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岸

道岸

徠道岸(654~717)唐代僧。潁川(河南許昌)人,俗姓唐。年少好學,從文綱出家,堅修律義,深入禪慧,后常居會稽龍興寺,時號大和尚。中宗征至京,入內道場,為菩薩戒師,歷任白馬寺、中興寺、莊嚴寺、薦福寺、罔極寺等綱維總務,並與工部尚書張錫監造薦福寺。初江南一帶多行十誦律,罔知四分,師請帝詔敕執行南山律宗,於是四分律始行於江淮間。唐開元五年入寂,世壽六十四。(宋高僧傳卷十四)

人物-道岸


道岸,我國唐中宗暨武周朝間的佛教律宗大師。道法高深,名載史籍。
道岸(654—717年)是繼承道宣的弟子文綱(636—727年)大興南山律宗於淮南的律宗大師(《宋高僧傳》卷十四)。
在705年(唐神龍年)前,道岸長期住守大蘇山,把大蘇山作為律宗道場,並在江淮一帶傳布南山律宗,廣授門徒,遍納擅越,正律學,行律義,播律規,其弟子之眾,信徒之廣,近乎遍跡整個江淮。
706年(神龍二年),道岸受旨唐中宗,在大蘇山之陽建造起規模宏大的凈居寺院,以凈居寺院為依託,廣泛深入地弘揚律法,使大蘇山凈居寺成為繼終南山之後我國佛教律宗又一正統的傳宗門庭。道岸又是唐中宗的受戒之師,被視為“大德”、“人寶”。由此,許多結壇受戒儀式都非他莫屬,被譽為天下400餘州的受戒之主。數以萬計的比丘、沙彌都得到他的真傳,其中有不少門徒在大蘇山學成後走出發展,成長為中國乃至外域歷史上的名僧大士。

道岸門徒


徠道岸親授的代表性門徒有玄儼、玄朗、鑒真。
◇玄儼◇ 據《宋高僧傳》卷十四載:玄儼(674-742年),俗姓徐,越州(今浙江紹興)人,自幼敏達伶俐,12歲出家,道岸授玄儼學習《般若經》而得道。
◇玄朗◇ 據《宋高僧傳》卷二十六、《佛祖統紀》卷七載:玄朗(672-754年),婺州烏傷(治今浙江義烏)人,俗姓傅,字慧明,自號左溪,世稱“左溪尊者”。玄朗9歲出家,692年(天授三年)19歲時,受詔命離俗修行。694年(長壽三年),21歲的玄朗不遠千里,跋山涉水來到大蘇山拜求道岸為師,在道岸的教授下,潛心禪法,精研《四分律》、《涅經》得道。
◇鑒真◇ 鑒真(688-763年),楊州江陽人,俗姓淳于。14歲出家故鄉大雲寺。705年(唐中宗元年)鑒真17歲時,不遠千里,隻身來到大蘇山拜道岸為師,並由道岸受以大乘菩薩僧戒,開始大蘇山時期的律法學習。據《中華高僧》載:鑒真“幼年時器度宏偉博大”,職明絕倫,在道岸諄諄不倦地教誨下,先後於大蘇山三年,精通經、律、論三藏得道。天寶二年,即公元743年(亦說742年),鑒真帶著13名弟子,滿載經律,從楊州登船赴日。船至越州,鑒真作了個夢,看到大蘇山的開山始祖慧思,又彷彿回到38年前在大蘇山從道岸就學的場景,醒來感慨不已,更堅定了去日弘揚所學,傳佛異邦的信念。后歷經六次渡海終赴日本,成日本佛教律宗始祖。

詞典解釋


【名稱】道岸
【拼音】yǐ dēng dào àn
【解釋】岸:道路的盡頭。已經到了道路的盡頭。比喻學問已經大有成就。
【出處】《詩經·大雅·皇矣》:“誕生登於岸。”
明 沈鯨 《雙珠記·元宵燈宴》:“道岸先登,天街思陟。”清 沈起鳳 《諧鐸·荊棘里》:“俗傳菩提善岸,即儒家所謂道岸。”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張孟詞貢士》:“誓余登道岸,度汝上層天。蒼昊如求士,呼空首薦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