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匯率的結果 展開

匯率

經濟學術語

匯率,huì lǜ,又稱外匯利率,外匯匯率或外匯行市,指的是兩種貨幣之間兌換的比率,亦可視為一個國家的貨幣對另一種貨幣的價值。具體是指一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或比價,或者說是用一國貨幣表示的另一國貨幣的價格。

定義


匯率
匯率
匯率又是各個國家為了達到其政治目的的金融手段。匯率會因為利率,通貨膨脹,國家的政治和每個國家的經濟等原因而變動。而匯率是由外匯市場決定。外匯市場開放予不同類型的買家和賣家以作廣泛及連續的貨幣交易(外匯交易除周末外每天24小時進行,即從GMT時間周日8:15至GMT時間周五22:00。即期匯率是指於當前的匯率,而遠期匯率則指於當日報價及交易,但於未來特定日期支付的匯率)。
一國外匯行市的升降,對進出口貿易和經濟結構、生產布局等會產生影響。匯率是國際貿易中最重要的調節槓桿,匯率下降,能起到促進出口、抑制進口的作用。
例如,一件價值100元人民幣的商品,如果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為0.1502(間接標價法),則這件商品在美國的價格就是15.02美元。如果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降到0.1429,也就是說美元升值,人民幣貶值,用更少的美元可買此商品,這件商品在美國的價格就是14.29美元。所以該商品在美國市場上的價格會變低。商品的價格降低,競爭力變高,便宜好賣。反之,如果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到0.1667,也就是說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則這件商品在美國市場上的價格就是16.67美元,此商品的美元價格變貴,買的就少了。

作用及影響


進出口

一般來說,本幣匯率降低,即本幣對外的比值貶低,能起到促進出口、抑制進口的作用;若本幣匯率上升,即本幣對外的比值上升,則有利於進口,不利於出口。

物價

從進口消費品和原材料來看,匯率的下降要引起進口商品在國內的價格上漲。至於它對物價總指數影響的程度則取決於進口商品和原材料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重。反之,其他條件不變,進口品的價格有可能降低,至於它對物價總指數影響的程度則取決於進口商品和原材料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重。

資本流動

短期資本流動常常受到匯率的較大影響。當存在本幣對外貶值的趨勢下,本國投資者和外國投資者就不願意持有以本幣計值的各種金融資產,並會將其轉兌成外匯,發生資本外流現象。同時,由於紛紛轉兌外匯,加劇外匯供不應求,會促使本幣匯率進一步下跌。反之,當存在本幣對外升值的趨勢下,本國投資者和外國投資者就力求持有的以本幣計值的各種金融資產,並引發資本內流。同時,由於外匯紛紛轉兌本幣,外匯供過於求,會促使本幣匯率進一步上升。

