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后
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后
《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后》是一篇散文,出自西漢文學家劉向編的《戰國策》。本文通過趙威后的連續七問,都是圍繞一個“民”字,表現了這位女政治家治國應該以民為本的思想,這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種進步思想。成語“捨本逐末”即出於此。
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后
乃進而問之曰:“齊有處士曰鍾離子,無恙耶?是其為人也,有糧者亦食,無糧者亦食;有衣者亦衣,無衣者亦衣。是助王養其民也,何以至今不業也?葉陽子無恙乎?是其為人,哀鰥寡,恤孤獨,振困窮,補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業也?北宮之女嬰兒子無恙耶?徹其環,至老不嫁,以養父母。是皆率民而出於孝情者也,胡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業,一女不朝,何以王齊國,子萬民乎?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為人也,上不臣於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諸侯。此率民而出於無用者,何為至今不殺乎?”
(1)趙威后:趙惠文王妻。
(2)問:聘問,問候。
(3)使:派。
(4)發:啟封。
(5)說:通“悅”,愉快。
(6)處士:未作官或不作官的士人。鍾離:複姓。
(7)食(sì):拿食物給人吃。
(8)衣(yì):給人衣服穿。
(9)業:使之作官而成就功業。
(10)葉陽子:齊處士。葉(shè)陽:複姓
(11)北宮:複姓。嬰兒子,是其名。
(12)徹:通“撤”。環瑱(tian):耳環和戴在耳垂上的玉。
(13)朝:謂使之為命婦而朝見君主。
(14)王(wàng):統治。
(15)子萬民:以萬民為子,意謂為民父母。
(16)於陵子仲:於(wǖ)陵,地名;子仲,人名。
(17)歲:年成。
(18)書:書信
(19)苟:如果
(20)故:豈,怎麼
(21)無恙:古代常用問候語,意為“沒有問題”“沒有毛病”,也就是“好”;恙,災害,憂患。
(22)本:根本的,重要的。
齊王派使者來問候趙威后,(齊王給威后的)信還沒打開,威后就問使者說:“齊國的收成好嗎?老百姓好嗎?齊王也好嗎?”(齊國)使者(聽了)不高興,說:“我奉齊王使命出使到威后這裡,現在您不問齊王如何,而先問收成和老百姓,哪裡有先問卑賤者后問尊貴者的呢?”威后說:“不能這樣說。如果沒有收成,憑什麼有百姓?如果沒有百姓,又憑什麼會有國君?哪有不問根本而去問末梢呢?”
於是進一步又問齊國的使者說:“齊國有一個處士叫鍾離子,他還好吧?(我聽說)這個人的為人,有糧食的人有飯吃,沒糧食的人,他也給他們飯吃;有衣服的人有衣服穿,沒衣服的人他給他們衣服穿。這是在幫助齊王撫養他的百姓,為什麼至今不讓他成就功業呢?葉(音shè)陽子還好吧?這個人他的為人,憐憫、撫恤鰥夫、寡婦、孤兒和沒有子女的老人,救濟生活窮困、缺衣少食的人。這是幫助齊王使百姓安寧,為什麼至今不讓他成就功業呢?北宮家的女兒嬰兒子還好吧?她除去耳環首飾(不修飾自己),到老也不嫁人,為的是供養父母,這是為百姓表率,使百姓孝敬父母啊,為什麼到現在不讓她被接見?這兩個處士不能成就功業,一個孝女不(讓她)被接見,如何能統治齊國、做萬民的父母呢?於(音WU)陵的子仲還在嗎?這個人的為人,對上不向君王稱臣,對下不管好自己的家,橫向又不謀求與諸侯交好,這是引導百姓成為無用的人,為什麼至今還不殺了他呢?”
