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發展理論
心理發展理論
西方主要的心理發展理論有:精神分析論;刺激反應論,;心理發展認知結構論 瑞士當代心理學家J.皮亞傑的理論他提出了的四個基本因素:①成熟,指機體的成長,特別是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成熟。
目錄
他認為:成熟的作用主要在於揭開新的可能性,是某些行為型式出現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雖然成熟在心理發展的各階段中都起著不可缺少的作用,但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自然和社會環境影響的重要性就隨之增加。②練習和經驗,指個體對物體施加動作過程中的練習和習得的經驗他認為這也是心理發展的必要因素他把經驗分為兩類:物理經驗,指個體作用於物體抽象出物體的特性(如體積、重量等);邏輯數理經驗,指個體作用於物體對動作之間相互協調的結果的理解,如 5、6歲兒童發現物體的總數與它們在空間上的排列位置與對它們計數的次序無關。這類經驗不是來源於物體,而是來源於動作。③社會經驗,指社會上人與人的相互作用和社會文化的傳遞。他認為個體在社會化中是主動的,如果缺乏兒童的主動作用,社會化仍將是無效的。④具有自我調節作用的平衡過程,他認為平衡過程是心理發展的內部機制,它不能歸結為單獨的遺傳性,也不存在預先制定的規劃,實際上它是一種認知結構建造的過程嬰兒最初只具有一些本能動作的遺傳性圖式(scheme),圖式指動作(包括認知動作)的結構。后在個體與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經過同化 (assimilation) 和順應(accommodation),圖式就不斷改變或複雜化,兒童的心理隨之不斷發展。皮亞傑說:“刺激輸入的過濾或改變,稱為同化;內部圖式的改變以適應現實,稱為順應”所以,同化是主體把客體納入其已有的圖式之中,這可以引起圖式量上的變化;順應則是主體已有圖式不能同化客體,促使調整原有圖式,因而這可以引起圖式在質上的變化。平衡 (equilibrium)是指同化和順應兩種機能的平衡。個體遇到新事物,總是先試圖用已有圖式去同化,如獲成功,便達到認識上的暫時平衡;反之,個體就作出順應,調整已有圖式,改變認識結構以適應新事物,直至達到認識上的新的平衡。這種新的平衡不是靜止的,是向另一個更高水平的平衡的起點。這就是皮亞傑所說的認知結構形成和發展的基本過程,個體心理發展的內部機制。皮亞傑認為,所有兒童的心理都以確定不移的順序經過各認知階段發展。他把兒童心理發展分為四個階段: ①感知運動階段(出生至 2歲)這時嬰兒只具有“感知運動性智慧”,開始協調感知覺和動作間的活動,還沒出現表象和思維;嬰兒開始能區分自己和物體,並進一步了解到動作與效果的關係等。 ②前運算階段(2~7歲)這時表象和語言的信號性功能出現,兒童能用表象和語言來描述外部世界,這大大擴展了兒童的智慧活動能力但這個階段的兒童,還沒有“守恆”和“可逆性”,且自我中心比較突出。 ③具體運算階段(7~12歲)這時兒童有了具體運算能力, 出現了“守恆”和“可逆性” “運算”(operation) 是皮亞傑的智力成長理論的核心概念。所謂運算是指為了某種目的而變換信息的一種特殊的智力程序,而且它是可逆的。如我們為了求64而給 8平方,還可以完成逆運算,為了得到 8而求64的平方根,這就是一種運算。但這個時期兒童的運算還不能離開具體事物或形象的幫助。 ④形式運算階段(12~15歲)這時的青少年已有形式運算能力,其心理水平已接近成人。所謂“形式運算”,是“使形式從內容解放出來”,思維超出了所感知的事實或事物的具體內容,而朝著非直接感知的或未來的事物的方向發展。如根據假設對各種命題進行推理,解決問題等。皮亞傑的研究和理論,受到世界許多國家的重視,影響很大。