相關報告

美國財政部12日向國會提交最新一期《國際經濟和匯率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首先,《報告》認定,中國沒有達到法案第3004條所羅列的“匯率操縱國”的標準。這是奧巴馬政府第二任期首度,也是其兩個任期內第九度拒絕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但附帶一個“尾巴”,即認為:人民幣仍然被明顯低估,人民幣對美元仍有進一步升值的必要。《報告》還特彆強調,美國財政部將對人民幣升值的步伐予以“特別關注”。
實際上,從2005年匯改到2013年4月初,人民幣兌美元已經累積升值35%左右。在其間,中美貿易嚴重不平衡問題得到大大緩解,中國一般貿易順差大大縮小。而其代價是,中國出口競爭力大大下降,中國出口企業經營嚴重困難,出口對中國經濟的拉動連續呈現負值,最終使得中國經濟遭受前所未有的影響。而與此同時,中國的巨額外匯儲備並沒有下降反而上升。主要是人民幣不斷升值導致國際熱錢大舉進入中國投機牟利。儘管如此,中國匯率市場化改革的步伐仍然沒有停滯,人民幣升值步伐仍然沒有減緩,特別是美國一輪又一輪量化寬鬆情況下,去年以來人民幣又呈現出單邊升值的態勢。
中國央行以及眾多專家都認為,人民幣升值基本“到頂””,人民幣已經到了雙邊波動、維持穩定的階段。但事實卻是仍在升值,美國財政部《報告》還認為,人民幣仍然被明顯低估,人民幣對美元仍有進一步升值的必要。中美雙方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認識和意見差距較大。2013年7月初將在美國舉行第五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人民幣匯率可能再次被提及,中國應該“據理力爭”,決不能使得人民幣無限度升值下去。對於美國再次未把中國列入匯率操縱國,給予肯定。但繼續要挾人民幣升值,中國應該強力回應。
另一個亮點是,《報告》指出,將密切關注日本當局為刺激國內經濟需求而採取的大規模資產購買貨幣政策,日本不應採取針對別國的日元“競爭性貶值”政策。美國此舉暗藏兩大“私心”:一大私心是,完全為了美國國內經濟著想。在2012年下半年,美元對主要貿易夥伴的貨幣都在貶值,只有對巴西雷亞爾和日元在升值。美國財政部認為,日本央行的寬鬆政策削弱了日元,可能加大美日貿易不平衡。美國正在實施出口倍增計劃,日元持續貶值,直接影響到出口經濟的發展。美國是不會袖手旁觀的。另一大私心是,美國財政部指出日本應該通過購買外國債券放寬國內貨幣政策。美國所說的“外國債券”無非是美國國債罷了,意思是應該通過購買美國國債來放寬國內貨幣政策。美國的如意算盤打得不錯啊。
同時,我們知道就日本大肆放鬆日元貶值問題,美國國內意見是不一致的。此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曾經表示,支持和理解日本採取的寬鬆貨幣政策。與這次美國財政部的意見完全相左。這表明,美國對日本的警告,無非是做做樣子、讓國際社會看看而已。其實,美國不顧國際社會反對,一意孤行推出一輪又一輪量化寬鬆計劃、資產購買計劃,有什麼理由警告其他國家呢?
不過,美國對日本的警告提醒中國,對日元的競爭性貶值不能束手無策而應積極應對。日本的超寬鬆政策,已經造成日元對人民幣較大幅度的貶值,直接影響到了中國對日出口。中國對日出口已經連續幾個季度下降,2013年一季度中日雙邊貿易總值下降10.7%。
在美元、日元和歐元世界三大貨幣都競爭性貶值情況下,人民幣無節制升值只能損害中國出口,最終影響到中國經濟。總之,中國應該管控住匯率,當務之急是遏制住人民幣單邊升值的狀況。

