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種移植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公司出版圖書

異種移植(英語:xenotransplantation 或 xenografting)指將一個物種的組織移植到另一個物種體內,例如,從豬到人。和同種移植不同的是,異種之間存在很大差異,從而使得這種移植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定義


負責組織排斥的免役系統將很容易地識別出外來組織並強烈排斥它。既然動物可以為移植提供無盡的來源,異種移植一直是人們夢寐以求的事。豬雖然看上去和人有著很大的差異,卻有著相似的器官結構,因而成為該領域內研究的焦點;猴子是另一類有吸引力的種群。
理論上講選擇與人親緣關係最近的其它靈長類動物作為移植物來源乃最佳方案,然而靈長目動物數量稀少,飼養與繁殖不易,價格昂貴,臟器(與成年人相比)體積偏小,存在逆轉錄病毒感染的危險,可能會引發倫理學爭論等等一般不考慮作為異種移植物來源的候選者。
異種器官移植的研究早在1667年之前就已經開始。1667年,兩名法國醫生實施了第一例人類接受異種移植的病例。他們給一名15歲的男孩兒的血管里輸入了12盎司(約340毫升)的羊血,據傳小男孩康復(但是按照醫學理論這是不可能的,不過這是人類首次的嘗試)。
1905年,法國的Princeteau進行了世界第一例異種器官移植手術。將兔腎植入腎功能衰竭兒童體內,手術很成功,但16天後由於排異反應,兒童死於肺部感染。之後,世界各地的研究者逐步加入到異種移植器官研究之中。
1816年,蘇格蘭一名醫生進行貓、狗和羊之間的器官移植研究。他得出的結論是,移植想要成功必須是同種的動物。
1920年,俄國醫生甫洛諾夫(Serge Voronoff)為了給病人注入青春的活力,將黑猩猩的睾丸切片植入老年男子的陰囊內,10年後,已有數百人接受了這樣的手術,女性也接受猩猩卵巢組織移植以治療更年期癥狀。甫洛諾夫還在義大利建立了一個猩猩飼養基地,以滿足供不應求的局面。據報告,植入人體的動物性腺組織可以持續作用1-2年,隨著移植組織出現纖維化,療效會逐漸降低。甫洛諾夫於1951年逝世,一生中約為2000名病人移植了猩猩的性腺組織。
1995年,57歲的美國帕金森症患者約翰遜(Tony Johnson)接受了豬神經細胞移植手術。科學家們將8隻豬胚胎從母豬體內取出,並從每個胚胎中取出少量腦組織,放入約翰遜腦中的損害部位。出院后約翰遜的行動能力大大提高,每天可以工作一段時間,還重新開始了他最愛的釣魚。
時至今日,以黑猩猩、猴、狒狒、羊、豬等動物作為供體的腎、心、肝等移植手術已有許多報導。以心臟瓣膜置換手術為例,人們曾廣泛使用機械瓣膜配合抗凝血治療,但近年來在美國,75%的患者選擇生物瓣,即以豬主動脈瓣或牛心包作為組織材料,經過處理后製成,瓣葉柔軟,生物相容性好,對血細胞無損害,一般不用服用抗凝葯,採用牛心包生物瓣的患者,20年生存率已達到90%以上。

圖書信息


書 名: 異種移植
作 者:周光炎
出版社:上海科學技術出版公司
出版時間: 2006年6月1日
ISBN: 9787532383023
開本: 16開
定價: 80.00元

內容簡介


本書以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異種移植的基礎研究”的專家為主撰寫,主要介紹異種移植的基礎理論、研究進展、面臨的問題,以及解決這些問題的思路與方法,包括異種移植物排斥反應的機制與防治對策、供者動物的基因改造與選育、人畜共患病的防禦、異種皮膚和胰島細胞移植、異種移植的實驗研究與臨床研究狀況等。本書有以下特點:第一,基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異種移植的基礎研究”,展示了該項目中的研究成果;第二,以我國特有的豬種為基礎,提供了一系列新的實驗數據;第三,彙集了國內外相關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和動態。對從事基礎和臨床移植工作、移植免疫學研究、分子和細胞生物學研究、核移植及幹細胞生物工程研究、畜牧獸醫學研究的科技工作人員及相關領域的大專院校師生來說,本書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參考書。

作品目錄


第一章 異種移植:歷史、現狀及未來第十一章 胸腺修飾和胸腺移植在異種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
第二章 異種移植相關免疫學概念和問題第十二章 異種皮膚移植
第三章 超急性排斥第十三章 胰島細胞的異種移植
第四章 對供體豬進行基因改造預防超急性排斥第十四章 豬胚胎幹細胞的研究意義和應用前景
第五章 內皮細胞激活和延緩性異種移植物排斥第十五章 用於異種移植的供體動物
第六章 自然殺傷細胞與延緩性異種移植物排斥第十六章 用於異種移植的中國近交系豬種
第七章 異種移植相關基因的表達、功能和調控第十七章 人獸共患病
第八章 急性細胞性排斥第十八章 豬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與異種移植
第九章 共信號分子與異種移植免疫第十九章 異種移植的實驗研究
第十章 調節性T細胞與器官移植第二十章 異種移植與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