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關鎮

河北省張家口市赤城縣轄鎮

龍關鎮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赤城縣縣城西南30公里處,112國道貫穿全鎮,西距張家口100公里,東南距北京170公里。鎮域面積287.3平方公里,耕地8.6萬畝,平均海拔1200米。轄35個村,常住人口31347人(2017年),有漢、回、滿、蒙4個民族。

龍關古為黃帝部族縉雲氏地,漢置女祁縣,唐置龍門縣。1958年龍關、赤城兩縣合併,1960年縣政府遷往赤城,龍關為鎮治至今。

境內的重光塔在2013年3月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關鎮礦產豐富。探明有鐵、銅、錳、石墨等礦藏15種。金屬礦以鐵礦為主,其中磁鐵礦儲量1.4億噸,赤鐵礦儲量6000萬噸;非金屬礦以石墨為主,儲量達6000萬噸。

2018年,龍關鎮有工業企業36個,其中規模以上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個。

歷史沿革


元至元二年(1265年),為龍門鎮,為龍門縣治。
民國三年(1914年),屬龍關縣。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5月後,先後屬龍赤、龍延懷、崇赤、龍崇宣等聯合縣。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月,屬龍關縣。
1958年8月,為城關公社。
1960年5月12日,由龍關縣劃歸赤城縣;同年5月26日,劃歸宣化市。
1961年6月,復歸赤城縣。
1984年,城關公社改設為龍關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龍關鎮地處赤城縣西南部,東接鵰鶚鎮,南鄰田家窯鎮,西南與宣化區接壤,西北與崇禮縣交界,北靠炮梁鄉,距赤城縣人民政府30千米,區域總面積283.9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龍關鎮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境內最高峰四道梁頂,海拔2163.2米;最低點三岔口村,海拔980米。

氣候

龍關鎮年平均降水量348毫米。

水文

龍關鎮境內河道屬潮白河水系,潮白河發源於境內小龍王堂村,自西向東入鵰鶚境,境內河道長14.5千米。

自然災害

龍關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洪災、冰雹、霜凍、雷擊等。洪災每年均有發生,嚴重的一次發生在1994年6月14日,龍關境內發生洪災,成災面積130公頃,絕收面積123公頃,災害涉及18個行政村,倒塌房屋32間,損壞130間,龍關鎮因災死亡2人。嚴重的一次雹災發生在1998年7月6日,龍關鎮大龍王堂、小龍王堂、玉泉堡村降冰雹20分鐘,農作物受災面積1667公頃,成災面積1200公頃,絕收467公頃。

自然資源


龍關鎮境內礦藏資源豐富,已探明有鐵、石墨、銅、錳等礦藏15種;磁鐵礦儲量1.4億噸,可采儲量0.85億噸;赤鐵礦儲量0.6億噸,可采儲量0.48億噸;石墨儲量0.6億噸,可采儲量0.57億噸,集中分佈在境內北部和東南部一帶;地下水資源可利用量2339.2萬立方米。2011年,龍關鎮有耕地面積8.2萬畝,人均2.9畝,全部為旱地;有宜林荒山15.6萬畝,草場5.4萬畝,用材林10萬畝,經濟林16萬畝,森林覆蓋率23%。