種類


(1)按國際貨幣制度的演變劃分,有固定匯率和浮動匯率
①固定匯率。是指由政府制定和公布,並只能在一定幅度內波動的匯率。
②浮動匯率。是指由市場供求關係決定的匯率。其漲落基本自由,一國貨幣市場原則上沒有維持匯率水平的義務,但必要時可進行干預。
(2)按制訂匯率的方法劃分,有基本匯率和套算匯率
①基本匯率。各國在制定匯率時必須選擇某一國貨幣作為主要對比對象,這種貨幣稱之為關鍵貨幣。根據本國貨幣與關鍵貨幣實際價值的對比,制訂出對它的匯率,這個匯率就是基本匯率。一般美元是國際支付中使用較多的貨幣,各國都把美元當作制定匯率的主要貨幣,常把對美元的匯率作為基本匯率。
②套算匯率。是指各國按照對美元的基本匯率套算出的直接反映其他貨幣之間價值比率的匯率。
(3)按銀行買賣外匯的角度劃分,有買入匯率、賣出匯率、中間匯率和現鈔匯率
①買入匯率。也稱買入價,即 銀行向同業或客戶買入外匯時所使用的匯率。採用直接標價法時,外幣摺合本幣數較少的那個匯率是買入價,採用間接標價法時則相反。
②賣出匯率。也稱賣出價,即銀行向同業或客戶賣出外匯時所使用的匯率。採用直接標價法時,外幣摺合本幣數較多的那個匯率是賣出價,採用間接標價法時則相反。
買入賣出之間有個差價,這個差價是銀行買賣外匯的收益,一般為1‰一5‰。銀行同業之間買賣外匯時使用的買入匯率和賣出匯率也稱同業買賣匯率,實際上就是外匯市場買賣價。
③中間匯率。是買入價與賣出價的平均數。西方明刊報導匯率消息時常用中間匯率,套算匯率也用有關貨幣的中間匯率套算得出。
④現鈔匯率。一般國家都規定,不允許外國貨幣在本國流通,只有將外幣兌換成本國貨幣,才能夠購買本國的商品和勞務,因此產生了買賣外匯現鈔的兌換率,即現鈔匯率。按理現鈔匯率應與外匯匯率相同,但因需要把外幣現鈔運到各發行國去,由於運送外幣現鈔要花費一定的運費和保險費,因此,銀行在收兌外幣現鈔時的匯率通常要低於外匯買入匯率;而銀行賣出外幣現鈔時使用的匯率則高於其他外匯賣出匯率。
(4)按銀行外匯付匯方式劃分有電匯匯率、信匯匯率和票匯匯率
①電匯匯率。電匯匯率是經營外匯業務的本國銀行在賣出外匯后,即以電報委託其國外分支機構或代理行付款給收款人所使用的一種匯率。由於電匯付款快,銀行無法佔用客戶資金頭寸,同時,國際間的電報費用較高,所以電匯匯率較一般匯率高。但是電匯調撥資金速度快,有利於加速國際資金周轉,因此電匯在外匯交易中佔有絕大的比重。
②信匯匯率。信匯匯率是銀行開具付款委託書,用信函方式通過郵局寄給付款地銀行轉付收款人所使用的一種匯率。由於付款委託書的郵遞需要一定的時間,銀行在這段時間內可以佔用客戶的資金,因此,信匯匯率比電匯匯率低。
③票匯匯率。票匯匯率是指銀行在賣出外匯時,開立一張由其國外分支機構或代理行付款的匯票交給匯款人,由其自帶或寄往國外取款所使用的匯率。由於票匯從賣出外匯到支付外匯有一段間隔時間,銀行可以在這段時間內佔用客戶的頭寸,所以票匯匯率一般比電匯匯率低。票匯有短期票匯和長期票匯之分,其匯率也不同。由於銀行能更長時間運用客戶資金,所以長期票匯匯率較短期票匯匯率低。
(5)按外匯交易交割期限劃分有即期匯率和遠期匯率
①即期匯率。也叫現匯匯率,是指買賣外匯雙方成交當天或兩天以內進行交割的匯率。
②遠期匯率。遠期匯率是在未來一定時期進行交割,而事先由買賣雙方簽訂合同、達成協議的匯率。到了交割日期,由協議雙方按預訂的匯率、金額進行錢匯兩清。遠期外匯買賣是一種預約性交易,是由於外匯購買者對外匯資金需要的時間不同,以及為了避免外匯匯率變動風險而引起的。遠期外匯的匯率與即期匯率相比是有差額的。這種差額叫遠期差價,有升水、貼水、平價三種情況,升水是表示遠期匯率比即期匯率貴,貼水則表示遠期匯率比即期匯率便宜,平價表示兩者相等。
(6)按對外匯管理的寬嚴區分,有官方匯率和市場匯率
①官方匯率。是指國家機構(財政部、中央銀行或外匯管理當局)公布的匯率。官方匯率又可分為單一匯率和多重匯率。多重匯率是一國政府對本國貨幣規定的一種以上的對外匯率,是外匯管制的一種特殊形式。其目的在於獎勵出口限制進口,限制資本的流入或流出,以改善國際收支狀況。
②市場匯率。是指在自由外匯市場上買賣外匯的實際匯率。在外匯管理較松的國家,官方宣布的匯率往往只起中心匯率作用,實際外匯交易則按市場匯率進行。
(7)按銀行營業時間劃分,有開盤匯率和收盤匯率
①開盤匯率。又叫開盤價,是外匯銀行在一個營業日剛開始營業時進行外匯買賣使用的匯率。
②收盤匯率。又稱收盤價,是外匯銀行在一個營業日的外匯交易終了時使用的匯率。

