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屏楊梅
石屏楊梅
石屏楊梅,雲南省石屏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石屏楊梅4月中旬后即可採摘,成熟期比浙江、福建等地提前40—60天,比雲南省富民縣提早20多天。經國家農業部專家評鑒認為,石屏楊梅品質好,含糖量高,富含多種維生素,具有果大核小、色澤艷麗、汁多、酸甜適度、有香氣、成熟早,營養價值高等特點。
2010年12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石屏楊梅”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石屏楊梅
石屏楊梅成熟早,耐貯運,營養價值高,果實中含糖高,富含多種維生素。其中,可溶性固形物≥10.5%,總糖≥9.5%,可滴定酸≥0.7%,每100克石屏楊梅可食部食品中的營養素含量:水分83.4—92.0克、熱量28千卡,蛋白質0.8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5.7克,膳食纖維1克,果汁含糖量12—13克,含酸量0.5—1.8克,硫胺素10微克,核黃素50微克,煙酸0.3毫克,視黃醇當量92微克,胡蘿蔔素0.3微克,維生素A7微克,維生素C9毫克,維生素E0.81毫克,鈣14毫克,鎂10毫克,鐵1毫克,錳0.72毫克,鋅0.14毫克,銅20微克,鉀149毫克,磷8毫克,鈉0.7毫克,硒0.31微克,每千克果汁含鉀量≥1500毫克。
【歸經】入肺、胃經。
【功能主治】生津解渴,和胃消食。治煩渴,吐瀉,痢疾,腹痛,滌腸胃,解酒。果實治心胃氣痛,痢疾,吐瀉。
雲南省石屏縣土壤類型以水稻土、沖積土、赤紅壤、山地紅壤、砂壤土和羊肝石土為主。地形西北高東南低中間凹,山脈走向多由西南至東北。東北部是老黑山,南部是大冷山,西北部是坡龍山、尼白木克山,中部是硯瓦山、筆架山,山川相間,高差較大,群山迭起,山清水秀。山地面積佔全縣土地總面積的95%;平地有石屏縣壩、寶秀壩、壩心壩、龍朋壩等四個較大的壩子,平地面積僅佔全縣土地總面積的5%。境內最高海拔2551.3米,最低海拔259米,相對高差2292.3米,為典型的立體地形。石屏楊梅最適宜生長海拔高度800—1800米。
石屏縣屬紅河和珠江流域之間的分水嶺地帶,共有河溝35條,水資源豐富,水質清潔,沒有人為和工礦污染。主河流紅河由西北向東南貫穿縣境,境內有雲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的異龍湖和赤瑞湖兩個天然湖泊,水面達43.4平方千米,蓄水量1.12億立方米,有水庫、壩塘381件,蓄水量3260立方米。
石屏楊梅
石屏是中國野生楊梅分佈的主要區域之一,野生資源豐富,已發現矮楊梅、細楊梅、板井梅、烏兄梅等4個野生楊梅品種。
自古以來,楊梅就是石屏縣各族人民世世代代食用的果實之一,有數百年的歷史;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石屏州志》,民國元年(1912年)袁嘉穀主纂《石屏縣誌》都有記述。
20世紀80年代前,石屏縣就對野生楊梅進行人工種植和嫁接,但由於規模小,產量低,經濟效益不顯著。
20世紀80年代后,石屏縣先後從浙江、福建等引入水晶梅、東魁、水梅、荸薺梅、丁嶴梅、炭梅、晚稻楊梅等7個品種與本地野生楊梅雜交,經過多年的試驗和提純,選育出了東魁、荸薺梅兩個適宜本地種植的當家品種,楊梅產品成熟期比浙江、福建等地提前40—60天。
1985年,石屏縣開始種植大楊梅(是雲南省最早從浙江引入大楊梅種植的縣)。
1991年,成功掛果,果大、色澤艷麗,酸甜適中。
