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指標

反映社會經濟現象數量上的數值

經濟指標是反映一定社會經濟現象數量方面的名稱及其數值。經濟現象的名稱用經濟範疇表述,經濟範疇的數量方面則通過數值反映。例如,社會總產品和國民收入是經濟範疇,表現這些經濟範疇數量方面的名稱及其數值“社會總產值××億元”、“國民收入××億元”就是經濟指標。經濟指標在反映經濟現象及其發展規律的數量表現時,是以理論經濟學所確定的經濟範疇的涵義為依據。

簡介


經濟指標是經濟研究、分析、計劃和統計以及各種經濟工作所通用的工具,是金融及經濟的數據的片斷,由政府或私人機構的各種各樣的代理處出版。
隨著生產關係和經濟結構的變革,科學技術的發展,科學技術研究成果的推廣應用,國際經濟聯繫的擴展,新的經濟範疇和經濟指標不斷湧現,使經濟指標更加系統化、程序化,以同現代計算技術相適應。對於經濟指標的計算範圍、口徑、方法、計量單位等,要有統一規定,並逐步達到標準化和通用化,以立法方式固定下來。
相關圖書:解讀中國經濟指標
相關圖書:解讀中國經濟指標
這些統計是定期告知公眾,因此,在金融市場,幾乎每一個人都會依賴這些數據。當許多投資對這種共享的信息的待機反應時,經濟指標通常對產生交易及價格變動有很大的潛在力。儘管在表面上看起來在經濟上領先的掌握程序會帶來更大的方便去分析,然後在充分了解經濟指標所提供的信息下交易,幾個簡單的規則都是指有必要地根據這些數據來跟蹤組織及做出交易決定。
大多經濟指標可以分為領先指標落後指標
領先指標是經濟要素,它們會在經濟開始時跟隨某一模式或趨勢之前變動,領先指標是用來預測經濟變化。
落後指標是那些經濟要素,它們是在經濟已經跟隨某一特定模式或趨勢后變化。

分類


經濟指標統計圖(2006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經濟指標統計圖(2006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在中國,按照經濟指標所反映的經濟現象的不同,有以下分類:
①按照經濟指標反映經濟現象的範圍,分為單項指標和綜合指標。
②按照經濟指標反映計劃目標或實際情況,分為計劃指標和統計指標
③按照經濟指標的計量單位屬性的不同,分為實物指標和價值指標。
④按照經濟指標反映經濟發展的規模或生產經營效益,分為數量指標質量指標。數量指標一般用絕對數表示,質量指標一般用相對數或平均數表示。
⑤按照經濟指標職能的不同,分為核算指標和考核指標。

指標體系


由一系列相互聯繫的、反映社會經濟現象的經濟指標所構成的有機整體。在社會主義國家,根據各種經濟事物在經濟生活中的作用和在時間、空間上的位置不同而存在不同聯繫。與之對應的經濟指標可劃分為不同的體系。

綜合平衡宏觀經濟

按照經濟指標在社會產品擴大再生產過程中的作用,分為下列前後銜接、計算配套的指標體系:
①生產要素和生活條件指標體系。分為人口、自然資源、勞動力、生產性固定資產流動資產、消費資料、物資儲備等指標體系。
經濟指標
經濟指標
②社會生產成果指標體系。即農業、工業、建築業、運輸業(包括郵電業)、商業(包括外貿)五個物質生產部門的實物產量或實際工作量、總產值、凈產值(即國民收入)等指標體系。
③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指標體系。前者包括生產部門勞動報酬和構成社會純收入的利潤、稅收等指標體系,後者包括國家財政部門和金融機構的收支、非生產部門的經費收支等指標體系。
④國民收入的最終使用指標體系。包括國民收入經過分配和再分配,最後形成可以用於購買實物的消費基金和積累基金指標體系。前者又分為居民個人消費基金和社會集體消費基金;後者分為生產性積累基金和非生產性積累基金等指標體系。
社會產品實物的流通和消費指標體系。包括運輸和交換指標體系,以及表明最後用於補償原材料燃料消耗、固定資產維修和更新、擴大再生產需要增加的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非生產性固
經濟指標書籍
經濟指標書籍
定資產和流動資產的增長、物資儲備的擴大、居民個人消費和社會集體消費、出口等各種用途的產品指標體系。
⑥人民生活指標體系。包括吃、穿、用、住等消費水平和教育、科學、文化、體育、衛生等指標體系。
以上各種經濟指標體系既有實物量的又有價值量的,兩套指標體系應該各自綜合平衡並相互對應。為了考核經濟效益和實際管理的需要,還應該按性質、時間、空間等因素層層細分和補充,成為各種互相獨立而又互相聯繫的指標體系。