標價


(1)直接標價法
直接標價法,又叫應付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1、100、1000、10000)的外國貨幣為標準來計算應付出多少單位本國貨幣。就相當於計算購買一定單位外幣所應付多少本幣,所以叫應付標價法。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目前都採用直接標價法。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日元、瑞士法郎、加元等均為直接標價法,如日元119.05即一美元兌119.05日元。
在直接標價法下,若一定單位的外幣摺合的本幣數額多於前期,則說明外幣幣值上升或本幣幣值下跌,叫做外匯匯率上升;反之,如果要用比原來較少的本幣即能兌換到同一數額的外幣,這說明外幣幣值下跌或本幣幣值上升,叫做外匯匯率下跌,即外幣的價值與匯率的漲跌成正比。
(2)間接標價法
間接標價法又稱應收標價法。它是以一定單位(如1個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準,來計算應收若干單位的外國貨幣。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歐元、英鎊、澳元等均為間接標價法。如歐元0.9705即一歐元兌0.9705美元。
在間接標價法中,本國貨幣的數額保持不變,外國貨幣的數額隨著本國貨幣幣值的對比變化而變動。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少,這表明外幣幣值上升,本幣幣值下降,即匯率下降;反之,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多,則說明外幣幣值下降、本幣幣值上升,即匯率上升,即外幣的價值和匯率的升跌成反比,更多資料可以在福匯環球金匯上查看。
外匯市場上的報價一般為雙向報價,即由報價方同時報出自己的買入價和賣出價,由客戶自行決定買賣方向。買入價和賣出價的價差越小,對於投資者來說意味著成本越小。銀行間交易的報價點差正常為2-3點,銀行(或交易商)向客戶的報價點差依各家情況差別較大,目前國外保證金交易的報價點差基本在3-5點,香港在6-8點,國內銀行實盤交易在10-40點不等。

波動


波動形式

1.匯率的法定升值和法定貶值
2.個別匯率變動與一般匯率變動
3.真實匯率變動與市場匯率變動
4.匯率的高估與低估

波動形勢

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2012年10月28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2485元,1歐元對人民幣8.0818元,100日元對人民幣7.8509元,1港元對人民幣0.8062元,1英鎊對人民幣10.055元,1澳大利亞元對人民幣6.4784元,1加拿大元對人民幣6.2629元,人民幣1元對0.4840林吉特,人民幣1元對5.0085俄羅斯盧布。

標價方法


確定兩種不同貨幣之間的比價,先要確定用哪個國家的貨幣作為標準。由於確定的標準不同,於是便產生了幾種不同的外匯匯率標價方法。

直接標價法

直接標價法,又叫應付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1、100、1000、10000)的外國貨幣為標準來計算應付付出多少單位本國貨幣。就相當於計算購買一定單位外幣所應付多少本幣,所以就叫應付標價法。在國際外匯市場上,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目前都採用直接標價法。如日元兌美元匯率為119.05即1美元兌119.。直接標價法與商品的買賣常識相似,例如美元的直接標價法就是把美元外匯作為買賣的商品,以美元為1單位,且單位是不變的,而作為貨幣一方的人民幣,是變化的。一般商品的買賣也是這樣,500元買進一件衣服,550元把它賣出去,賺了50元,商品沒變,而貨幣卻增加了。

間接標價法

間接標價法又稱應收標價法。它是以一定單位(如1個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準,來計算應收若干單位的外匯貨幣。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歐元、英鎊、澳元等均為間接標價法。如歐元兌美元匯率為0.9705即1歐元兌0.9705美元。在間接標價法中,本國貨幣的數額保持不變,外國貨幣的數額隨著本國貨幣幣值的變化而變化。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少,這表明外幣幣值上升,本幣幣值下降,即外匯匯率上升;反之,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多,則說明外幣幣值下降、本幣幣值上升,即外匯匯率下跌,即外匯的價值和匯率的升跌成反比。因此,間接標價法與直接標價法相反。
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所表示的匯率漲跌的含義相同,即外幣貶值,本幣升值,匯率下降,外幣升值,本幣貶值,匯率上升,不同之處在於標價方法不同,所以在引用某種貨幣的匯率和說明其匯率高低漲跌時,必須明確採用哪種標價方法,以免混淆。

美元標價法

美元標價法又稱紐約標價法,是指在紐約國際金融市場上,除對英鎊用直接標價法外,對其他外國貨幣用間接標價法的標價方法。美元標價法由美國在1978年9月1日制定並執行,(在2013年)國際金融市場上通行的標價法.
在金本位制下,匯率決定的基礎是鑄幣平價(Mint Par).在紙幣流通條件下,其決定基礎是紙幣所代表的實際價值
確定方法
匯率的確定方法隨國際貨幣制度的變化而不斷變化。

