盆皆可,直徑在30-40CM左右,或者直接栽在地上挖50-60厘米的坑,,土最簡單的用月季專用土,用我們店裡的椰慷土種植要放底肥哦!先在盆或者坑裡放幾公分厚的花土放上底肥,在撒點土把花放進去,先苗埋一半的土后澆水,(埋一半澆水叫定根水,定根水用多菌靈兌水1:1000澆透)然後把苗埋好,稍微按緊,在一次澆透水澆透。(以後澆水很重要,土表面見干就澆透,不要想起來就澆水或者一次澆一點,容易閃到苗)最後就是把苗放在陰涼通風處緩苗了,緩苗是苗苗適應親那裡環境的一個過程,也是等苗成活的過程)緩苗期不要曬太陽,不要施肥。(可適量埋些基肥在盆底做底肥,肥料與根系間要用土壤隔開,不可直接接觸。)緩苗溫度不超過28度,緩苗期不可曬太陽,別經常給葉子上噴水,如果通風不好容易感染灰霉或者白粉。正常養護就可以。
(一)溫度管理:定植后1周為緩苗期,實質上是緩根期,日常管理以閉棚提溫為主,保溫保濕,促進緩苗,關閉放風口,棚內溫度不高於35℃不需放風,升高氣溫有利於提高地溫,便於紮根緩苗,白天保持氣溫28℃~30℃,夜間15℃左右,有多層覆蓋的,應在早上揭開,晚上早蓋保溫。若棚內溫度超過35℃,可短時間放小風,打開天窗和扒開邊縫,防止烤苗,下午要及早關閉風口。
(二)澆緩根水:緩苗期間瓜菜根系需要足夠的水分恢復活力,但過量的水分會降低地溫,不利於新根生成,因此,若定植后3~5天,生長點有新葉長出,並且土壤濕度較大,可以不澆緩根水,如果土壤缺水,可在定植后7天左右,選擇晴天上午澆一次緩苗水,此時要澆小水,防止莖葉徒長,引起化瓜化果。
(三)灌根防病:栽苗后5~7天,用15kg水加百菌克20ml噴灌根莖,防治根腐病及莖基腐疫病。
(四)髮根提秧水:緩根水后3~5天,澆髮根提秧水,畝用綠健1瓶(每瓶1000ml)加培根2~3瓶隨水沖施,隨水沖施生物葯肥進行土壤消毒及活化,是瓜菜生長期管理的核心技術環節,處理到位能從根本上杜絕生長期枯黃萎病、莖基腐疫病(爛脖根)、病毒病、線蟲病等疑難病害的發生。
(五)中耕鬆土:定植后應及時中耕鬆土,以提高地溫,促進根系恢復和生長,中耕深度以不碰土坨、不傷根為準,澆緩根水后,進行兩次中耕,加大深度,約10cm,仍不要動土坨,把土划碎,增加土壤通透性,做到下濕上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