湍河

長江支流漢江支流唐白河支流白河的支流

湍河,長江支流漢江支流唐白河支流白河的支流,古稱湍水,水經注稱淯水,因上游穿峽切割而下,水流湍急,故得“湍河”之名。發源於河南省南陽市內鄉縣翼望山,自北向南流經南陽市內鄉縣、鄧州市,至新野縣城郊鄉湍口村注入白河。河道全長216 千米,流域面積4946 平方千米。流域地處東經111º36′~112º26′、北緯32º33′~33º35′。

幹流概況


流經地區北高南低,在內鄉境內流行於山丘,入鄧州地勢平緩,河槽較深,堤防多為沙堤。河床比降1/1000~1/2000,河槽較深,堤防多為沙質。內鄉段堤高1~3米,長113.3公里,堤距160~650米。
湍河鄧州市段
湍河鄧州市段

水文特徵


湍河年平均徑流量10.4億立方米。平均流量為28.1立方米秒。1973年內鄉縣後會水文站測得洪峰流量4350立方米/秒。1977年發生斷流。1979年,鄧縣灘水文站測得洪峰流量3630立方米/秒。為常年性河,無結冰期,產魚蝦。上游山區水力資源可開發量2.65萬千瓦。

主要支流


湍河主要支流七條,左岸有默河、趙河、嚴陵河和礓石河。右岸有丹水、黃水河和扒淤河。
徠趙河,古涅水,源於鎮平縣五垛山,經涅陽故城南(今穰東鎮),又東南經安眾故城西,在東李窪村與嚴陵河交匯一同流入於湍河,東晉咸和七年,桓宣破石勒大將郭敬於涅水,就是此地。河長103公里,流域面積1342平方公里。有5條小支流匯入,流域面積最大的為嚴陵河,河長93公里,流域面積743平方公里。其他支流均在200~433平方公里之間。
嚴陵河,發源於鎮平縣的四山鄉尖頂山,流經高丘鎮、盧醫鎮、賈宋鎮馬庄鄉夏集鄉白牛鄉汲灘鎮匯入湍河。在白牛鄉娘娘廟村與趙河交匯,世傳嚴子陵曾釣於此。
默河,又稱沐河,源自鎮平縣五朵山。經過馬山口鎮、王店鎮、灌漲鎮、最終在羅庄鎮境內流入湍河,相傳光武帝得龍馬浴於此,故名。
排子河,源自杏兒山,經林扒鎮,過襄樊界,最終匯入白河,流進漢水
爬魚河,又名扒淤河或扒魚河,古名曲河,源自內鄉縣,在曲河鋪(今文曲鄉)匯入湍河。

流域概況


湍河流域處於南陽盆地西緣,西倚伏牛山脈。流域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多年平均降水量800毫米左右。降雨年內分配不均,70%集中在7、8、9月份。年際變化不大。
流域旱洪災害嚴重。據載,1632年夏,湍河水溢四十餘日,沿河廬舍盡淹,平地水深數尺。夏淫雨損麥,民多溺死。冬大雪,深者及丈,人畜多凍死;清朝也有多次大水災。1906年湍河最大流量達5200立方米每秒。民國八年(1919年)農曆六月,出現特大洪峰,淹地41.2萬畝,受災10.3萬人。流域旱災也多有發生。
林木資源豐富,礦產較多。有黃金、銀、釩、鉛、鋅,硅線石海泡石石英石石墨、花崗石、水泥灰岩、熔劑灰岩、電石灰岩等30餘種礦產資源。中藥材類多量大,知名的有石斛麝香天麻何首烏、杜仲、辛夷、山萸肉柴胡等。農業盛產小麥、玉米、綠豆、黃豆、紅薯、棉花、煙葉、芝麻、花生等糧食和經濟作物。
湍河源頭區域為南陽寶天曼國家地質、森林公園及世界生物圈自然保護區,9群山巍巍,到處奇峰怪石,飛瀑流泉,林海蒼蒼,雨後初霽,雲霧繚繞,氣象萬千。雄奇險峻,充滿原始韻味。在宋金時稱為“秋林勝景”,現為旅遊勝地。