性質或作用劃分

主要有:
①為綜合計算全部物質財富和實物產品價值的各種產品的價格指標體系;
②為綜合對比不同時期物質財富和實物產品達到的實際水平的各種產品的不變價格指標體系;
③表明事物實際規模或水平的絕對數指標體系;
④表明事物發展速度、構成或比例的相對數指標體系;
⑤反映事物個別水平或總量的指標體系;
⑥反映一般水平的平均數指標體系和指數體系;
⑦考核生產成果的實物量和價值量指標體系;
⑧考核素質和效益的各種指標體系。

時間劃分

主要有:
①說明社會經濟過去發展狀況、現有實際情況和當前經濟活動成果的
②根據統計指標體系反映的國情、國力和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對未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擬定的近期、中期和遠景戰略計劃指標體系。這兩種指標體系不僅在時間上有差異,在範圍上也有區別。計劃指標體系只包括計劃部分,而統計指標體系除包括計劃調節部分以外,還包括不作計劃的部分。但兩者都包括綜合平衡、質量、效益、速度、構成、比例等指標體系,在針對共同事物時,在涵義、口徑和計算方法上應該一致,以便相互對比。

空間劃分

主要有:
①按省、市、自治區以至地、縣的塊塊系統劃分的區域性指標體系;
②按部、司(局)、專業公司到企業的行政領導條條系統劃分的指標體系;
③按經濟部門、經濟類型層層下到企業的業務領導系統劃分的指標體系。