匯率發展階段


金本位時代

是以黃金為本位幣的貨幣制度,包括金幣、金塊和金匯兌本位制。一次大戰前,盛行典型的金幣本位制,特點是金幣為本位幣;自由鑄造和鎔化;金幣與銀行券自由兌換;金幣作為世界貨幣自由輸出入。各國規定了每一金鑄幣單位包含的黃金重量與成色,即含金量Gold Content,貨幣間的比價以含金量來折算,兩國本位幣的含金量之比即為鑄幣平價(Mint Par)。例如:1英鎊鑄幣的含金量為113.0016格令,1美元鑄幣含金量為23.22格令,鑄幣平價為113.0016÷23.22=4.8665,即1英鎊約摺合4.8665美元。
如此規定的匯率可能出現波動,但波幅有一定界限。這個界限稱為黃金輸送點(Gold Transport Points),黃金輸送點等於鑄幣平價加上從一國輸出或從另一國輸入黃金需要支出的費用,包括包裝、運輸黃金的費用和運輸保險費。如果匯率的波動使得兩國間在進行國際結算時直接使用黃金比使用外匯更為合算,則貿易商寧可直接運送黃金。通過這一機制,匯率的波動可自動保持在一定範圍內。

紙幣時代

在紙幣制度下,各國發行紙幣作為金屬貨幣的代表,並且參照過去的作法,以法令規定紙幣的含金量,稱為金平價,金平價的對比是兩國匯率的決定基礎。但是紙幣不能兌換成黃金,因此,紙幣的法定含金量往往形同虛設。所以在實行官方匯率的國家,由國家貨幣當局(財政部、中央銀行或外匯管理當局)規定匯率,一切外匯交易都必須按照這一匯率進行。在實行市場匯率的國家,匯率隨外匯市場上貨幣的供求關係變化而變化。匯率對國際收支,國民收入等具有影響。

其他理論

西方匯率決定理論主要有國際借貸說、購買力平價說、匯兌心理說、貨幣分析說和金融資產說,他們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對匯率的決定因素進行了分析。
國際借貸說是英國經濟學家葛遜在1861年提出的,他以金本位制度為背景,較為完善地闡述了匯率與國際收支的關係。他認為,匯率的變化是由外匯的供給與需求引起的,而外匯的供求主要源於國際借貸。國際借貸可分為流動借貸和固定借貸。流動借貸是指已經進入實際支付階段的借貸;固定借貸是尚未進入實際支付階段的借貸。只有流動借貸才會影響外匯的供求。在一國進入實際支付階段的流動借貸中,如果債權大於債務,外匯的供給就會大於外匯的需求,引起本幣升值、外幣貶值。相反,如果一定時期內進入實際支付階段的債務大於債權,外匯的需求就會大於外匯的供給,最終導致本幣貶值、外幣升值。
購買力平價說是20世紀20年代初瑞典經濟學家卡塞爾率先提出的。其理論的基本思想是:人們需要外幣是因為外幣在其發行國國內具有購買力,相應地人們需要本幣也是因為本幣在本國國內具有購買力。因此兩國貨幣匯率的決定基礎應是兩國貨幣所代表的購買力之比。購買力平價理論是最有影響的匯率理論,由於它是從貨幣基本功能的角度分析貨幣的交換比率,合乎邏輯,表達簡潔,在計算均衡匯率和分析匯率水平時被廣泛應用,我國的換匯成本說就是購買力平價說的實際應用。
匯兌心理說是1927年由法國巴黎大學教授艾伯特·阿夫塔里昂根據邊際效用價值論的思想提出的。他認為,匯率取決於外匯的供給與需求,但個人之所以需要外匯不是因為外匯本身具有購買力,而是由於個人對國外商品和勞務的某種慾望。這種慾望又是由個人的主觀評價決定的,外匯就如同商品一樣,對各人有不同的邊際效用。因此,決定外匯供求進而決定匯率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們對外匯的心理判斷與預測。
貨幣分析說認為匯率變動是由貨幣市場失衡引發的,引發貨幣市場失衡有各種因素:國內外貨幣供給的變化、國內外利率水平的變化以及國內外實際國民收入水平的變化等等,這些因素通過對各國物價水平的影響而最終決定匯率水平。貨幣分析說最突出的貢獻是它對浮動匯率制下現實匯率的超調現象進行了全面的理論概括。
金融資產說闡述了金融資產的供求對匯率的決定性影響,認為一國居民可持有三種資產,即本國貨幣、本國債券和外國債券,其總額應等於本國所擁有的資產總量。當各種資產供給量發生變動,或者居民對各種資產的需求量發生變動時,原有的資產組合平衡就被打破,這時居民就會對現有資產組合進行調整使其符合自己的意願持有量,達到新的資產市場均衡。在對國內外資產持有量進行調整的過程中,本國資產與外國資產之間的替換就會引起外匯供求量的變化,從而帶來外匯匯率的變化。

