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家莊村

蒲家莊村

蒲家莊村隸屬於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地處淄川城東3.5公里處洪山鎮境內,是明末清初著名小說家蒲松齡故里。蒲松齡乃蒲家莊才子,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1963年被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蒲家莊村位於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淄川城東3.5公里處洪山鎮境內,是明末清初著名小說家蒲松齡故里。村莊約建於宋代,初名三槐庄,因村內有三棵古槐而得名。明朝初期,因村東有口井,井水長年四溢,故改名滿井(即柳泉)村。蒲氏自明初世代居於滿井庄,后以族姓日蕃,別姓絕少,更稱“蒲家莊”。蒲氏雖非名門望族,但子弟多讀書,獲科舉功名者代不乏人。
蒲松齡乃蒲家莊才子,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生於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農曆四月十六日,卒於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正月二十二日,享年76歲。蒲松齡一生貧困,但志向高遠,攻讀不輟,喜與同輩研習經世之學,也常聯吟唱酬。雖才華橫溢,卻屢赴試不第,大半生在學館教書。這種處境決定了蒲松齡的文學生涯搖擺於傳統雅文學和民間俗文學之間。寫下了短篇名著《聊齋志異》,共8卷、計494篇民間故事。撰有文集四卷,計450餘篇;詩集6卷,計1295首;此外還有詞、俚曲、雜著、戲等多種作品。計近200萬言。今村內蒲松齡故居、村東蒲松齡墓葬保存完好。1963年被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