宏觀經濟指標


宏觀經濟指標是用一種或幾種指標反映經濟運行情況。
常用的宏觀經濟指標有:
1.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縮寫為CPI,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
2.生產者物價指數(Producer Price Indexes)英文縮寫為PPI,PPI是衡量工業企業產品出廠價格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的指數,是反映某一時期生產領域價格變動情況的重要經濟指標,也是制定有關經濟政策和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依據。
3.國內生產總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國民經濟各部門增加值的總額。該指標是宏觀經濟中最受關注的經濟統計數字,因為它被認為是衡量國民經濟發展情況最重要的一個指標。
4.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
第一產業是指種植業與養殖業。也就是通常講的“大農業”。
第二產業是指採掘業.製造業(工業).建築業。
第三產業是指除第一、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包括: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等。
5.固定資產投資額是以貨幣表現的建造和購置固定資產活動的工作量,它是反映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速度、比例關係和使用方向的綜合性指標。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按經濟類型可分為國有、集體、個體、聯營、股份制、外商、港澳台商、其他等。按照管理渠道,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分為基本建設、更新改造、房地產開發投資和其他固定資產投資四個部分。
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Social Retail Goods)指各種經濟類型的批發零售貿易業、餐飲業、製造業和其他行業對城鄉居民和社會集團的消費品零售額和農民對非農業居民零售額的總和。其反映一定時期內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情況,反映社會商品購買力的實現程度,以及零售,市場的規模狀況。是研究人民生活水平、社會零售商品購買力、社會生產、貨幣流通和物價的發展變化趨勢的重要資料。
7.貨幣存量或者說流通量。
M0=流通中的現金;狹義貨幣(M1)=M0+企業活期存款+機關團體部隊存款+農村存款+個人持有的信用卡類存款;廣義貨幣(M2)=M1+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企業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質的存款+信託類存款+其他存款。M1反映著經濟中的現實購買力;M2不僅反映現實的購買力,還反映潛在的購買力。若M1增速較快,則消費和終端市場活躍,出現通貨膨脹;若M2增速較快,則投資和中間市場活躍。出現資產泡沫
8.外匯儲備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稱為外匯存底,指一國政府所持有的國際儲備資產中的外匯部分,即一國政府保有的以外幣表示的債權。是一個國家貨幣當局持有並可以隨時兌換外國貨幣的資產。狹義而言,外匯儲備指一個國家的外匯積累;廣義而言,外匯儲備是指以外匯計價的資產,包括現鈔、黃金、國外有價證券等。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國際清償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對於平衡國際收支、穩定匯率有重要的影響。
9. 投機性短期資本,又稱遊資Refugee Capital)或叫熱錢Hot Money)或不明資金,只為追求最高報酬以最低風險而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迅速流動的短期投機性資金。在外匯市場上,由於此種投機性資金常自有貶值傾向貨幣轉換成有升值貨幣傾向的貨幣,增加了外匯市場的不穩定性,因此,只要預期的心理存在,唯有讓升值的貨幣大幅波動或實行外匯管制,才能阻止這種投機性資金的流動。
10.外商直接投資FDI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是一國的投資者跨國境投入資本或其他生產要素,以獲得利潤或稀缺生產要素為目的的投資活動
11.貿易順差( Favorable Balance 0f Trade )或逆差。在一定的時間裡(通常按年度計算),貿易的雙方互相買賣各種貨物,甲方的出口金額大過乙方的出口金額,或甲方的進口金額少於乙方的進口金額,其中的差額,對甲方來說,就叫作貿易順差,對乙方來說,就叫作貿易逆差
12.工業增加值是指工業企業在報告期內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工業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是工業企業全部生產活動的總成果扣除了在生產過程中消耗或轉移的物質產品和勞務價值后的餘額;是工業企業生產過程中新增加的價值。各部門增加值之和即是國內生產總值,它反映的是一個國家(地區)一定時期內所生產的和提供的最終產品和服務的市場價值的總和。
此外,基本面分析和技術面分析外匯投資時運用的兩類主要分析方法,由於基本面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長期的匯率運動方向,因此基本面分析成為中長線投資者必不可少的分析工具。但由於基本面分析涵蓋的範圍龐大而複雜,導致很多投資者對其望而興嘆。
主要內容有:各類經濟指標和經濟數據解讀、經濟政策概述、政府言論和立場綜述、政府干預等。
直接體現經濟面變動的莫過於政府公布的各類經濟數據和指標了,一些重要經濟數據的公布會令市場產生大幅波動,甚至可能會改變市場短期的走勢。

美國經濟指標


ISM指數是由美國供應管理協會公布的重要數據,對反映美國經濟繁榮度及美元走勢均有重要影響。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theInstituteforSupplyManagement,ISM)是全球最大、最權威的採購管理、供應管理、物流管理等領域的專業組織。該組織立於1915年,其前身是美國採購管理協會,目前擁有會員45000多名、179個分會,是全美最受尊崇的專業團體之一。
ISM指數分為製造業指數和非製造業指數兩項。
ISM供應管理協會製造業指數由一系列分項指數組成,其中以採購經理人指數最具有代表性。該指數是反映製造業在生產、訂單、價格、僱員、交貨等各方面綜合發展狀況的晴雨表,通常以50為臨界點,高於50被認為是製造業處於擴張狀態,低於50則意味著製造業的萎縮,影響經濟增長的步伐。
ISM供應管理協會非製造業指數反映的是美國非製造業商業活動的繁榮程度,當其數值連續位於50以上水平時,表明非製造業活動擴張,價格上升,往往預示著整體經濟正處於一個擴張狀態;反之,當其數值連續位於50以下水平時,往往預示著整體經濟正處於一個收縮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