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昌路街道

上海市盧灣區轄街

順昌路街道位於上海市盧灣區東部,東臨肇周路,西沿重慶南路,南起徐家匯路,北至合肥路。

歷史沿革


民國3年(1914年)劃為法租界。淪陷期間一度屬第八區、第一區。民國34年12月屬第五區(即泰山區、嵩山區)。1950年分屬嵩山區第二、三辦事處,1956年分屬肇周路、順昌路、建國東路3辦事處,后建國東路辦事處撤銷。1958年12月順昌路、肇周路辦事處合併。1960年4月,更名順昌肇周街道,6月改順昌路街道。
境地原為城廂西南沿,東瀕肇嘉浜入城段,至清末民國初尚有費家巷、西費家巷、衛家巷、蔡家宅、徐家宅、姚家宅、施家宅、斜橋頭等村宅,東南端斜橋,築於明嘉靖年間,為城廂去松江府城的水陸要孔,緣橋環周漸為集市。清末,肇周路闢築,連斜橋南路(今製造局路)成為當時交通幹道。划入法租界后,康悌路(今建國東路)、菜市路(今順昌路)、勞神父路(今合肥路)、杜神父路(今永年路)相繼闢築,人口日增,地價上升,舊式石庫門裡弄大量興建。至1949年,共有里弄135條,成為區境內舊式里弄集中的住宅區。規模較大的有恆慶里、恆昌里、福熙村、安順里、信陵村、天祥里等。80年代起,地區景貌改觀較大。至1993年,新建多層住宅51幢、高層住宅4幢,隨著市政建設和地塊開發,改造步伐正趨加快。
從20年代起,外省移民大量遷入。其籍貫結構,以大康里為中心的與華界結合部蘇北籍居多;菜市路信陵村一帶,因上海美術專門學校遷此,廣東、福建籍較集中;三星坊、梨園坊等則浙江集集中。當時居民多店員、小商販等,蘇北籍居民多人力車夫。
解放前,小廠作坊集中,主要分佈貝勒路(今黃陂南路)東、康悌路南地塊,如貝勒路恆昌里和肇周路200弄內就有作坊小廠28家。在102家作坊小廠中,有61家經營針織、印染,佔59.8%。解放后經調整發展,現有市屬工廠23家,較大的是針織九廠、針織十四廠、第十印染廠、織襪二廠和亞洲刀廠等。
解放前,商業集中在菜市路一帶,至解放前夕,該路段有商店29家,著名的有大同南貨店等。解放后,網點布局更趨合理。
法商電車電燈公司(簡稱法電)是地區內最大企業,也是舊上海一家很有影響的外商經營公用事業的大型企業。法電職工在中共領導下,從20年代到上海解放,曾發動了多次社會影響巨大的罷工鬥爭,被譽稱為“滬南紅色堡壘”。由法電演革而來的上海公交總公司第三電車公司,現為上海市區南片重要交通企業。
自1958年開始發展的街道經濟,至1993年有經濟實體21家,從業人員1697人,總產值5268萬元,年創利254萬元,上交稅利152萬元。街道致力社區服務和社區精神文明建設。1986年,聯合38家單位,建成擁軍優屬聯合服務會,當年為優撫對象解決住房6戶、改善居住條件11戶以及解決戶口、子女入學等,並組織送糧、送煤上門,優惠供應等。1987年以來,屢次被評為市擁軍優屬先進單位和模範街道,出席全國“雙擁”工作交流會。
50年代末創辦民校。1959年起,順昌肇周學區多次被評為先進集體,並出席全國群英會。1989年建立社區教育委員會,組織青少年學雷鋒,去工廠參觀、勞動,為烈軍屬、傷殘軍人、孤老服務活動等,逐步形成社會、學校、家庭共同關心青少年教育的風尚。
1958年成立順昌街道藝術團,組織滬劇越劇評彈演出,自編自演,歌頌先進人物、先進事迹。僅滬劇即演出200多場,其中《心紅手巧》由上海人民廣播電台轉播。1989年,建立社區群眾文化工作聯誼會,連續5年舉辦元宵燈會。1993年,有中學2所,小學4所,幼兒園2所,託兒所5所。其中李惠利中學是區重點中學。此外,上海第二醫科大學東校區和上海針織技術研究所、上海昆蟲研究所亦在地區內。其他文化衛生單位有區工人俱樂部、建國電影院、街道地段醫院、街道文化站和圖書館。歷史上著名的文化單位有在中國美術教育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有震旦大學和震旦博物院等。民國13年闢建的中華運動場,曾是舊上海重要體育競技場所,舉行過第八屆遠東運動會等重要比賽。惠中堂曾是上海基督教較早建設的教堂。
今黃陂南路福熙村46號,曾是中共地下黨員張志申主持的秘密電台舊址。電車三公司內建有紀念法電工人鬥爭的紀念堂,是地區內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革命遺跡。

地理環境


轄區面積一共0.54平方公里。

行政區劃


有居民委員會22個,街道辦事處設順昌路419弄4號。

人口民族


1993年有居民15644戶,44418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8237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