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礦
采出而未經選礦等加工的礦石
采出而未經選礦或其他加工過程的礦石。在煤礦中稱原煤。
除少數原礦可直接應用外,大都需經選礦或加工后才能利用。在選礦中,習慣上還把進入某一選礦作業的原料也稱原礦。
方解石原礦
各采場的采出礦石,經過運輸和配礦,送到加工廠的礦石。
選礦的工藝方法和藥劑配方與原礦品位有關。
為了提高有用成分回收率,選礦要求原礦品位和其他有關成分含量穩定在一定數值範圍內。
原礦中有用組分的質量分數,稱原礦品位。
對同一原礦品位,rxz、rxy值趨於0值時,各項指標最佳。此外,ryz值對原始數據的準確程度是一個檢驗,可及時發現生產中存在的問題,更好的完善各項生產指標。
入選品位是礦山重要經營參數之一,其合理與否對礦山效益和資源的利用程度有顯著影響。合理入選
原礦
有越來越多的礦山,尤其是露天礦山,隨著開採水平的下降,采場入選品位降低,直接影響礦山總體效益。單純提高原礦人選品位,雖可降低選礦比,降低鐵精礦生產成本,但原礦品位增加了,剝采比也會大大增加,礦山總體效益未必增加;會有一部分低品位礦石拋棄運至排土場,但原礦數量有限,這也是國家政策不允許的;且入選原礦品位提高了,相當於采場掌子出礦量增加,採礦強度加大,這也會對采場造成較大產出壓力;且礦山采場投資也是很大一筆費用,也應相應考慮進去。
因此,尋求最佳入選原礦品位,使采剝、鐵精礦鈦精礦生產.成本最低,從而實現企業長期經濟效益最大化。
一、要對礦石變化情況做出預報,並採取相應措施
金屬礦山成礦條件比較複雜,含金礦石的賦存狀態及礦體規模、產狀等等變化都比較大,所以隨著開採工作的不斷進行,入選原礦的性質會發生比較大的變化。因此,選礦專業應配合採礦、地質專業,根據採掘計劃和下一年度的原礦分礦塊或中段進行的採樣結果,及時進行原礦物質組成的研究及必要的選礦試驗。編製必要的原礦性質變化與藥劑用量變化對應圖,以便對下步的生產做出預測,有目的地及時調整流程內部結構及各種選礦藥劑的用量,提高選礦技術經濟指標。
二、及時與出礦單位聯繫,保證均衡供礦
為了使入選礦石性質相對穩定、大小均勻,從而保證技術經濟指標的提高,選礦廠應經常出礦單位取得聯繫,及時了解旬、月、季的出礦情況,要求他們合理配礦、均衡出礦。如遇礦石性質相差較大的礦石,有條件的應分采分運,以利選礦生產。
三、要保證原礦質量
加強原礦管理的一項主要內容就的要保證原礦質量。保證供礦粒度並盡量減少其它雜物。採礦、出礦等各個環節要嚴格控制坑木、杆子頭、導爆索等雜物混入,以防由於雜物的混入引起停車或損壞設備等事故。在採礦過程中,要及時處理過大塊,對於某些含泥量大的礦石,要特別注意井下水的防治,以免大量水進入礦石溜井,造成礦石泥化嚴重,影響礦石的處理。
原礦
隨著目前選礦生產技術的發展,以及對金屬的需求程度,不少礦山為了延長礦山服務年限,增加金屬儲量,降低了礦石的邊界品位,這樣以來,入選原礦品位也日趨下降。
為了充分利用現有的生產設備,盡量多處理礦石,首要任務之一就是要加強手選。這樣做有如下優點:
(1)提高了入選原礦品位,改善選礦條件和選別效果;
(2)剔除了廢石,增加了生產能力,同時可以降低選礦成本。
通常採用的方法有:人工手選;光電選礦機丟棄廢石;重介質選礦法等等。
五、選礦廠要加強管理,靈活組織生產
一般來說,碎礦車間的能力都比較大,相對工作時間少,這就需要及時與出礦部門取得聯繫,保證礦石的供應,為下一步工序準備充足的原料。同時選廠應根據出礦情況,利用原礦倉與粉礦倉供礦的時間差,保證及時均衡地處理礦石,對容易發生氧化的礦石,要及時處理,以免礦石在礦倉中儲存過久,發生氧化現象。
六、領導重視,搞好協調
礦領導必須重視這項工作,定期召開地質、採礦、選礦各專業人員參加的會議,要求地質、採礦部門積極配合,確保給礦均勻,為選礦廠生產創造良好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