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改革
文字改革
1954年10月,周恩來總理提議設立“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作為國務院直屬機構。並指示:拼音方案可以採用拉丁化,但是要能標出4聲。1955年10月15日至23日,教育部和文改會聯合召開了全國文字改革會議。一九五六年,毛澤東提出:“文字必須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
一個國家或民族對於其通用文字的改革,在我國主要指對於漢字的改革(有些少數民族也有文字改革問題)。
廣義指語言和文字的有計劃發展,又稱“語文規劃”。狹義只指文字的有計劃發展。這種有計劃發展的目的是為了適應現代生活的需要,所以又稱“語文現代化”。由於條件和要求不同,文字改革有各種不同的模式。
語言的有計劃發展:①推廣共同語,包括民族共同語,多民族國家的全國共同語,幾個國家共用的區域共同語。②學習外國語,包括殖民地的語言教育。③書面語的口語化。
文字的有計劃發展:①在無文字民族中創製文字。②字母改革,包括拼寫法改變,字母表的部分或全部改換;音節字母改為音素字母。③詞符改革:a.詞符整理,包括統一規範、減少數量,簡化符形;b.詞符補充字母,包括字母用於文字之外和字母進入文字之內;c.詞符和字母的混合文字改為全用字母;d.詞符文字改為字母文字。
①經濟發展,例如農業社會發展為工業社會,在改進交通、設立工廠、普及教育的同時,要求提高語文效率。
②人民遷移,例如歐洲人遷移到新大陸,建立國家,需要選擇和推廣通用的語文。
③宗主國對殖民地推行教育用語;新獨立的國家創製或選擇文字。大國分解成幾個國家,或者各自為政的地區合併成一個國家,都需要建立和推廣國家的共同語文。
④新的語文技術促成古老文字的改革。
制定表音符號,統一漢字讀音。漢字積累到6萬之多,可是缺乏一套表音符號。1892年廈門盧戇章發表他設計的拼音方案,叫做“切音新字”(廈腔)。這樣開始了中國人自覺的拼音化運動,而以前只有外國傳教士的中文羅馬化。根據“切音新字”,清末的拼音化運動被稱為“切音字運動”。
從發表切音新字到中華民國成立(1912)的20年間,人們提出了近30種拼音方案,其中漢字式字母的占 2/4,速記符號式和拉丁字母式各佔1/4。
1913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召開“讀音統一會”,制定第一套法定的注音字母(後來改稱注音符號),1918年正式公布。從此,小學生先學注音字母,後學漢字。
可是,注音字母是漢字式字母,不便在國際間應用,於是,又制訂“國語羅馬字拼音法式”,1928年由南京政府大學院(即教育部)公布,作為“注音字母第二式”(見國語羅馬字)。
在蘇聯拉丁化運動高潮中,留蘇中國共產黨員和蘇聯語言學者設計了另一套中文拉丁化字母,在蘇聯華僑中用於掃盲。1933年傳來中國,稱為拉丁化新文字,開展了一個拉丁化群眾運動。
1955年,成立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下設“拼音方案委員會”,制訂拉丁字母的漢語拼音方案,1958年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公布。漢語拼音字母在小學用於給漢字注音和拼寫普通話,代替過去的注音字母和國語羅馬字。不少文改運動者要求採用漢語拼音文字。但是,到目前為止,中國政府的政策是,以拼音輔助漢字,不是代替漢字。
漢字的簡化和整理,書寫序列的橫排,清末開始提倡簡化漢字。1935年上海有15種雜誌試用手頭字(300個)。不久,南京教育部公布“第一批簡體字表”(324字),但是立即收回不用。寫字的人,一向喜歡寫行書,行書中多半是簡體字。簡體字實際上存在已久,只是未被承認為正體。
漢字原來是從上而下直行書寫的,五四運動時期提倡改為從左到右橫行書寫,但是只在少數科技書刊應用。1956年推廣橫行書寫,用於一切報章,雜誌和書籍,只有翻印古書等特殊場合仍用直行書寫。
推廣共同語,改用白話文,漢字和漢語拼音字母,都是書寫漢語的符號,推廣共用語是文字改革的中心工作。
在方言複雜的漢民族中間,需要一種大家通用的民族共同語。明清時代,最需要共同語的主要是官吏,因此共同語稱為“官話”。老百姓大都安土重遷,不感覺共同語的需要。