影響因素


貨幣匯率
貨幣匯率
(1)國際收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如果一國國際收支為順差,則外匯收入大於外匯支出,外匯儲備增加,該國對於外匯的供給大於對於外匯的需求,同時外國對於該國貨幣需求增加,則該國外匯匯率下降,本幣對外升值;如果為逆差,反之。需要注意的是,美國的巨額貿易逆差不斷增加,但美元卻保持長期的強勢,這是很特殊的情況,究其原因還是美元是世界貨幣,美元佔到全球支付體系份額39.35%(2018年6月份數據),巨大的美元需求導致美元匯率居高不下,當然這也與美國強大的實力分不開。
(2)通貨膨脹率。任何一個國家都有通貨膨脹,如果本國通貨膨脹率相對於外國高,則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外匯匯率上升。
(3)利率。利率水平對於外匯匯率的影響是通過不同國家的利率水平的不同,促使短期資金流動導致外匯需求變動。如果一國利率提高,外國對於該國貨幣需求增加,該國貨幣升值,則其匯率下降。當然利率影響的資本流動是需要考慮遠期匯率的影響,只有當利率變動抵消未來匯率不利變動仍有足夠的好處,資本才能在國際間流動。
(4)經濟增長率。如果一國為高經濟增長率,則該國貨幣匯率高。
(5)財政赤字。如果一國的財政預算出現巨額赤字,則其貨幣匯率將下降。
(6)外匯儲備。如果一國外匯儲備高,則該國貨幣匯率將升高。
(7)投資者的心理預期。投資者的心理預期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表現得尤為突出。匯兌心理學認為外匯匯率是外匯供求雙方對貨幣主觀心理評價的集中體現。評價高,信心強,則貨幣升值。這一理論在解釋無數短線或極短線的匯率波動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8)各國匯率政策的影響。

經濟影響

(一)對貿易收支的影響:匯率對進出口的影響:匯率上升(直接標價法),能起到促進出口、抑制進口的作用。(外匯匯率上漲,本幣匯率下跌)
(二)對非貿易收支的影響
1、對無形貿易收支影響:一國貨幣匯率下跌,外幣購買力提高,本國商品和勞務低廉。本幣購買力降低,國外商品和勞務變貴,有利於該國旅遊與其他勞務收支狀況改善。
2、對單方轉移收入影響:一國貨幣匯率下跌,如果國內價格不變或上漲相對緩慢,對該國單方轉移收支產生不利影響。
3、對資本流出入影響:匯率對長期資本流動影響較小。從短期來看,匯率貶值,資本流出;匯率升值,有利於資本流入。
4、對官方儲備的影響:①本國貨幣變動通過資本轉移和進口貿易額的增減,直接影響本國外匯儲備的增加或減少。②儲備貨幣匯率下跌,使保持儲備貨幣國家的外匯儲備的實際價值遭受損失儲備國家因貨幣貶值減少債務負擔,從中獲利。

