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北門街道的結果 展開
北門街道
江西省上饒市信州區北門街道
北門街道位於信州區北部,因舊城北門而得名,是市行政中心所在地,轄區面積25.966平方公里,龜峰大道、廣信大道、慶豐路、帶湖路、紫陽大道、鳳凰大道、三清山大道在轄區內成“五縱二橫”空間布局。區域內風光秀麗,資源豐富,歷史文化積澱深厚。唐代,茶聖陸羽在此鑿井烹茶品茗,留下了有“天下第四泉”美譽的陸羽泉;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在此長住,寫就了“帶湖買得新風月”等華美詞章;建於明清之際的奎文塔、五桂塔至今巍然屹立,向人們講述著一個個美麗動人的民間傳說……。街道下轄郭門、沽塘、民主、龍潭四個行政村4個行政村和稼軒、鳳凰、龍牙亭、吉陽山、帶湖、外沽塘、月泉、東都、紫陽9個社區居委會,總戶數17278戶,總人口53828人,其中農業人口10705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37‰;共有耕地面積800畝,森林覆蓋率45.7%。憑藉便利的交通和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北門街道的經濟建設獨闢蹊徑,頗具特色,尤其是商貿流通、餐飲娛樂等第三產業發展迅速。街道擁有個體工商戶430餘戶,私營企業500餘家,其中房地產企業30多家、汽貿汽配70餘家、餐飲、酒店200餘家,三產服務業走上了快速發展的軌道。
因地處古城北門外,故名。解放初,現境划入上饒縣廣平鎮與煌固、靈溪鄉地置郊區政府。 1955年為郊區人民委員會,1956年為上饒市龍潭鄉、信江鄉。1964年為北門公社,1968年改為紅衛公社。1969年增轄紅衛大隊,改名北門公社。1984年改鄉。1997年,面積24平方千米,人口1.1萬,轄沽塘、民主、郭門、東瓦窯、龍潭5個行政村,鄉政府駐龍牙亭,距市區1.5千米。2003年9月28日,撤銷北門鄉,改設街道辦事處(贛民字[2003]252號批複)。現辦事處所在地為吉陽路66號。
北門街道位於信州區北部,信江北岸。面積25.966平方公里,人口5萬。浙贛鐵路、320國道、上(饒)樂(平)公路過境。古迹有陸羽泉。北門街道周邊旅遊資源豐富,東臨三清山、西接圭峰、龍虎山、南通武夷山、北連黃山,是江南旅遊景區的中介結合點。
管理稼軒、鳳凰、龍牙亭、吉陽山、帶湖、外沽塘、月泉、東都、紫陽等7個社區、郭門、沽塘、民主、龍潭四個行政村。辦事處駐吉陽路66號。
房地產業競相走紅。隨著轄區內基礎設施的日趨合理完善,越來越多的樓盤在我轄區落成。已建成的樓盤有福達家園、帶湖花城一期、鳳凰 星城、華廈西苑、香樟花園、萬嘉國際花園、月泉一期、匯景家園、江南商貿城一期等,正在建設的有東湖花園、月泉二期、財富廣場、鳳凰家園、紫陽名邸、永隆國際廣場等。
商貿物流業穩步推進。以江南商貿城為龍頭,輻射帶動各種類型、不同規模的批發、零售市場,涉及汽車配件、建材、服裝、百貨等各個行業。三清山大道汽車汽配特色街、龍潭村的石材、建材市場初具雛形。轄區已有華都、北星、山水、華鑫商務、名都等十幾家中高檔酒店,引領帶湖片區的消費業。
市、區、街重點工程建設順利進行。我街道征地建設的市、區、街重點工程項目有十餘個,其中市重點建設項目有鳳凰東大道、市經濟適用房、佳麗商貿城、三清山大道東延伸段、市中心區建設、紫陽公園等。區、街級的有長塘城中村改造、帶湖商業廣場、雙塔公園二期、江南商貿城三期和龍潭建材市場等。征地總面積為339.5285畝,涉及拆遷總面積約58528.86平方米。已完成征地項目的有:佳麗商貿城496.69畝,濱江西路5.5畝,中心區建設征地249畝,拆遷工作正在順利進行。涉及征地181.078畝的鳳凰東大道、187.926畝的紫陽公園、55畝的帶湖商業廣場、185.863畝的市經濟適用房和60多畝的廣信南大道已基本完成征地工作。三清山大道征地110畝,已完成施工並順利通車。