到了清末,國家意識抬頭了。在日本的影響下,把“官話”改稱“國語”。提出了推廣國語,掃除文盲,實行義務教育這一系列的時代要求。1919年“五四”白話文運動要求文體改革,廢文言,用白話。白話文運動就是把口頭的共同語寫成書面的共同語。
北洋政府的教育部實行了如下的改革:推行國語,在1924年決定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編輯標準音的《國音常用字彙》(1932年才出版)。小學語文改用白話文,國文課改稱國語課。應用文和文學作品逐步改用白話。白話文代替文言文成為主導的現代文體。
1955年舉行全國文字改革會議,把“國語”改稱“普通話”,給它下了定義:普通話是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的漢民族共同語(後來又加: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這時候強調各民族語言應當有平等的發展機會,不用“國語”的說法,避免以漢語強加於少數民族的誤會。
經過20多年,各民族間的往來頻繁了,大家感覺需要一種全國通用的共同語。1982年新憲法規定: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漢族人口佔全國的極大多數。以主體民族共同語作為全國通用的共同語,是國際慣例。推廣普通話不是廢除方言,也不是強制少數民族學習,而是在母親語以外自願學習一種應用更廣的共同語。
漢字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即是改進語文的應用技術。應用技術方面甚多,這裡舉3個例子。①漢字打電報要用“四碼”(4個數字代表一個漢字),不方便。清末就有人提倡電報拼音化。1925年東北四洮鐵路創辦注音字母電報,不久推廣到東北各鐵路。1949年改為拉丁化新文字電報。1958年改為漢語拼音電報。在“文化大革命”中,取消了東北鐵路拼音電報,改回“四碼”。新華通訊社和各大報社有部分駐外記者用漢語拼音打回了新聞電報。②漢字排序不便,檢查費事。有了注音字母和漢語拼音字母以後,開始了排檢法的音序化。音排列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單純字母序列法,跟英文相同。另一種是“音節、漢字、音節”三層序列法。字母文字的書寫進入機械化時代。漢字也有打字機,但是只能由專業打字員應用。電子計算機可以更靈活地處理漢字。在小鍵盤上輸入漢字,要把漢字編成代碼,才能打入。另一種方法是,以詞和片語為單位,打入漢語拼音,由計算機自動變換成為漢字輸出,不用編碼。這種智能化的從拼音到漢字的自動變換法,跟日文語詞處理機的“假名漢字變換法”原理相同。
聯合國地名標準化會議在1977年採用漢語拼音字母作為拼寫中國地名的國際標準。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在1982 年採用漢語拼音字母作為拼寫漢語的國際標準。漢字在拼音的幫助下正在嚮應用技術現代化前進。
1958年歸納文字改革為3項任務:簡化漢字,推廣普通話,制訂和推行漢語拼音方案。這些任務,有的已經部分完成,有的是長期工作。
台灣省不談文字改革,但是由於實際需要,做了不少工作。首先是推行“國語”(不稱普通話),已經基本成功。學校都用“國語”為教學語言。其次是提倡標準行書,其中有許多簡體字,不過只用於手寫。第三是出版大量的注音讀物,用注音字母直排,不同於漢語拼音字母橫排。1986年台灣省公布修訂的國語羅馬字,改稱國語注音符號第二式,放棄字母標調,採用符號標調,跟漢語拼音方案接近。
香港官方文書一向用英文。群眾口語通用廣州話(稱為廣東話)。印刷用繁體字。香港在即將歸還中國的前夜,情況正在變化。利用漢語拼音學習普通話的人多起來了。香港和大陸的往來日益頻繁,語文上必然漸趨一致。
國外華人社區也有文字改革問題。例如新加坡共和國的人民多數是華人。他們在1965年建國以後,除主要用英文以外,發生華語教育的改進問題。為了溝通方言,他們推廣共同語,稱為“華語”(不稱普通話,也不稱國語)。他們規定:在學校里只說華語,不說方言;在社會上多說華語、少說方言。他們採用簡體字,因為簡體字比較易學易用;他們採用拼音字母,因為它就是拉丁字母,便於在新加坡和國際間應用。新加坡的成功,使它成為馬來西亞和東南亞其他華人社區的榜樣。