國內經濟

(一)對國內物價的影響
1、匯率變動通過進口商品價格變化
2、匯率變動以後,如對外貶值,由於獎入限出,對出口有利,進口相對不利,其他因素不變情況下,國內市場的商品供應趨於緊張,價格趨於上漲。
3、匯率變動后,如本幣對外貶值,出口增加,進口減少,貿易逆差減少以至順差增加,導致必增加該國貨幣投放量,在其他因素不變下,推動價格上漲。
4、對於貨幣兌換國家,如本幣對外幣有升值之勢,使大量國外資金流入,以謀取利差,若不採取必要控制措施,也推動該國的物價上漲。
(二)對國民收入、就業和資源配置的影響:本幣貶值,利於出口限制進口,限制的生產資源轉向出口產業,進口替代產業,促使國民收入增加,就業增加,由此改變國內生產結構。

國際經濟

1、匯率不穩,加深國家爭奪銷售市場的鬥爭,影響國際貿易的正常發展。
2、影響某些儲備貨幣的地位和作用,促進國際儲備貨幣多元化的形成。
3、加劇投機和國際金融市場的動蕩,同時又促進國際金融業務的不斷創新。

金融市場

1、一些主要國家匯率的變化直接影響國際外匯市場上其他貨幣匯率變化,使國際金融動蕩不安。
2、由於匯率頻繁變動,外匯風險增加,外匯投機活動加劇,這就更加劇了國際金融市場的動蕩。
3、匯率大起大落,尤其是主要儲備貨幣的匯率變動,影響國際金融市場上的資本借貸活動

外匯風險

(一)匯率風險:又稱外匯風險,指經濟主體持有或運用外匯的經濟活動中,因匯率變動而蒙受損失的可能性。
(二)外匯風險的種類:交易風險、折算風險、經濟風險。
1.交易匯率風險,運用外幣進行計價收付的交易中,經濟主體因外匯匯率的變動而蒙受損失的可能性。交易風險主要發生在以下幾種場合:
(1)商品勞務進口和出口交易中的風險。
(2)資本輸入和輸出的風險。
(3)外匯銀行所持有的外匯頭寸的風險。
2.折算匯率風險,又稱會計風險,指經濟主體對資產負債表的會計處理中,將功能貨幣轉換成記賬貨幣時,因匯率變動而導致帳面損失的可能性。
功能貨幣指經濟主體與經營活動中流轉使用的各種貨幣。
記賬貨幣指在編製綜合財務報表時使用的報告貨幣,通常是本國貨幣。
3.經濟匯率風險,又稱經營風險,指意料之外的匯率變動通過影響企業的生產銷售數量、價格、成本,引起企業未來一定期間收益或現金流量減少的一種潛在損失。

