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峰村

福建莆田仙游縣大濟鎮下轄村

2010年,境內建設莆永高速公路和瀋海複線高速公路,完成征地385.3畝,拆遷民房5戶,23間。

歷史沿革


蒲峰在民國時期屬善化鎮蒲山保,建國初期屬第六區蒲山鄉,1956年成立光輝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稱光輝大隊,1959年與紅旗大隊(蒲山)合併,1961年與蒲山分開改名為蒲峰大隊,1984年底屬大濟鄉稱蒲峰村,后大濟鄉改稱為大濟鎮村名不變。

經濟建設


蒲峰地處大蜚山山麓上,土質貧乏,水利灌溉條件較差,適宜種植水稻甘蔗,山地種植馬尾松杉木山坡地栽果樹(以龍眼為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農業生產獲得很大的發展,年年取得了糧蔗雙豐收,改革開放后,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村民以發展農業為主導,大力發展多種經營,擴大種植果樹面積,發展食用菌生產,還有上百多人到廣東開飯店和打工,增加了農民經濟收入,群眾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大部分村民擁有彩電,安裝電話添置新式傢具等。20世紀90年代起,村民的住房條件不斷改善,先後舊房改造,新房興建具有193幢,1.93萬平方米,村容村貌大大改觀。在改善村民住房條件的同時,大力進行村道交通建設,2004年8月起,群眾集資60多萬元,縣市交通部門補助50多萬元,村民獻工5000多工日,使境內各自然村,村村通公路,並鋪設水泥砼路面。2005年村裡投資2萬多元,在各村落安裝路燈82盞,使全村夜間燈火通明。全村96%以上村民參加醫療保險,98%的群眾飲用清潔衛生的自來水。
群眾積極支持國定交通建設,使“民生工程”順利進展。同時,莆田市政府和縣政府聯合在境內新建“福仙陵園”,徵用土地267.5畝。為移風易俗、殯葬改革、節約用地、群眾樂意接受。
教育事業蓬勃發展,1995年村委和群眾集資36萬元新建蒲峰小學教學樓,建築面積1200多平方米,改善辦法條件,方便群眾子女入學。

名勝古迹


蒲峰村歷史悠久,境內有海霖寺、文學書院、蜚閣亭、龍宮、蒼林宮、蒼龍宮、顏氏宗祠,方氏宗祠、黃氏宗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