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布泊南古城

景觀景點

羅布泊南古城遺址(即斯坦因編號LK和LL古城)位於羅布泊西南荒漠中,由LK、LL古城和住宅址組成。分佈範圍約64平方公里。以LK古城為中心,西北3公里是LL古城、8公里接住宅房址。城址城牆為夯土(間紅柳胡楊枝)建築。住宅址主要為木柱框架編排紅柳枝外抹草泥的“木骨泥牆”式建築。自然破壞嚴重,大部分遺址半埋在沙漠。這兩處遺址是絲綢之路樓蘭道上著名城址,對研究漢晉時期樓蘭、鄯善地區的歷史文化及與中原地區關係具有重要的意義。

氣候類型


古城簡介


羅布泊南古城遺址主要以LK古城為主體。LK古城平面呈長方形,東牆長163米、南牆長82米、西牆長160米、北牆長87.5米,面積約20000平方米。夯土建築。城牆殘損,一般殘高約3~5.4米,頂部殘寬1.5~6.5米,牆基厚度約7米,東牆北段局部用土塊壘砌,土塊尺寸為44×25×10厘米。城門開於東城牆南端,門寬2.3米,門道兩側壁底部有木礎,其上各有9根立柱,門內一側有兩個橫木與木礎連接構成門框,門框是用27×20厘米的方木榫卯相連構成,方木加工平整,保存完好,但因流沙覆蓋難以看清門的全部結構。已經倒塌的城門,木材均散亂分佈在城門內外。在古城西南約300米處的風化土堆中,有一建築台地,台地長約20米、寬約8~10米,高約2米,台地上散布著許多有榫卯結構的木材,如:完好的柱礎八角柱等,地表可見陶片、銅鏃、冶鍊渣等。東北角和東南角以至整個東牆已被流沙覆蓋;南牆下是一長40米、寬20米、深約2米的窪地。建築物主要保存在城的南半部,也大部被流沙掩沒,但房屋仍然依稀可辨。主要是一組東西長46米,南北寬13.5米的房屋,其北面還有兩間,長7米、寬3.5米;南面緊靠城門北側有一大間,呈長方形,規格5.7×5.5米。房屋都是木框間夾以蘆葦,外塗草泥的牆壁。框架多已倒塌,但仍有個別柱子與架底橫木相連而聳立著,其間,也發現保存完好的柱礎、斗拱等。

古城發現


羅布泊南古城的LK古城在樓蘭古城西南48.3公里處,它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羅布泊地區僅次於樓蘭的第二大城。總面積約2萬平方米。LK古城附近是羅布泊地區另一個遺址集中區,在其西北約3公里處有LL古城,再向西北4.8公里有LM住宅群遺址。1914年斯坦因在羅布泊探險時將其命名為LK城址。
LK古城是1907年斯坦因的維吾爾嚮導托克塔阿訇首先發現。1910年日本人桔瑞超在羅布泊探險時在此城獲得李柏文書。當時他誤認為此城是樓蘭古城。同年,我國學者王國維在考譯李柏文書時發現,兩件文書均註明“海頭”二字,日本學者森鹿三也根據桔瑞超提供的李柏文書出土地點的照片證實這裡不是樓蘭古城,而是LK城址。以後人們就將羅布泊南古城LK城址稱作“海頭古城”。在公元4世紀30年代后,樓蘭城被廢棄,西域長史府治所即遷到了海頭古城。
1914年,斯坦因考察時發現並命名的LL遺址。此城位於LK城西北約3公里處。站在LK城北牆之上朝西北遠望,在沙丘與雅丹地形之中,城的輪廓依稀可見。古城平面呈長方形,除西北角和東牆北段有殘缺口外,城垣保存基本完整。經測量,並按復原線計算,東城牆長71.5米,靠北段有31米的殘缺口;南牆完整,長61米;西牆長76米,西北角有16.5米的殘缺口;北牆長49米,西端有7米的殘缺口。城牆殘高3~4米,頂寬1.2~5米,底寬8米以上。城牆的築造方式與LK古城相同。因城的南半部已被流沙覆蓋,房屋的具體結構、布局難以判明。城內北牆下也有一沙堆,惟從西北角殘缺口到東牆殘缺口方向因風蝕未被流沙掩埋,已不見建築遺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