中國少數民族的文字改革,中國有50多個少數民族。建立民族自治區(省一級)的有5個:內蒙古(蒙古族)、新疆(維吾爾族)、廣西(壯族)、寧夏(回族)、西藏(藏族)。回族語文跟漢族相同。其他4區的民族都有自己的語文。
壯族原來只有不完備的“壯字”,是仿照漢字創造的壯語形聲字(類似越南的“字喃”)。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不久,創造了拉丁化的拼音壯文,共有32個字母,除拉丁字母外,有6個新字母和5個聲調字母,1957年公布。拼音壯文是人民幣上五種文字之一。1981年拼音壯文作了修改,取消了新字母,完全採用國際通用的26個拉丁字母。
維吾爾族在古代用回紇字母,10世紀時改信伊斯蘭教,改用阿拉伯字母。20世紀50年代初作了正詞法的修正。1959年制訂拉丁化的新維文,1964年正式推行。1982年停止使用新維文,恢復阿拉伯字母的老維文。
內蒙古自治區的蒙古族用老懞文,是從回紇字母改造而成的,拼寫法複雜,與讀音脫節。內蒙古曾一度使用斯拉夫字母的新蒙文,後來又恢復老懞文。擬定了一個蒙古語的拉丁字母轉寫法,作為國際應用。
藏文是在7世紀時參照梵文字體創製的,沒有改革的要求。也擬定了一個拉丁字母的轉寫方法,作為國際應用。
此外,少數民族制訂拉丁化新文字的還有:哈薩克族(情況同維吾爾族)、布依族、苗族、彝族、侗族、黎族、納西族、僳僳族、哈尼族、佤族、白族。原有拉丁字母文字作了修改的有景頗和拉祜兩種文字。西雙版納和德宏兩種傣文也在原有字母基礎上作了修改。這些新文字,有的在本族本地應用,有的只作原有文字的注音。
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文字變化具體表現在片語的變化以及受相關外來文化的影響,文字相關改革發展也越來越國際化,在保持相關文字規範的前提下,促進文字改革適應當前文化發展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特別是在相對開放的迅猛發展的網路時代,我們更應保持漢語言文化的先進性。
越南、朝鮮和日本的文字改革越南、朝鮮和日本原來都用漢字,因此有跟漢族相似的文字改革問題。
越南文字經歷了漢字、字喃和拼音文字3個階段。公元之前,漢字傳入越南。14世紀仿照漢字創造越南形聲字(也有會意、假借),稱為“字喃”,用越南語書寫文學作品。字喃跟漢字長期並用,始終未能排除漢字的統治地位。17世紀歐洲傳教士擬訂多種拉丁化的越南語拼音方案,其中法國傳教士羅德(1591~1660)的方案,經過修改成為今天的越南新文字。1885年越南南方首先成為法國殖民地,中小學開始教學拼音文字。1945年越南成立民主共和國,以新文字為法定文字,廢除漢字。
朝鮮使用漢字約有一千七八百年之久。起初用漢字文言。8世紀時,用漢字的音寫朝鮮語,稱為“鄉歌”或“鄉札”。又用漢字寫成朝漢混合文字,其中有的是漢字漢義,有的是漢字記朝鮮語音(主要是虛詞),語法根據朝鮮語,稱為“吏讀”。到15世紀,朝鮮文化發展,要求有更完備的文字,於是制訂28個音素字母,1446年在《訓民正音》一書中刊印公布。用40個字母,其中21個表示母音,19個表示輔音。這套字母人們稱之為“諺文”(通俗文字)。諺文字母不作線形排列,而是疊成方塊,向漢字看齊。每個方塊代表一個音節。歷代相承,積有1 萬多個方塊,現代通用的有2700 ~ 3500個。1894年後漢字諺文混合體成為政府公文用的法定文字。朝鮮北方在1948年廢除漢字,以純粹的諺文作為法定文字,朝鮮南方仍舊用漢字諺文混合體,把漢字減少到1900多個,一般出版物很多全用諺文。