礦產資源

龍關鎮礦產豐富。探明有鐵、銅、錳、石墨等礦藏15種。金屬礦以鐵礦為主,其中磁鐵礦儲量1.4億噸,赤鐵礦儲量6000萬噸;非金屬礦以石墨為主,儲量達6000萬噸。

旅遊資源

龍關鎮
龍關鎮
名勝古迹頗多。現存明長城24.5公里,唐長城25.6公里、烽火台10座。
重光塔初建於唐代,原名普濟寺塔,后經明代戍邊名將楊洪重修,至今保存完整,塔高33.6米,分上下七級,八角重檐閣式,磚石結構,現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明朝正統年間,名將楊洪收復塞北山河后,在原普濟寺舊址上重建,改名重光塔,並在結構上增加了有禦敵功能的瞭望孔以備邊防之需。重光塔由此同時兼備了宗教和軍事雙重功能,成為塞外唯一一座具有軍事防禦功能的古塔,這在京西地區絕無僅有。
重光塔為八角五層,重檐樓閣式磚塔,通高33.67米,佔地面積126平方米。塔基邊長5.5米,塔座用六層石條砌成,高2.1米,南北對稱有石階直通塔門,塔各層皆辟拱形門兩個,一、三、五層為南北向,二、四層為東西向。其餘各面雕直欞盲窗,四、五層各設26個瞭望孔,第五層南門上鑲嵌“大明敕賜重光寶塔”石匾。塔身逐層高度遞減,收分明顯,造型挺拔高峻,沉穩莊重,氣勢宏偉。
據《龍關縣誌》載:“縣城內坎方舊普濟寺遺址,有塔七級聳立院中,名曰重光,考之志,所載系唐代遺址,元蒙兵興躪墟,明正統中,名將楊洪收復塞北山河重光,就其遺址奏請帑銀興工修復之,又命曰重光”。
據明代劉俊《敕賜普濟寺記》描述:普濟寺規模宏大,中軸線上從南到北依次為山門、天王殿、重光塔、大雄寶殿、藏經閣、法堂。東西對稱從南到北建有鐘樓、鼓樓、東西配殿、觀音堂、地藏堂。“繪塑莊嚴,曲盡其妙。幡幢香花種種俱足,以及僧寮、方丈、香積、齋廚、賓客之館,依次而備。綠瓦朱檐,翚飛鱗次,金壁丹堊,炫目爍日”,可見當日寺院碧麗堂皇之景象。
龍關城地處邊塞要衝,楊洪在修建重光塔時,不但考慮到佛事活動,而且還賦予了它軍事瞭望功能,使之成為一塔多用的建築,體現了一個軍事家的深謀遠慮。如今,普濟寺已不存在,惟重光塔500餘年櫛風沐雨,依然屹立。
重光塔在2013年3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草木資源

山多林茂、草木豐盛。現有宜林荒山15.6萬畝,草場5.4萬畝,用材林10萬畝,經濟林16萬畝,森林覆蓋率23%。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龍關鎮下轄一街、二街、三街、四街、西青羊溝、北柵子、老王溝、外口、里口、常家窯、盤道、窯灣、三義村、前所、周村、武家窯、東水泉、高家溝、方家溝、八里庄、三岔口、椴木溝、大龍王堂、玉泉堡、李家窯、朱家營、黑土溝、沙家溝、段家溝、梁家窯、安家溝、尤家溝、徐家窯、辛窯、小龍王堂35個行政村。
截至2020年6月,龍關鎮下轄35個行政村:
一街村二街村三街村四街村盤道村
周村前所村尤家溝村沙家溝村八里庄村
三岔口村椴木溝村東水泉村高家溝村辛窯村
段家溝村李家窯村朱家營村合土溝村安家溝村
梁家窯村玉泉堡村大龍王堂村小龍王堂村方家溝村
徐家窯村武家窯村三義村里口村外口村
窯灣村常家窯村老王溝村北柵子村西青羊溝村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龍關鎮總人口28454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9715人,城鎮化率34%;另有流動人口650人。總人口中,男性14948萬人,佔52.5%;女性13506人,佔47.5%;以漢族為主,達28386人,佔99.76%;蒙古族27人,佔0.09%。2011年,龍關鎮人口出生率9‰,人口死亡率3.5‰,人口自然增長率5.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97人。
截至2017年末,龍關鎮常住人口為31347人。
截至2018年末,龍關鎮戶籍人口為27839人。

經濟


2004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2.1億元(工業總產值1.4億元,農業總產值0.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20元。
以鐵礦產業為主的工業企業。境內累計建成鐵礦採掘企業37家,選廠26家,燒結企業7家,年產鐵礦石600萬噸,鐵精粉220萬噸,球團50萬噸,年創稅收近億元。
以錯季瓜菜為主的農業種植。已形成“瓜、菜、薯、棚、杏”五大主導產業,年產錯季瓜菜5000萬噸,為京津重要蔬菜供應基地。2005年投資150萬元,建成全縣首家100噸儲量恆溫庫,並配套建設9000平方米蔬菜交易中心。
區域性的農村商貿流通中心。運輸、建材、餐飲等產業快速發展,現已達1700多家,從業人員4100人,年實現產值7000多萬元,對周邊鄉鎮有較強的輻射帶動作用。
龍關鎮
龍關鎮
蓬勃發展的社會事業。有縣辦醫院1所、鎮辦醫院1所,個體診所10家;縣辦中學1所,鎮辦中學1所,小學26所;中國移動、聯通和程式控制電話網路覆蓋全鎮;城區“三縱四橫”主街道全部柏油硬化;新建、改建住宅小區6處。去年投資550萬新建集中制小學1所。
2018年,龍關鎮有工業企業36個,其中規模以上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個。