1993年,石屏縣楊梅產業經過多年的試種和探索,通過雲南省、州有關專家鑒定,得到了“品質佳、口感好、果肉多、核小、色澤艷麗、酸甜適中”的評價,於同年在全縣範圍內進行多點推廣引種。石屏縣楊梅產業已發展成為休閑娛樂一體化的“楊梅生態旅遊業”,於每年5月舉行“楊梅節”,吸引省內外眾多遊客前來觀賞、品嘗。
2010年,石屏縣種植楊梅面積6666.7公頃,其中:東魁4000公頃、荸薺梅2666.7公頃,楊梅產品年總產量7.5萬噸,是雲南省楊梅種植面積和產量最大的縣。
2013年,石屏楊梅已發展到6萬多畝。
石屏楊梅
2002年,石屏縣被農業部認定“農業部南亞熱帶作物楊梅名優基地”。
2010年12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石屏楊梅”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石屏縣地處雲南省南部、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02°08′00″—102°43′00″,北緯23°19′00″—24°06′00″。全縣國地面積3037平方千米。東西最大橫距59千米,南北最大縱距88千米。石屏楊梅生產地域範圍包括石屏縣異龍、寶秀、壩心、龍朋、大橋、新城等6個鄉鎮。
(1)園地選擇:選擇土壤疏鬆、土層較深厚、排水良好、含有石礫的沙質紅、黃土壤,pH值5.5—6,坡度在30度以下,海拔在800—1800米的山坡地,採用水平梯地或等高魚鱗坑等方式建園。
(2)品種選擇:選擇適應當地環境條件,並表現出良好經濟性狀和抗性的東魁、荸薺梅等優良品種。
(3)苗木定植:
定植時間:12月下旬至2月上旬。
定植密度:根據園地土地條件,土層深厚坡地適當稀植,土層較薄或陽光充足的適當密植。東魁種為5米×6米,荸薺梅為5米×5米。
石屏楊梅
(4)水肥管理:
水份管理:乾旱期及時灌水,特別是幼齡園在高溫乾旱期注意澆水抗旱。在春季、梅雨季注意排水防漬,以免澇漬害。
幼年樹肥水管理:在3—8月的生長季節,以薄肥多次追肥,並以速效性氮肥為主,如尿素,或配有適量的氮磷鉀的複合肥。新植幼樹成活后及時施用速效性薄肥,在春、夏、秋梢抽生前半個月施入,每株施尿素0.1千克,由於幼年樹抵抗力弱,施肥時要求土壤含水量充足,可於降雨前後或對水施入。3年生后每株年施尿素0.3—0.5千克、硫酸鉀1—2千克。掛果后施肥時要注意少氮增鉀,以控制生長,促進結果。施肥方法多採取環狀和盤狀施肥,促進根系向外延伸,擴大樹冠。
結果樹肥水管理:結果樹施肥原則為增鉀少氮控磷。一般全年施肥2—3次,第1次為萌芽前的2—3月份,以鉀肥為主,配施氮肥,滿足楊梅春梢生長、開花與果實生長發育的養分需求;第2次壯果肥於5月中旬施,以速效性鉀肥為主,補充果實生長發育的養分需求,提高果實品質;第3次為采果后的6—7月份,以有機肥為主,輔以速效性氮肥,及時補充樹體養分,3次分別約佔30%、30%和40%。
根外追肥:在花期噴0.2%硼砂液,果實生長期噴0.2%尿素加0.3%磷酸二氫鉀或高效稀土液肥1200—1500倍液等,促進葉片生長,提高光合作用,改善果實品質。
(5)整形修剪:
幼年樹整形:樹形採用自然開心形為好。定植后的第一年以抹芽為主,
在離地20厘米選留第一個主枝,以後每隔15—20厘米留第二、三個主枝;第二年在主枝的延長枝上剪去不成熟的秋梢,並將主枝上所有側枝短截,在離主幹60—70厘米處留第一副主枝;第三年在主枝上選留第二副主枝,第一、第二副主枝間隔60厘米;第四年繼續延長主枝和副主枝,在距離第二副主枝40厘米左右處選留第三副主枝。在培養主枝和副主枝的同時應及時選留大側枝,通過5年左右完成整形。同時運用6—7月份拉枝、撐枝的辦法緩和樹勢,促使楊梅早產。
