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城孔廟
豐城孔廟
豐城孔廟,是豐城市鎮年代久遠、州縣遐名的歷史文物古迹之一。過去,在全國的著名孔廟建築群中,以它的規模、建制的完備、曾為“全國三個半孔廟”中之一位。
豐城孔廟坐落在豐城市劍光鎮東門(即現豐城第一中學所在地),原建築面積約為7000平方米,是江西省最大孔廟建築之一。宋紹興十三年(1143)由縣治東南遷建於此,為宋、元、明、清四代豐城學宮和祭祀孔子之所。至民國23年(1934)修建后,改名“孔廟”。元至元、大德、皇慶年間均有復修,元末周圍建築毀於戰火,僅存大成殿宇。明洪武元年(1368)重建,恢復原貌。清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年間屢有修葺。道光二十六年(1846)重修太成殿及兩楹。至此孔廟形成宏大規模,聞名全國。
豐城孔廟,始稱學宮。據載。唐永徽二年(651年)豐城遷縣治於今址時,建於縣治東南(遺址不可考)。宋紹興十三年(1154年)高宗中興大學、州、縣亦相繼建學,豐城縣令雷繼遠,乃徙建於治東(即現址)。當時規模“地廣五畝、面勢惟新、高明宏麗、舍奠及時”。這便是豐城孔廟的原身。嗣後,歷宋、元、明、清以至民國各朝相繼增修、擴建、重修、使它規模愈為宏麗,規制更臻完備。
據《縣誌》材料載,自宋至清前後大小修葺、修建近30餘次,大約每隔3—10年便有一次較大規模的興修。其中,以乾隆四年的興修規模最大、乾隆三年春開始籌劃,四年六月興工、五年秋竣工、前後費時3年,費銀6千兩,規模也最完備。
對於孔廟的規劃和修建,歷朝都十分重視,由州、縣尹親率官員邑紳、名宦名儒,博士弟子,相為考稽制度,審理陰陽,精意裁度,擇材鳩工,或建、或遷、或增、或飾,力求締構完美,仰合規制。
孔廟建築以大成殿為中心。周圍配套附屬建築,均是以大成殿為中軸線展開。殿後建有明倫堂、崇聖祠、尊經閣、江山秀傑樓。殿東建有魁星閣、文昌宮、副齋署、劍匣亭、殿西有正齋署、忠義孝弟祠,龍山書院、講堂。東西配比勻稱翼如。其廟、堂、祠、閣、樓、亭、也均按次增築高度、使其門高於衢,廟高於門,堂高於廟、樓高於堂、高低梯比俯仰成序,對孔廟周圍環境,歷代經營者,也著意刻劃,如數度遷徙廟前星稠民居,收蓮湖、射圃湖,等於苑邑,建故縣之文明高塔,取鬥牛文筆相輝映之義,使其含輝挹秀於龍山劍水之聞。
關於豐城孔廟輝煌壯麗的規模,清代乾隆間豐城文儒盛逢瀾,在《重修儒學記》中作了毫不誇飾的描述:“文廟規模壯麗、金碧輝煌、為千古之所未有。凡直、省,州、縣無不仰體”。1945年豐城縣立中學(豐城中學)設此後,古建築失修,興建校舍,附屬建築群逐漸拆毀。“文化大革命”中,孔像被毀,現僅存大成殿。1984年列為縣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名勝祠典》亦列“豐城文廟”條,記述舊時孔的盛況。
豐城夙有“人傑地靈”之譽,是江西的望邑。歷代以來,人文輩出,漢有徐穉,唐有王季友,宋有范應鈴,元有揭傒斯、熊自得,明有朱善、雷禮,名臣大儒,或掇魁登科鼎甲,或蜚聲翰苑,或奏績部堂,他們之所出,都和豐城傳統的歷史文化薰陶,有著不可分割的淵源關係。豐城孔廟。它是尊儒重道的重地,興才育英的最高學府,所以從她悠久的文化傳統淵源和她古老的文化藝術建築價值來說,都不可忽視,對於我們今天兩個文明建設和改革開放,旅遊開發,也有著積極意義。
孔廟“大成殿”,又稱禮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世祖尊封謐號“大成至聖文宣先師”;九年(1653年),御制橫匾須勒各學富)。這是舉行祀聖儀典的莊嚴場所。
豐城孔廟大殿正中,原有孔子巨型塑像。這尊巨像“章甫袞衣,端笏危坐,凜凜如生”。是一般州縣所未見。考據這尊聖像,是宋紹興年間從山東孔子闕里來的。原為豐城宋紹興年間創建的龍光書院,由陳自俛請宋高宗賜“龍光書院”匾額,並同時請奉祀孔聖,由山東孔子故里迎聖像子書院而來,原奉祀在“龍光書院”,明嘉靖十年(1531年),豐城縣令潘穎奉上諭改建書院於縣城,迎這尊聖像於“大成殿”。明豐城禮部侍郎徐即登在《重建龍光書院記》中記述了這件事,並描述了原聖像神貌說: “貌儼然,溫也厲,威而不猛,與世所傳異、厥坐,膝當前,踝向後(即古代跪坐式,亦與今之坐異)”。可惜,這尊具數百年光輝的聖像,也毀於“文革”中。
祭孔祀典是孔廟的中心活動,歷朝帝王尊奉孔子為至聖先師,並頒布了一定的規制祭祀。
春秋祭祀。每年於春秋二季仲月上丁日,由縣尹率同邑中名宦、縉紳、名儒、博士弟子,舉行祭祀儀禮。
再是每年夏五月孔子誕辰日,是日,官紳、仕儒恭敬嚴肅齋戒一日,進行祀典活動。
此外,春秋試畢,登科掇元極功朝謁祀典活動,按規制凡新科狀元登科及第,孔廟大開正門,新科狀元披紅挂彩,由縣府官員,縉紳、名儒陪同,參拜朝謁先聖。其程序十分隆重,進戟門,步丹墀,游泮池,占鰲頭,過欞星門經露台,登階入禮殿,行參拜朝謁禮,然後舉行祭祀儀典,再依次朝謁先賢,名宦二祠。儀禮畢,然後鳴鑼開道,遍游坊里。
祭典行“太守”之禮,其規制是一豕,七羊,五樂、六奏舞,六脩。
祭慶陳設禮器分簠、豆、尊、罍、爵、洗,盥,鼎等器,按序排列。
禮樂設兩階,有麾幡二架,器樂伴奏有應鼓、鞀鼓、編磐、編鐘、笛、簫、笙、琴、瑟、篪、塤、管等。
東西二階設旌旗各一,奏舞時由舞生執旗以導舞。
樂章六脩—分昭平之章,宣平之章,秩平之章、敘平之章,懿平之章、德之平章,今舉共《迎神》昭平之章詞譜例如下。
“迎神”昭平之章
羽宮商角 羽徵角商 宮商徵角 羽徽角角
大哉孔子 先覺先知 與天地參 萬世之師
角徵宮商 宮徵羽徵 宮商羽角 宮商宮羽
祥徵麟紱 韻答金絲 日月既揭 乾坤清夷
樂章的宮調有定律,如春祭則夾鍾為宮倍。應鐘起調,秋祭則南呂為宮,仲呂起調。
以上祀典、奏舞等場面,當今在旅遊、觀光開放熱潮中,我們在山東孔府,北京故宮,便可看到這古老,悠久的傳統文化藝術的表演和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