北門街道新農合工作受好評
北門街道的新農合工作受到了信州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中心考核組的好評。
考核組依據《鄉(鎮)街道新型農合作醫療管理所年度考核量化標準》逐條逐項進行對照檢查,認為北門街道2010年度新農合參合籌資工作開展的紮實有效,參合率高;日常資料管理規範、有序;補償資料收集有登記、有告知;補償資金髮放及時、程序到位;街、村兩級公示做到了格式統一、方便了群眾監督;開展了對鄉級定點醫院的督查和對可疑病例的調查工作,有效維護了我區新農合基金的安全。
2012年,市、區有42個重點項目位於北門轄區,街道堅持服從、服務於全市建設規劃大局,牢牢掌握工作主動權,增強工作的前瞻性和預見性,給征地拆遷工作定目標、定時間、定獎懲,實行分片、分段、分村組、分戶包干責任制,取消休息日,統一聯動和協調,形成強大合力。全年共征地1400餘畝,拆遷40餘萬平米。其中,作為全市征地面積最大、拆遷面積最大、工作難度最大的重點工程項目——市老火車站棚戶區綜合改造項目,征地拆遷等基礎性工作得到順利推進。同時完成征遷工作的有60畝地公租房項目隱蔽工程已順利開工;180地塊匯成官邸項目售樓部已投入運營;陸羽公園拆遷掃尾工作基本完成;慶豐北路路基基本完工;帶湖安置小區清表工作已順利進行;天佑二期,東都四期已完成拆遷工作。在加大建設力度的同時,重視城市管理,保持對違法建築的高壓態勢,組織了專門隊伍,全天候巡邏,確保了項目征遷範圍內違法建築零記錄。全年共拆違6000餘平方米,有效遏制了違法建築上升的勢頭,制止了“種房套錢”的不法行為的蔓延。
街道在民生工程上狠下功夫。全年開展就業指導730餘人次,提供和發布用工信息崗位數91個,申辦下崗失業人員小額擔保貸款78人次458萬元;社會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為10899多名城鎮居民辦理了醫保;推進離退休人員動態化管理,接收社會化管理企業退休人員累計3376人;完善落實各類養老保險政策,全年街道村(居)民共參加新農保4776人,參保率98%,參保金額58.13萬元,60歲以上到齡老人1194人領取養老金。新增失地農民參加養老保險538人,參保金額322萬元。符合“新農合”參合農民3242戶11190人全部參保;進一步規範民政“低保”工作,做到應保盡保,全年共有569戶1002人享受低保金249.88萬元,低保金髮放準確率達到100%;發放優撫安置費31.2萬元。當年共登記、申報並中籤公租房251戶,廉租房54戶,享受廉租補貼的46戶。
社區辦公面積最小的達到100平方米,最大的536平方米,平均辦公用房面積超過了200平方米。先後共投入資金近140萬元對社區的辦公用房進行全面裝修併購置了辦公用具。不斷完善創新社區管理和服務機制,創新了外沽塘社區的“店點聯防”舉措,稼軒社區的“聯管聯動”方法。打造了吉陽“五園型”社區、稼軒“1356”服務型社區和外沽塘“平安型”社區等一批品牌社區,初步形成了一個社區一個品牌、一個社區一個特色的工作格局。吉陽山社區被中組部、省委組織部評為2012年度優秀基層黨支部;稼軒社區在省委、省委組織部等主要領導的數次視察活動中,深受肯定和好評,要求將社區經驗儘快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