“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古人早已悟出了民主政治的精髓,一個國家是以人民為尊貴,而非君主、統治者為尊貴的,這是近代人民主權論在遠古的先聲。“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君主只是為人民所認可的管理者,是“人民的公僕”,中國這種傳統的民本主義思想淵源於先秦戰國,對當時的政治家和各國首腦們認識國家的實質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矯正了統治者霸權主義的國家觀念,清明的領導人應該明白只有以民為貴、以民為主,才能政通人和、長治久安的道理。
文章記敘趙威後接見齊國使者的一次談話。
文章之奇,在於通篇只是記言。既無一句人物外貌、舉止、行為、心態之類的描寫,也無任何環境烘托或細節刻畫,只緊扣題目中一個“問”字,主要寫趙威后的七次提問,就鮮明而傳神地勾畫出一位洞悉別國政治民情、明察賢愚是非、具有高度民本主義思想的女政治家形象。寫七問又非一氣連問,而是筆法富於變化頓挫。開始會見齊使,尚未拆開齊王來信,就連珠炮似的連發三問:“年成還不錯吧?百姓也平安無事吧?齊王也還健康寧泰吧?”活畫出她的坦率爽直,不拘常規的氣度以及她對問題的關切。
趙威后首先關心的是年成和百姓,而不先問候齊王健康,以致使者不高興:認為這是先問卑賤者而後問尊貴者,所問失序;而且自己是奉齊王之命來問候趙威后的,那麼趙威后也理當先問候齊王。但趙威后卻反駁他說:“假如沒有好的年成,靠什麼來養育人民呢?假如沒有人民,又怎麼能有國君呢?哪有捨棄根本而問末節的呢?”兩個假設反問,以前句結論為後句前提,逐步推理,正確而又簡明地論證了“歲”、“民”、“君”三者的主次本末關係。這種鮮明的民本思想,上承孔子“載舟覆舟”、孟子“民貴君輕”之說,下開酈食其“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之論,體現出趙威后政治上的遠見卓識和開明態度。
以下四問,又以“乃進而問之曰”一句過渡領起,其間,趙威后拆書展現的過程、使者對后四句的問答,都省略了,因為他們與刻畫趙威后這一主旨無直接關係。剪裁之高妙和語言之精練均於此可見一斑。在以下四問中,從內容上看:鍾離子、葉陽子皆賢德處士,但前者是幫助齊王養育百姓的人,後者是幫助齊王使百姓得到生息蕃衍的人,“養其民”,是就民之處常者而言;“息其民”是就民之處變者而言,故有細別。而北宮氏則是一位帶領百姓奉行孝敬父母的孝女典型,與前二人又自有別。但因這三人都屬於封建社會有德的賢者,故皆以“無恙耶”熱情詢問,而以“此二士弗業,一女不朝,何以王齊國、子萬民乎”三句小結,作一頓挫。然後再問於陵子仲,因他是個不忠不孝、帶領百姓無所事事,而對國家沒有用處的人,故所問用“尚存乎”、“何為至今不殺乎”作結,與前三人形成鮮明對照。這四問代表了正反兩類四種典型,雖各有側重,但都屬於“民”的範圍,故是篇首“民亦無恙乎”這一問的具體化和進一步,而又與“苟無民何以有君”的思想首尾呼應。可見通篇所問皆以問民為主,顯示出她重視民心向背的政治遠見。因為年成好壞在古代非人力所能左右,故前面問后,無須再加申述;而人民的治亂卻是可以靠人為的力量左右的,故是關鍵,須“進而問之”;至於國君,人民治理好了,國君自然“無恙”,故下文只間接與國君行“王法”相關。
這是后四問何以單與前三問中“民亦無恙耶”一問發生邏輯結構聯繫的關鍵,也是從結構上理解全文主旨的關鍵所在。再從對這四個人“其為人也”的評述中,刻畫出趙威后對齊國政治民情的了如指掌,洞察入微;從對這四人“何以至今不業”、“胡為至今不朝”、“何為至今不殺”的不同詢問感嘆中,又可見趙威后對賢愚是非明察秋毫的眼光和賞罰分明的態度。從語言章法上看,雖然對四人都是用先詢問、繼評述、再嘆問的形式,但句法卻各自不同,錯綜變化:問鍾離子時,是用“有糧者亦食”等四個五言句作正反排比鋪敘;問葉陽子時,是用“哀鰥寡”等四個三言句作並列鋪排;問北宮女時,則用“撤其環瑱”等三個四言句構成因果倒裝變句來評述;問於陵子仲時,又用“上”、“中”、“下”三個兩短一長的“不”字句構成連續否定的排比。而且,又分別用“何以……不業也”、“胡為……不朝也”、“何為……不殺乎”等不同虛片語成的感嘆性反問句,表達出不同的感情色彩。這就使連寫七問,有錯綜變化之妙,無呆板枯燥之感。《古文觀止》評曰:“通篇以民為主,直問到底;而文法各變,全於用虛字處著神。問固奇,而心亦熱,末一問,膽識尤過人。”的確頗中肯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