水利開發


明清時期,湍河是豫西南一帶主要的水運航道。每年夏秋時節,河水上漲,航船從漢江進白河,再駛入湍河,溝通南陽西部與外界的水路聯繫。1953年以前,湍河上可短期通航行船。后不能通航。
在與內鄉交界處的羅庄鎮西築有一長550米的攔河大壩,並在左岸建湍惠渠渠首閘,引河水灌溉當地大片良田,並向半坡水庫疏水蓄水,使趙集鎮境內的五個村可以種植大片的蓮菜、水稻等水產品,經濟效益顯著。該灌渠是1942年,由當時政府始建,間停間建,1947年竣工,次年汛期大壩被洪水沖壞,渠道淤積,不能使用。
湍惠渠灌區於1957年始,歷經四次修復,到1984年建成。自流灌田2500公頃、提水灌田1600公頃的。湍河流至十林鄉有楚碣遺址,《水經注》記載:湍水“歷冠軍縣西北,有楚堨,高下相承八重,周十里。方塘蓄水,澤潤不窮。”明嘉靖《南陽府志》記載:“楚堰在州西北60里,承湍河水灌田二百餘頃”。湍河至文渠街南馬家菜園村,右岸有西漢南陽太守召信臣造六門堰遺址。據鄧州志記載:“引六門堰所斷湍水灌田”。指的是當時在湍河上築攔河堰,周圍築堤。引水入鉗盧陂,因此又名盧門堤。西漢宣帝時始建之初為土堰,后改為石堰,名穰西石碣,元帝建昭五年(公元前34年)建成,漢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土門改為石門,又稱六門碣。從六門堰引水,開一條總乾渠(今運糧河,10又名三里河),橫貫鄧州、新野,灌區灌溉曾達50萬畝。之後,晉杜預重修,《晉書》記載“眾庶賴之,號曰杜父”。《水經注》載:“杜預繼信臣之業,復六門陂,遏六門之水,下結二十九陂。諸陂散流,咸入朝水(今刁河)”。以後歷代曾多次修復,宋時灌溉面積已擴大到280萬畝。《明嘉靖鄧州志》載“崇禎八年(公元1635年),陂堰遂廢”。六門堰的興利史長達1650年,《中國水利史稿》評價為“南陽水利與都江堰、漳水十二渠媲美,實不為過”。鉗盧陂,又名迪陂(狄陂),是六門堰下結二十九陂中最大的一座蓄水工程,和六門堰同時創建,佔地約6平方千米,可蓄水1250萬立方米。清乾隆年間毀廢。湍河經過鄧州建有橡膠壩一座,構成城市水域景觀。

流域文化


湍河
湍河
湍河與《水經注·淯水》記載“湍水出弘農界翼望山,水甚清徹”相符。
湍河自上源屈曲奔流於山谷間,出山區即流過歷史文化源遠流長的內鄉縣赤眉鎮,因漢代赤眉軍起義築寨駐紮而得名,恐龍蛋化石名揚海外。前行左岸注入彈琴河,建有斬龍崗水庫。再行10千米,丹水河由右岸注入。《後漢書·郡國志》說“酈縣北八里有菊水”,《水經注》也有“菊水東南流入於湍”記載,菊水即今丹水河。湍河繼續前行,穿內鄉縣城,建橡膠壩兩座,形成總長2800米、寬400米,水面面積112萬平方米的水域。
內鄉縣受湍河滋潤,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據舊志記載,西周時建酈國,秦設酈縣,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為內鄉縣,屬南陽郡。元初(公元1265年),縣治所遷至今內鄉縣城。今存古縣衙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元朝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現有建築群為清代所建,佔地2萬多平方米,有廳堂房舍260餘間,整體布局嚴格按照清代地方官署規制,“坐北朝南、左文右武、前朝後寢、獄房居南”。整個建築群融長江南北風格於一體,規模宏大,布局嚴謹,至今保存完好,是中國古衙署建築群的代表。享有“北有故宮、南有縣衙”,“龍頭在北京、龍尾在內鄉”之美稱。湍河再向南流15千米,左岸有默河注入。
湍河進入鄧州后地形逐漸開闊,水流舒緩,兩岸樹林茂密,蘆葦叢生,河床沙灘裸露。冬春時節,枝柯扶疏,水落沙出,銀光閃爍。因流經城東北七里店又名七里河。
鄧州歷史久遠,約公元前21世紀,夏帝仲康封其子於鄧,始建鄧國。隋開皇三年(583年),置鄧州,1913年改鄧州為鄧縣。1988年,設立鄧州市。這裡歷代名人輩出,近現代有著名語言學家丁聲澍,著名作家姚雪垠,教育家、兒童文學作家韓作黎,當代軍旅作家周大新等。唐宋時期的韓愈寇準范仲淹都曾先後在鄧州任職。范仲淹在鄧州花洲書院寫下了不朽名篇《岳陽樓記》,留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和“七里河邊帶月歸,百花洲上嘯生風”的千古名句。河至濦灘鎮,左岸有最大支流趙河匯入。進入新野左岸有支流礓石河匯入後會白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