有很多人對他的研究在做重複驗證工作,有的證實了他的一些結論,也有的得出了不同的結論。如兒童出現“守恆”和“可逆性”的年齡,就有許多爭論意見。有人指出,他的理論主要是從生物學的理論演繹而來的,他對環境(包括社會、教育和語言)的作用估計不足。心理發展精神分析論 奧地利精神病學家S.弗洛伊德創立的理論。這種理論特彆強調人的生物性本能,尤其是性本性、即里比多 (libido);認為所有心理發展都是這種本能發生變化的結果,本能是人格的推動因素,是心理發展的動力。弗洛伊德聲稱,心理生活由三個不同的成份──伊特(id) 自我(ego)和超我(super ego)構成;嬰兒最初是由無意識地、非理性地作用的本能衝動(伊特)支配的。伊特所遵循的是快樂原則。隨著兒童的成長;自我就從伊特中派生出來,自我由幫助兒童應付現實的理性思維、知覺和計劃組成,它遵循的是現實原則。後來在內化社會道德規範基礎上就發展出超我,超我代表理想而非現實,它追求完美而非快樂心理生活的這三個心理成份之間的衝突,使人產生焦慮(anxiety)
弗洛伊德認為,由於上述心理結構的演化,個體在達到成熟的過程中就經歷了許多特殊的階段。他的階段是把身體的不同部位置於中心地位,以生物本能能量投入這些部位的順序來劃分階段。如出生后的第一年,嬰兒被說成處於口唇期,這時生物能量投入口唇活動,嬰兒從口唇活動獲得最大快樂;此後依次是肛門期( 2~3歲)、生殖器期(4~5歲)、潛伏期(6~12歲)、生殖期(13~19歲)等。
弗洛伊德認為,在兒童發展的一定階段上,如果他們獲得的快感太少,體驗到不幸、挫折時,發展就可能被抑制而產生停滯,並導致不良特性的出現。如沮喪、悲觀、吝嗇、消極抵抗、自戀、傲慢等。心理發展精神分析論受到弗洛伊德的後繼者的不斷修正,著名的有E.H.埃里克森的觀點。弗洛伊德的心理發展理論,提倡本能決定論,受到許多心理學家的批判。一般認為他的理論是一組缺乏科學證明的假設。但他的某些觀點,如無意識的動機能夠影響人的活動和思想,兒童的早期經驗可能影響人格的某些方面,則被有的人認為是有啟發作用的。心理發展刺激反應論 這是行為主義心理學家的一種理論。這種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早期是美國的J.B.沃森(舊譯華生),現在是。這種理論關注的是個體的外現行為,而不是他們的思維(象皮亞傑那樣),也不是他們的情感和慾望(象弗洛伊德那樣)。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兒童的活動可以分析為看得見的刺激,看得見的反應,以及二者之間的相互關係;而兒童的發展,不外乎是行為的習得和改變,是經驗的累積。刺激反應論強調的是環境和訓練的力量,認為環境中的任何事件都可以成為激發兒童行為的刺激,並決定他們的行為。沃森曾聲稱,給我一打健全的嬰兒,和可以用以培育他們的特殊世界,我就可以保證把他們訓練成為我所選定的任何類型的特殊人物;而斯金納則按照強化原理,製成了的教學機器,認為通過及時反饋,每一小步子上的強化,就能學會正確的行為。刺激反應論認為,兒童的行為是經過學習而形成和改進的,兒童學習新的行為方式,主要通過兩種途徑:①條件反射形成,由於一定的行為受到了獎勵,而其他行為受到了懲罰,兒童就學會了新的行為方式; ②觀察,兒童通過觀察和模仿其他人的行為學會新的行為方式。他們認為,在兒童學習複雜的行為時,把教導、示範和獎懲結合起來是必要的。在刺激反應論中,沒有談到兒童發展的階段;而且它也不強調向任何特定的目標前進,因為在這個理論中沒有“理想的”成人。許多心理學家認為,刺激反應論強調對心理進行客觀研究,還有一定的道理。但它否定意識、否定個體主動性的觀點,則不能闡明不易歸於條件反射或觀察學習的信念及能力的發展變化,解決問題的創造性觀念的出現等心理發展的事實。在西方的心理發展理論中,除了上述三種主要觀點外,還有強調行為的遺傳基礎的習性學觀點,以及強調每一個體的獨特性、自我、潛能、理想和信念的人本主義觀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