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阿克蘇姆的結果 展開
- 衣索比亞歷史名城
- 衣索比亞北部地區的貿易國家
阿克蘇姆
衣索比亞歷史名城
阿克蘇姆,是衣索比亞歷史名城。
在北部高原上,東距阿杜瓦19公里,海拔2135米,建於公元前一千年左右,曾是阿克蘇姆帝國都城。多寺院、雕刻、碑文和花崗岩方尖塔等古建築和文物。現為咖啡、穀物、畜產品、蜂蜜集散地。以產精緻編織品、皮革和金屬製品等著名。
阿克蘇姆
英文名稱:Aksum
編號:421-004
入選標準:1980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V)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阿克蘇姆王國一直在古代衣索比亞的心臟掌握著政治權利,直至13世紀。這一王國首都的龐大遺址是由方尖石塔和巨大的石柱構築而成。
阿克蘇姆
公元一世紀左右建國。定都阿克蘇姆城。在公元初幾個世紀里,曾為印度和埃及的貿易中心。公元四世紀時,國勢強盛,征服了青尼羅河和白尼羅河之間的麥羅愛王國和南阿拉伯的希姆雅爾王國,西與拜占庭結盟,並在國內推行基督教。七世紀中葉,阿拉伯人佔領紅海東、西兩岸,以隊商貿易取代紅海和印度洋間的海上貿易,阿克蘇姆日趨衰落。十三世紀為衣索比亞所取代。在北部高原上,東距阿杜瓦19公里。海拔2,135米。建於公元前一千年左右,曾是阿克蘇姆國都城。多寺院、雕刻、碑文和花崗岩方尖塔等古建築和文物。現為咖啡、穀物、畜產品、蜂蜜集散地。以產精緻編織品、皮革和金屬製品等著名。
阿克蘇姆是公元前或公元初在東北非洲的奴隸制國家,首都為阿克蘇姆城(屬衣索比亞的提格雷省)。公元1世紀,一位希臘商人寫的《紅海環航記》里首次提到它。國王埃扎納在位時(320年—360年),征服衣索比亞高原、麥羅埃和南阿拉伯,與羅馬皇帝君士坦丁締結同盟條約,國勢極盛,被稱為“眾王之王”。埃扎納還信奉基督教,推行新拼音文字。
阿杜利斯港是阿克蘇姆最重要的貿易中心:它地近曼德海峽,控制紅海的航運;西距阿特巴拉河不遠,沿河北上可至尼羅河中游,所以又是內陸貿易的集散地。來自義大利、埃及、拜占廷、印度的鐵器、棉布、酒和裝飾品,源源運進阿杜利斯,運出的是黃金、象牙、香料、犀角和玳瑁。使用鑄有國王頭像的金、銀、銅幣。阿克蘇姆人民修建梯田和灌溉工程,種植小麥、葡萄、或放牧牛羊,馴獵野象。技術高超的匠人在山巔開鑿(不是砌造)教堂和碉堡,堪稱一絕。
阿克蘇姆
阿克蘇姆中還有聞名遐邇的恩達·馬里安姆·西翁大教堂,其中珍藏著許多國王的王冠和御服以及科普特基督教的經書,古代曾經有好幾個國王在這個教堂里舉行加冕大典。根據當地教會的傳說,《聖經》中記載的裝有摩西十戒的約櫥不知去向,後來經過所羅門和示巴女王的一個後裔運至此地,珍藏在本地的教堂中。這裡現在是咖啡、穀物、畜產品、蜂蜜的集散地,以產精緻編織品和金屬製品而著名。1980年阿克蘇姆因其獨特的文化景觀被列入《界遺產名錄》。阿克蘇姆方尖碑
由花崗岩構成,高24米、重200噸,據稱已有1700年歷史,是衣索比亞文明的象徵。保存著阿克蘇姆皇帝時代的古老歷史,當時已與遙遠的印度和中國有貿易聯繫。在這裡遊客將目睹這些整體巨石方尖碑和與它們的歷史有關的更多景觀,特別是傳說中的示巴女王的浴池以及描繪阿克蘇姆時期生活方式的考古文物。
1937年,義大利法西斯獨裁者墨索里尼下令將這塊方尖碑運到義大利,並把它豎立在羅馬城內,作為義大利戰勝衣索比亞的象徵。1947年,義大利向聯合國承諾將歸還所有劫掠的衣索比亞文物,兩國才就歸還方尖碑一事達成協議。由於受到污染以及自然災害的影響,這座在義大利矗立70年的方尖碑已經斷成幾截。根據埃意兩國達成的協議,阿克蘇姆方尖碑將被分成3部分分期運回衣索比亞,原定將回到阿克蘇姆城的是其中第一部分,方尖碑剩餘的2部分將於延期歸還。
徠阿克蘇姆
公元前第1千紀下半葉興起於今衣索比亞境內,最盛時版圖包括紅海兩岸的大片地區。首都為阿克蘇姆城。公元7世紀後由於阿拉伯人的進攻而逐漸衰亡。阿克蘇姆的興起,同古代東西方海上交通與貿易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公元前16世紀后,古代地中海地區同印度之間通過紅海進行的貿易漸趨繁榮,這一因素促進了阿克蘇姆王國的崛起。