日本學習漢字漢文大約開始於 3世紀。後來,把漢字當成記音字母,記錄日本語,寫成詩歌;或者跟表意的漢字混用,記載歷史。起初用漢字記音是隨便寫的,後來慢慢有些條理,並把漢字簡化,創造出日語的音節字母,稱為“假名”。假名字母表稱為“五十音圖”。有兩種體式,楷書體叫“片假名”, 草書體叫“平假名”。到 7世紀,出假夾用漢字而以假名為主的日文著作。日本也仿照漢字創造一些日本專用的漢字(所謂“倭字”),但是為數不多。明治維新(1868)以後,有意識地進行文字改革。推廣以東京(江戶)語音為標準音的國語。一般讀物中的漢字全部在旁邊註上假名,實行讀音統一。小學語文課本從半文半白的文體改為口語化的文體。日本的文改運動者在1866年提出廢除漢字,1872年提出改用羅馬字, 1973年提出限制漢字字數。日本“國語審議會”擬定的“當用漢字表”(1850個漢字),1946年由內閣公布,後來在1981年改為"常用漢字表"(1945個漢字),政府公文和一般出版物所用漢字以此為度。小學課本只用八九百個漢字,常用漢字表中有許多簡體字。同時,整理了假名的使用法。日語羅馬字起初有美國人設計的"黑奔式" (Hepburn)。後來,日本學者另訂“日本式”,使拉丁字母更科學地表示日語。 1937年內閣公布"訓令式",以“日本式”為基礎而略作修正。國際標準化組織已經採用訓令式作為書寫日語的國際標準。但是日本鐵道、外交、商人等習慣用黑奔式。今天日本的正式文字是漢字假名的混合體。全用假名不是正式文字。羅馬字是輔助的拼音工具。
十月革命后,蘇聯實行文字改革。1917年公布俄文新正詞法,把俄文字母從原來的37個減少到33個。1921~1932年間,蘇聯在少數民族中進行文字拉丁化運動,把原用阿拉伯字母的各種文字改為拉丁字母,給原來沒有文字的各民族創製拉丁化新文字。後來,1936~1940年間,放棄拉丁化,改為斯拉夫化,向俄文看齊,把所有新創的拉丁化文字都改成斯拉夫字母。
蒙古人民共和國起初嘗試把老懞文改為拉丁化,後來在1941年向俄文看齊,改為斯拉夫字母的新蒙文。
土耳其在民主革命成功以後,1928年把阿拉伯字母的土耳其文改成拉丁化,這種新土耳其文一直使用到今天。
印度尼西亞的文字在歷史上經過三次改革。起初用印度字母,後來改為阿拉伯字母,最後又改為拉丁字母。這反映了佛教文化、伊斯蘭教文化和基督教文化先後來到這個千島之國。16世紀,荷蘭人佔領印尼,帶來了拉丁字母。1945年印尼獨立,以拉丁化的印尼文作為法定文字。印尼文的拉丁化是東方拉丁化的一件大事。
有古老文化傳統的印度是一個多民族、多語言、多文字的大國。 1950年獨立后,要解決複雜的語文問題。在英國統治下,英文已經成為行政和教育的文字。獨立后想要改用印地文代替英文,作為全國通用文字,事實上難於做到。印度各邦(相當於中國各省)大體上按照語言劃界,每邦規定一種邦內的通用語文,有14種法定的語文。
非洲許多新獨立國家都有語文問題,有的國家沒有共同語,有的國家沒有自己的文字。他們將長期採用殖民地時代沿用下來的宗主國語文作為行政和教育的語文呢,還是建立自己的民族語文呢,這是需要解決的問題。東非一些國家推廣斯瓦希里語及其拉丁化拼音文字,作為幾個國家的共同語文,準備以此代替原宗主國的語文。
歷史較久的各種歐洲拉丁化文字,處於穩定狀態。可是提倡改革者也大有人在。改革的目標是正詞法的規則化和文體的口語化。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文的拼寫法改革問題提到國會的議事日程上,但是沒有通過。美國提倡商業文件的文體通俗化。基督教會已經把半文半白的英文《聖經》改譯成便於朗讀的現代口語。
在國際交往頻繁的時代,語文規劃擴大到國際關係。1945年成立聯合國, 立即發生工作語言問題。擁有150個以上會員國的聯合國,規定以英語、法語、西班牙語、俄語和漢語 5種語言作為工作語言,後來又加一種阿拉伯語。有人認為工作語言太多是浪費。歐洲共同體現有12個會員國,由於工作語言問題沒有解決,預算的很大一部分浪費於多重翻譯。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法語是公認的國際會議語言。1921年華盛頓會議開始,英語與法語並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英語的應用大為擴大。語文規劃的學者們認為,應當規定一種國際通用語,使世界各國節省多重翻譯的金錢和時間,便利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國際交流。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努力於制訂各種非羅馬化文字的羅馬字母拼寫法的國際標準,便利情報的國際傳輸和檢索。這是國際關係中新發展的語文規劃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