結果樹修剪:適時適度修剪能提高楊梅的結果性能和優果率。修剪分二次為好,第一次在果實採摘以後(6月底7月初),鋸掉上頂高豎枝(開天窗),兩樹交叉枝,下部拖地枝,冠內密生枝,達到促發夏梢、更新內膛枝,添加結果枝的效果;第二次在次年的2月,主要是小枝修剪,剪去病蟲枝、枯枝、密生枝、直豎徒長枝、晚秋梢,對少花樹剪去部分無花枝,多花樹剪去部分有花枝;對於長勢過旺,座果率低、產量少的旺長樹,可採用環割、環剝、倒貼皮和斷根。
(6)花果管理:
短截結果枝疏花:對花量過多的樹,一般結合春季修剪,全樹均勻的短截1/5結果枝,並疏除多餘的結果枝,尤其是樹冠上部細弱、密生的結果枝。
人工疏果:疏果分2—3次進行,第1次在謝花后20天,果實有花生米般小時,主要是疏去密生果、小果和劣果,每條結果枝約留4—6果;第2次在謝花后30—35天,果實橫徑1厘米時,再次疏去小果和劣果,每條結果枝約留2—4果;至謝花后40—45天,平均每結果枝留2果,其中長度超過15厘米的粗壯長果枝留3—4果,中果枝(5—15厘米)留2—3果,長度不足5厘米的短果枝留1果。
(7)病蟲害綜合防治:
防治要求:保護楊梅樹的正常生長,增強樹體的抵抗能力,科學使用農藥,提高防治效果,控制環境污染,促進生態平衡,節省成本。
防治原則:按照:“以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以農業防治為基礎,根據病蟲害的發生規律,因時、因地制宜,合理運用化學防治、生物防治、物理及機械防治等措施,經濟、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蟲害。
石屏楊梅
主要病蟲害防治方法:
癌腫病:新梢抽生前剪除病枝及枯死枝燒毀,再噴布1:2:200波爾多液;加強樹體保護,果實採收和培育管理時盡量避免人為機械損傷;3—4月份,在癌瘤中的病菌傳出以前,先用快刀削除癌瘤,在傷口處用硫酸銅100倍液或72%農用鏈黴素3000倍液,隔半個月再塗1次。
褐斑病防治方法:冬季掃除果園內落葉,集中燒毀或深埋,以減少越冬病源;發病初期,樹冠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700倍液,隔7—10天和果實採收后各噴1次。發病嚴重的楊梅樹每年10月至次年2月下旬前,噴波美3—5度的石硫合劑效果佳。
介殼蟲防治方法:結合修剪,春季剪去枯枝及蟲口密度高的活枝,集中燒毀,減少蟲源;5—6月份第一代若蟲期(有果實生長時,此期不噴葯)和7—8月份第二代若蟲期噴葯防治,藥劑用25%撲虱靈粉劑1000—1500倍液或10%吡蟲啉乳油1000倍液。
卷葉蛾防治方法:人工摘除或剪除被害枝梢,集中燒毀;幼蟲期可噴20%殺滅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10%吡蟲啉乳油1000倍液。
(8)果實採收要求:楊梅果實採收時要求各品種、各等級的鮮楊梅都必須新鮮潔凈、無異味、無病蟲危害,精心手采,發育正常,具有貯存或市場要求的成熟度。採摘時輕采、輕放,並按分級指標的級別分開放入容器,隨采隨裝,減少擠壓,每籃(籮)不宜超過10千克。
(9)生產記錄要求:生產過程要建立生產檔案,記錄投入品的名稱、使用時間、次數、用量、使用方法、收穫日期等,全面記載並妥善保存。
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石屏楊梅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形式)。運輸包裝箱(筐)外部應印刷或貼上標籤,標明商標、產品名稱、品種、重量(毛重、凈重)、包裝日期、產品執行標準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