公元初年,阿克蘇姆成為獨立國家,約在公元2世紀前後統一北方后,又向衣索比亞高原中部擴張。4世紀時,在國王埃扎納統治下,阿克蘇姆王國進入極盛時期,埃扎納統一衣索比亞北部,並西渡尼羅河攻滅麥羅埃王國(見庫施王國),還征服南阿拉伯的一些王國。埃扎納自稱“萬王之王”,改奉基督教,將其定為國教,以統一各部落的信仰。他還進行文字改革,創製了一直行用至今的衣索比亞文字。525年,國王加列布出兵征服葉門地區,進一步鞏固和擴大了對阿拉伯半島南端的控制。由於國勢強盛,阿克蘇姆在古代國際政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東羅馬帝國為了對抗波斯,曾與阿克蘇姆結好。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不僅積極支持加列布征服葉門,而且兩次遣使前往阿克蘇姆,要求阿克蘇姆商人盡多收購從中國運到印度的生絲,轉賣給東羅馬帝國,以打擊控制生絲貿易的波斯。570年,波斯佔領葉門,並奪占阿克蘇姆的部分海岸屬地和通商城市。阿克蘇姆被趕出阿拉伯地區。7世紀阿拉伯帝國興起后,阿克蘇姆與海外聯繫全被隔絕,國家趨於衰落,並導致最後滅亡。
阿克蘇姆
社會文化方面,埃扎納皈依基督教之後,基督教獲得廣泛的傳播,教會在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對阿克蘇姆的研究,原來只靠一些零星的文獻記載,19世紀后開始結合石碑銘文及考古材料進行研究。19世紀的旅行家們已開始記載尚存的遺址、建築物和銘文,曾發表各種研究成果。衣索比亞考古研究所於1952年成立后,開始了系統的工作,調查發掘了阿克蘇姆、馬塔拉、耶哈等城市遺址,發掘出一批教堂、宮殿遺址及普通居民的居址,另有水壩及市場等建築,還發現有石碑、雕像及銅器、陶器、珍寶、古錢等。通過調查和發掘,對阿克蘇姆王國的居民分佈、城市布局、文化特徵、經濟狀況等都有較多的了解。同時還對阿克蘇姆以前時期的文化有了一些認識,這有助於說明阿克蘇姆文明的發源和發展的獨特性。但目前,發掘和研究工作做得尚少,有關阿克蘇姆王國的政治機構及行政管理體制等了解得也不多,這些都有待於今後的進一步研究。
阿克蘇姆
在城西保存著3座巨型建築物的地基,它們是公元l000年修建的古城堡的廢墟,其中最大的城堡長120米、寬85米,其它一些廢墟仍埋在麥延——蒂松大教堂和卡萊卜陵園的地下。18世紀建成的麥延—蒂松大教堂是衣索比亞古代建築風格極為重要的見證。在阿克蘇姆城的地下,還有各種雕刻、古陶器、陵墓、貨幣以及石刻,等大量的文物古迹,目前出土的不過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是非洲阿克蘇姆文明的發源地,遺址上現存的一塊方尖碑高達33米,是有史以來人類豎立起來的最高的石碑。198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阿克蘇姆考古遺址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位於衣索比亞東部的沃是略和哈拉爾地區的阿瓦什河谷的低洼地上,這裡是研究人類起源學不可多得的地點。
從1973-1976年,毛里西奧·泰普、D·C·約翰遜和柯逢斯等一些國際知名的專家在這裡進行了關於舊石器時期和史前時期的一系列研究工作,發現了大量的古猿人化石和其他動物化石,其中最早的可追朔刀400萬年以前。這些化石最突出的特點是保存的十分完整,如有一副古猿人的完整化石,就其特徵來講,既近似於南方故園,有更接近於智人。在整個發掘過程中,除發現了古猿人化石外,還出土了大量各種各樣的動物化石,如大象、犀牛、河馬、各種猿猴、羚羊、馬等,成為研究當時同人類一起生活並作為他們食物的動物群的寶貴材料。阿克蘇姆王國遺址位於衣索比亞北部的提格雷地區,這裡曾是古衣索比亞的中心。
阿克蘇姆
建築藝術在阿克蘇姆文明中佔有非常突出的位置。巨型方尖石碑是阿克蘇姆文明的標誌性建築。這些石碑一般高3~4米,最高的達33米,都是從花崗岩山石上直接開鑿雕刻而成。阿克蘇姆考古遺址原有一個由7座方尖碑組成的石碑群,其中的5座早已倒塌,剩下的2座中的一座高33米,是世界上人類豎立起的最高的石碑。這座石碑的正面雕刻出一個9層建築,門、窗、梁等一應俱全。另一座高24米,在碑頂下雕刻著一面類似盾牌的圖案。這座石碑在1936-1941年義大利佔領衣索比亞期間,被墨索里尼掠往羅馬,豎立在君士坦丁拱門附近。
阿克蘇姆考古遺址北面,有公元6世紀阿克蘇姆國王卡列卜的陵墓。墓室的頂部用整塊花崗岩砌成,墓壁上刻著衣索比亞最古老的文字——蓋埃茲文。經過演變,在蓋埃茲文的基礎上發展形成了今天衣索比亞的官方文字——阿河姆哈拉文。公元7世紀,阿拉伯人的勢力日益強大,阿克蘇姆王國走向了衰落。10世紀時,阿克蘇姆文明衰亡。方尖碑這種紀念碑建築形式被全世界的人們所採用。義大利、美國、阿根廷等國都可以看見它那高聳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