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地種蠅

灰地種蠅

灰徠地種蠅,所屬動物界,屬花蠅科,分佈於朝鮮、日本、非洲、歐洲、西伯利亞、北美也有分佈。

正文


灰地種蠅是花蠅科花蠅亞科昆蟲的 1種。亦稱灰種蠅,種蠅,地蛆菜蛆,根蛆(見圖)。在北方1年發生 2~3代。南方以幼蟲、北方以蛹在土中越冬。

形態特徵


灰地種蠅
灰地種蠅
中國各地普見;朝鮮、日本、非洲、歐洲、西伯利亞、北美也有分佈。體灰黑,長4~6毫米。眼裸,雄性兩眼幾乎相接。間額極狹,黑色,額寬約等於觸角等3節的1/3~1/2;雌性額寬,前部一般紅棕色。觸角芒具短細毛。胸部背面翅前鬃長不超過第 1後背中鬃的一半;小盾片腹緣具毛。雄性後足股節端半部有一列前腹鬃、后腹面端半部有鬃5~6,後足脛節后腹面密生一行(基部常為雙行)約等長的直立細鬃,其尖端向下彎曲。腹部背板正中有暗色縱條,各背板前緣暗色。雄性第5腹板側葉近末端有並列短鬃2,側葉外側鬃毛長大。
卵長橢圓形,乳白色。幼蟲略帶淡黃色。蛹略呈圓筒形,黃褐色,兩端稍黑。幼蟲為害花生、豆類、瓜類、棉花、十字花科蔬菜等。幼蟲在土中危害種子,取食胚乳或子葉,引起種芽畸形、
灰地種蠅
灰地種蠅
腐爛而不能出苗;危害幼苗根莖部,造成萎凋和倒伏枯死,並傳播軟腐病;危害留種株根部,引起根莖腐爛或枯死。南方以幼蟲、北方以蛹在土中越冬。次年3~4月大量羽化,併到有機肥料及其附近土下產卵。4~5月第 1代幼蟲鑽入花生種子內蛀食子葉和胚葉,形成大量缺苗現象。有時為害幼嫩的根莖或鑽入幼苗基部。完成 1代所需時間與氣溫有關。成蟲活潑,吸食肥料和花蜜,對未腐熟的糞肥及發酵的餅肥有很強的趨性。

防治措施


(1)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要均勻、深施,最好做底肥,種子與肥料要隔開,也可以在糞肥上覆一層毒土。
(2)在種蠅已發生的地塊,要勤灌溉,必要時可大水漫灌,能阻止種蠅產卵、抑制種蠅活動及淹死部分幼蟲。
(3)用糖醋液(紅糖20克、醋20亳升、水50亳升混合)或5%紅糖水可以誘集蠅成蟲。
(4)化學防治:一是在成蟲發生期,用5%卡死克可分散液劑1500倍液、10%除盡懸浮劑1500倍液、21%增效氰·馬乳油2000倍液、2.5%溴氰菊酯3000倍液,隔7天1次,連續噴2-3次。二是已經發生幼蟲的菜田可用48%地蛆靈乳油15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48%樂斯本乳油或48%天達毒死蜱1500倍液順水澆灌或落株,第一次用藥后每隔7天再用兩次。

配圖


灰地種蠅
灰地種蠅

相關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