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村鎮

隸屬於河南省南陽市鄧州市

張村鎮,隸屬於河南省南陽市鄧州市,地處鄧州市西北部,東與趙集鎮隔湍河相望,南接文渠鄉,西鄰淅川縣厚坡鎮,北靠十林鎮,距鄧州市區30千米,區域總面積86.65平方千米。

清朝時期,張村鎮境域分屬梁庄、冠軍、張村、十林、堰子、下高、姬堰7里;1994年,由張村鄉改為張村鎮。截至2018年末,張村鎮戶籍人口為77175人。截至2020年6月,張村鎮下轄2個社區、24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政教路東端。

截至2018年末,張村鎮有工業企業14個,其中規模以上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39個。

歷史沿革


清朝時期,分屬梁庄、冠軍、張村、十林、堰子、下高、姬堰7里。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屬五區。民國三十年(1941年),分屬張村鎮、梁庄鄉。
1949年,分屬張村區、厚坡區。
1951年,分屬張村、文渠區。
1958年,成立張村公社,部分屬文渠公社。
1983年底,由張村公社改為張村鄉。
1994年,由張村鄉改為張村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張村鎮地處鄧州市西北部。
地形地貌
張村鎮地勢西高東低,西部為崗丘,東部為平原。
氣候
張村鎮屬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適中。
水文
張村鎮境內河流主要有扒淤河、隔子河、湍河,河流總長32.5千米,流域面積18.8平方千米。
土壤
張村鎮土質有沙土、黃壤土、黃膠土、黑粘土四種,呈帶狀分佈。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張村鎮下轄張南、張北2個社區,崔坡、朱營、趙樓、高家、程營、西河、西裴營、楊樓、盧家、冠軍、上營、五戶、李樓、路庄、路寨、杜庄、高劉、李窪、郭王、趙家、賈橋、梁庄、王營23個行政村;下設346個行政村(居)民小組,有116個自然村。
截至2020年6月,張村鎮下轄2個社區、24個行政村:
序號名稱
1張北社區
2張南社區
3冠軍村
4五戶村
5郭王村
6路寨村
7賈橋村
8朱營村
9西裴營村
10蘆家村
11楊樓村
12高劉村
13西河村
14杜庄村
15程營村
16堰子趙樓村
17梁庄街村
18路庄村
19趙家村
20堰子王營村
21李窪村
22崔坡村
23上營村
24高家村
25李樓村
26郭宋灣村
鎮人民政府駐政教路東端。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張村鎮總人口有7.20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8萬人,城鎮化率25%;總人口中,男性38160人,佔53%;女性33840人,佔47%;以漢族為主,佔98%;有回、蒙古、高山3個少數民族,共1440人,佔2%。2011年,張村鎮人口出生率4.5‰,人口死亡率5.3‰,人口自然增長率0.8‰,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834人。
截至2017年末,張村鎮常住人口為57121人。
截至2018年末,張村鎮戶籍人口為77175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張村鎮財政收入66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380元。
截至2018年末,張村鎮有工業企業14個,其中規模以上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39個。

農業

截至2011年末,張村鎮有育苗中心1個,烘烤中心3個,密集型烤房120個。2011年,張村鎮煙葉種植面積3000畝,百畝以上大方9個,500畝以上大方3個。張村鎮畜牧業以飼養牛、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張村鎮規模養殖小區7個,萬隻以上養雞廠6個,100頭以上養牛場2個,年實現畜牧業總產值2億元。

工業

截至2011年末,張村鎮引進高壓共軌試驗台及汽車故障檢測儀項目和年產3000萬件服裝項目2個,引進資金6.8億元;已建成大型麵粉加工廠和澱粉加工廠。

電信業

2011年,張村鎮全年移動、聯通、電信業務收入為1.32億元。

文化


地名由來
張村鎮因相傳宋代前,即有張姓在此居住,故名。
文物古迹
張村鎮古迹有南北朝彩色畫像磚墓、漢代霍去病賈復竇憲三位“冠軍侯”的家園冠軍城遺跡。
風俗民情
張村鎮境內“台灣村”的居民們在服飾、飲食、行居、婚喪嫁娶等習俗方面獨具特色:在服飾上,與當地漢民相比,他們的上衣均無領子、袖子略短,下衣襠大腿寬,較宜于田間勞作。在飲食上,他們
張村鎮風貌
張村鎮風貌
喜愛吃米飯,主食常常是蘿蔔、白菜夾肉燜飯,喜愛吃魚。村民們不分男女老幼,一律嗜愛抽煙。他們以每年的臘月二十四為祭灶日,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蒸用糯米染紅的頂子饃,以象徵其始祖原為有軍功之人;以每年的農曆三月初九為寒食節,這一天,村民們吃飯時不能見到太陽,還要穿上本族服飾,聚集在祠堂內唱歌、跳舞,表達對在數百年前抗擊荷蘭殖民者入侵鬥爭中犧牲的先祖的懷念。

交通


截至2011年末,張村鎮有25個建制村通水泥路,里程達100千米,汽車客運站2個,客運點25個。張村鎮有確(山)內(鄉)公路過境。

社會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張村鎮有小學25所,在校生7000人,專任教師40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有初中2所,在校生2000人,專任教師168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280人,專任教師74人。2011年,張村鎮教育經費達0.28億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0.28億元。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張村鎮有衛生院1家;病床5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0.7張;專業衛生人員38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0.5人。2011年,張村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4萬人次,住院手術180台次,出院病人1.9萬人次。2011年,張村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0,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8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3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6.8萬人,參合率95%;孕產婦死亡率0.3/10萬。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張村鎮有郵政網點28個,村村設有郵政投遞點,鄉村通郵率100%;有聯通服務網點2個,固定電話用戶1.2萬戶,電話普及率90%;行動電話普及率80%,聯通、電信寬頻接入用戶5354戶。
給排水
截至2011年末,張村鎮有自來水廠1座,居民自來水普及率90.3%。
園林綠化
截至2011年末,張村鎮園林綠地面積65.1公頃,綠化覆蓋率30.6%。

旅遊


阿里風情園
張村鎮阿里風情園共有台灣村牌坊樓、台灣閣、媽祖廟、高山始祖塑像等20餘處勝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