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結果 展開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孟子的散文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選自《孟子·告子下》,這是一篇論證嚴密、雄辯有力的說理散文。全文採用列舉歷史事例和講道理相結合的寫法,逐層推論,使文章緊湊,論證縝密;此外,文章多用排比句和對仗句,即使語氣錯落有致,又造成一種勢不可擋的氣勢,有力地增強了論辯的說服力。

作品賞析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篇短文不但立論高遠,見解卓越,道常人所不能道,而且論證明晰,邏輯嚴謹,有不容置辯的說服力。本文善用排比,層層深入進行論證,形成壓倒一切的逼人氣勢,在藝術上也很值得稱道。
第一段,一開頭並沒有正面提出任何觀點,而是一口氣列舉了虞舜、傅說、膠鬲、管仲、孫叔敖、百里奚等六位古代聖賢從貧賤中發跡的例子。這六個人的共同特點是他們在擔當“大任”之前,都曾飽經憂患,經歷過坎坷艱難的人生歷程。正因為付出了非同尋常的代價,這些聖賢才能“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成就一番宏大的事業。所以這後面的結論又倒過來說明了這六位聖賢成功的原因。“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為使動句。動心,使心驚動。忍性,忍,能也;能,任也,故忍性為任性。孟子主張性善,仁義禮智生於心,即本於性。任其性,即以仁為己任也。命運的挫折,身心的磨難,不但沒有使他們屈服,反而磨礪他們的人格,增長他們的才幹,使他們變得更加成熟,最終成為歷史上的傑出人物。由此推論,上天如果要把重大的使命放到一個人的肩上,就一定要先磨練他的意志,鍛煉他的筋骨,還要讓他經受缺吃少穿、窮困潦倒之苦,這樣,才能使他適應各種艱苦的生活,為將來的建功立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第二段,接著,孟子進一步指出:“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這寫的是生於憂患。這是一個並列複句,每個分句前半寫“憂”,後半寫“生”。人在客觀世界中,不能無過,有過能改,就求得了“生”。能改變是一種境界,這種境界是指人的主觀世界在客觀世界中取得了相對的自由。能改,不僅指人在道德品質上符合了仁義禮智信的要求,還指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水平、創造能力得到了提高與發揮。但是人正是在憂患困境中磨練了意志、提高了認識、超越了自我奮發而有所作為。人是有感情的動物,客觀世界常常引起人們喜怒哀樂好惡憂懼等感情,他們被這些感情所困擾。表情與語言中,然後得到別人的同情與理解。人就在這種與憂患的鬥爭中,找到了“生”的方式與途徑,獲得了“生”的意義與價值。取得了“生”的信心與自由,這就是生於憂患的含義。“苦其心志”等主要是說物質上的憂患,這一層主要講的是精神上的憂患。
最後“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寫的是死於安樂。如果在內沒有能幹的大臣時時注意修明法度,沒有敢於直諫的賢士處處提醒國君;在外又沒有足以與自己的國家抗衡、對自己的國家構成威脅的敵國,那麼在這種寬鬆平和的國度里,國君便可以整日耽於安樂,而安樂的結果也往往就是國家的滅亡,這就是“死於安樂”的含義。
牢記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真理,提倡自覺磨鍊的精神,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只有自覺經受艱難困苦的磨鍊,才能擔當起迎接偉大民族復興的重任。

創作背景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選自《孟子·告子下》。《孟子》是儒家的經典著作,全書共七篇,是戰國時期孟子的言論彙編,記錄了孟子與其他各家思想的爭辯,對弟子的言傳身教,遊說諸侯等內容,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撰而成。

作者簡介


孟子(約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鄒國(今山東濟寧鄒城)人。戰國時期著名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僅次於孔子,與孔子並稱“孔孟”。
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
代表作有《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富貴不能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