匯率簡介


匯率制度

匯率制度又稱匯率安排(Exchange Rate Arrangement):是各國普遍採用的確定本國貨幣與其它貨幣匯率的體系。是各國或國際社會對於確定、維持、調整與管理匯率的原則、方法、方式和機構等所作出的系統規定。匯率制度對各國匯率的決定有重大影響。
按照匯率變動幅度的大小,匯率制度可分為固定匯率制和浮動匯率制。
固定匯率制(fixed exchange rate system)是指以本位貨幣本身或法定含金量為確定匯率的基準,匯率比較穩定的一種匯率制度。在不同的貨幣制度下具有不同的固定匯率制度。
浮動匯率制(floating exchange rate system)是指一國不規定本幣與外幣的黃金平價和匯率上下波動的界限,貨幣當局也不再承擔維持匯率波動界限的義務,匯率隨外匯市場供求關係變化而自由上下浮動的一種匯率制度。該制度在歷史上早就存在過,但真正流行是1972年以美元為中心的固定匯率制崩潰以後。
國際貨幣體系、國際金本位制、金匯兌本位制、布雷頓森林體系、特里芬兩難、特別提款權牙買加貨幣體系、歐洲貨幣體系、歐洲貨幣匯率機制、固定匯率、浮動匯率、可調整的固定匯率、有管理的浮動匯率、聯繫匯率、美元化、匯率目標區制。
國際貨幣體系:是指為適應國際貿易與國際支付需要,各國政府對貨幣在國際範圍為發揮世界貨幣職能所確定的原則、採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組織機構。它是國際貨幣制度、國際金融機構以及由習慣和歷史沿革所約定俗成的國際貨幣秩序的總和。
國際金本位制:是以一定重量和成色的黃金為本位貨幣,並建立起流通中各種貨幣與黃金間固定兌換關係的貨幣制度。其特點是:銀行券可自由兌換金幣;金幣可自由鑄造;黃金可自由輸出入;貨幣儲備全部使用黃金;國際結算使用黃金。
布雷頓森林體系:是一種人為的國際貨幣制度,其核心內容是美元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
特里芬兩難:為滿足世界經濟增長對國際支付手段和儲備貨幣的增長需要,美元的供應應當不斷地增長;而美元供給的不斷增長,又會導致美元同黃金的兌換性日益難以維持。美元的這種兩難,指出了布雷頓森林體系內在的不穩定性及危機發生的必然性。
牙買加協定:新的國際貨幣體系得以形成的基礎,其核心思想是:匯率安排多樣化,黃金非貨幣化,國際儲備多元化,國際收支調節機制多樣化。
固定匯率制:是指一國政府將本國貨幣與外國貨幣的兌換比例,以法定形式固定下來,並將匯率的波動限制在較少的範圍內。
浮動匯率制度:是指匯率不受平價制約,主要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由市場機制自行調節的匯率,政府既不規定本國貨幣與外國貨幣的兌換比例,也不限定匯率波動幅度。
可調整的釘住匯率制度:是指政府預先確定、公開承諾,並用干預市場的方法而得到的本國貨幣與某種(或某些)主要外幣的法定平價和允許匯率上下波動的幅度,但是可以定期地調整法定的平價,以利用貨幣的貶值或升值來校正國際收支的不平衡,這是根據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的一種國際匯率制度。
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匯率的長期走勢不受政府管理的影響而由市場供求關係所決定的,但匯率的短期波動受到貨幣當局干預的影響;亦被稱為骯髒浮動。
美元對人民幣匯率表
從1971年到2015年9月美金對人民幣匯率表
年份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
匯率2.4622.2451.9891.9611.8591.9411.8581.6841.5551.4981.7051.893
年份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
匯率1.9762.3202.9373.4533.7223.7223.7654.7835.3235.5165.7628.619
年份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
匯率8.3518.3148.2908.2798.2788.2798.2778.2778.2778.09228.19177.9735
年份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1-9月)
匯率7.52156.93856.836.6156.38516.2986.1936.1704256.250934
註:年平均值,1美元兌換人民幣金額),特別說明:1949年-1952年採用浮動匯率換算,53-71年都是2.462

表示方法

匯率通常有兩種表示方法,即本幣匯率和外幣匯率。本幣匯率和外幣匯率是兩個相對的概念,它們的升降所產生的經濟現象正好相反。
1.本幣匯率
以單位數量的本國貨幣所能兌換的外幣數量來表示,稱為本幣匯率。在我國稱之為人民幣匯率,即用外幣表示的人民幣價格,其公式為100¥=x外幣。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條件下,單位數量的人民幣能兌換更多的某種外幣,則表示人民幣匯率上升,人民幣相對於某種外幣升值,而外幣貶值,外匯匯率下跌,此時有利於我國的進口不利於出口;反之,單位數量的人民幣若能兌換較少的某種外幣,則表示人民幣匯率下降,人民幣相對於某種外幣貶值,而外幣升值,外匯匯率上升,此時有利於我國的出口不利於進口。
2.外匯匯率
以單位數量的外幣所能兌換的本國貨幣數量來表示,稱為外匯匯率。我國通常採用100單位外幣作為標準,折算為一定數量的人民幣,即用人民幣表示某種外幣的價格,其公式為100單位外幣=x¥。當100單位外幣可以兌換更多的人民幣時,外匯匯率上升,外幣相對於人民幣升值,而人民幣貶值,即用人民幣表示的外幣價格上漲,此時有利於我國的出口不利於進口;反之,則說明外匯匯率跌落,外幣相對於人民幣貶值,而人民幣升值,此時有利於我國的進口不利於出口。
綜上所述,如果人民幣貶值,外幣升值,那麼人民幣匯率就會下降,而外匯匯率則會上升;反之,如果人民幣升值,外幣貶值,那麼人民幣匯率就會上升,而外匯匯率相應下降。

匯率計算


直接標價法:
匯率升貶值率=(舊匯率/新匯率-1)*100
間接標價法:
匯率升貶值率=(新匯率/舊匯率-1)*100
結果是正值表示本幣升值,負值表示本幣貶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