農業

龍關鎮農業以種植玉米、馬鈴薯、蔬菜為主。2011年,龍關鎮農業總產值17804萬元。龍關鎮糧食作物以玉米、穀子、馬鈴薯為主。2011年,龍關鎮生產糧食1.2萬噸,其中玉米0.26萬噸,穀子0.23萬噸,馬鈴薯4813噸。龍關鎮經濟作物主要為蔬菜。2011年,龍關鎮蔬菜種植面積1.2萬畝,產量3.1萬噸,主要品種有圓白菜角瓜,其中圓白菜1.8萬噸,角瓜0.8萬噸。龍關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龍關鎮生豬飼養量1.15萬頭,年末存欄0.7萬頭;家禽飼養量6.5萬羽,年末存欄3.5萬羽。

工業

龍關鎮工業以鐵礦採掘、生產鐵精粉、鐵球團加工為主。2011年,龍關鎮工業生產總值9.8億元,占生產總值的67.3%。有工業企業104家,職工107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66.6億元,比2010年增長17.4%。

商貿

2005年,龍關鎮投資150萬元,建成100噸儲量恆溫庫,建設有9000平方米蔬菜交易中心。
截至2011年末,龍關鎮有商業網點153個,職工765人。

金融

截至2011年末,龍關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為4300萬元,比2010年增長1.1%;各項貸款餘額2850萬元,比2010年增長8%。

郵電

2011年,龍關鎮郵政業務總量23.1萬元,其中純收入14.5萬元;全年電信業務收入258萬元

文化


● 地名由來
龍關鎮原名龍門,后因城西有鎖陽關,更名龍關。
● 文物古迹
截至2011年末,龍關鎮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重光塔,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4個;現存明長城24.5千米,唐長城25.6千米、烽火台10座。
重光塔初建於唐代,原名普濟寺塔,后經明代戍邊名將楊洪重修,至今保存完整,塔高33.6米,分上下七級,八角重檐閣式,磚石結構,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明朝正統年間(1436年至1449年),名將楊洪收復塞北山河后,在原普濟寺舊址上重建,改名重光塔,並在結構上增加了有禦敵功能的瞭望孔以備邊防之需。重光塔為八角五層,重檐樓閣式磚塔,通高33.67米,佔地面積126平方米。塔基邊長5.5米,塔座用六層石條砌成,高2.1米,南北對稱有石階直通塔門,塔各層皆辟拱形門兩個,一、三、五層為南北向,二、四層為東西向。其餘各面雕直欞盲窗,四、五層各設26個瞭望孔,第五層南門上鑲嵌“大明敕賜重光寶塔”石匾。

交通


龍關鎮境內有112國道、省道灤赤線交會。截至2011年末,龍關鎮有縣鄉級公路3條,總長23千米。

社會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龍關鎮有幼兒園6所,在園幼兒288人,專任教師21人;小學10所,在校生1500人,專任教師8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480人,專任教師123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龍關鎮教育經費達3800萬元,比2010年增長31%;預算內教育經費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32.5%,比2010年增長14.3%。

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龍關鎮有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中心15個,各類文化專業戶23戶,有各類圖書室14個,藏書4.8萬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創作隊伍17人。截至2011年末,龍關鎮有學校體育場2個,51.4%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占常住人員的18.4%。2011年,龍關鎮有線電視用戶數為3200戶,入戶率38.8%。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龍關鎮有醫療機構1個,診所18個;床位48張,每萬人擁有病床16.8張;固定資產總值23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62人,其中執業醫師8人,執業助理醫師11人,註冊護士3人。2011年,龍關鎮醫療機構完成診療3.01萬人次,35個村村民全部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8.5%。

社會保障

2011年,龍關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283戶,人數397人,支出82.72萬元,比2010年增長14.59%,月人均174元,比2010年增長13.33%,醫療救助4人次;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259戶,人數2595人,支出248.13萬元,比2010年增長18.56%,月人均86元,比2010年增長14.29%;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20人,撫恤事業費支出52.05萬元,比2010年減少3.03%。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龍關鎮有郵政支局1個,報紙、期刊累計發行0.25萬份(冊);有電信服務網點1個,固定電話用戶1998戶,電話普及率2.2%;行動電話用戶1萬戶,寬頻接入用戶0.3萬戶。

基礎設施

● 給排水
截至2011年末,龍關鎮有深水井2眼,水塔4座,年供水1.43萬立方米;鋪設排水管道4500米。
● 供電
截至2011年末,龍關鎮有110千伏變電站1個,容量81500千伏安。
● 園林綠化
截至2011年末,龍關鎮有花壇10個,綠化面積0.4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