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田村

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磁灶鎮官田村

官田村系晉江市磁灶鎮一個革命老區行政村,為史國老看墓,官方購置田地給墓人耕種而得名為官田。位於磁灶鎮政府駐地南3公里,與內坑鎮刺黃村交界,青陽至內坑公路經此。

地名含義


官田村[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磁灶鎮官田村]
官田村[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磁灶鎮官田村]
為史國老看墓,官方購置田地給墓人耕種而得名為官田。

歷史沿革


明、清屬三都。民國33年(1944年)屬新民鄉太昌保。建國后,1956年屬內坑區錦和鄉;1961年屬磁灶公社官田大隊;1984年屬磁灶鎮官田村委會。

行政隸屬與交通位置


官田村系晉江市磁灶鎮一個革命老區行政村,位於磁灶鎮政府駐地南3公里,與內坑鎮刺黃村交界,青陽至內坑公路經此。

歷史人文


全村俱姓陳,隸屬大宅十三鄉。在臨解放時期是中共地下活動場所,有很多的光榮歷史,出現了當時名人中共地下黨員許集美、陳孔才等同志。

村落與居民


區域面積174.4262公頃(約1.7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83.18公頃,轄官田、草山頭,新后坑3個自然村。全村人口3096人,772戶,旅居海外僑親有100多人。

村容村貌


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私廁改造公廁10餘座。僱人清洗及運垃圾,衛生十分清潔。村道水泥路面,形成十分便利的村道交通網路。

氣候與物產經濟


全年氣候適宜,主要農作物有水稻、地瓜、花生,大豆。有小規模私企6家,年生產總值4500餘萬元,村級財政收入18餘萬元,人均收入8000餘元。官田村靠黨的開放政策,努力建設更美好的明天。

交通運輸


官田村有三條出村水泥公路,一條通至雙內路,一條通至安海磁灶的公路還有一條環村路,交通十分便利。

紀念地、風景點、名勝古迹


自然村分別有草山頭的婿爺宮,新后坑的周王府宮,官田的藍田境慈濟宮及泉郡南門外晉邑三都丹心廟。丹心廟始建於明正統十四(1449年)春,清道光一八二一年春重建,1958年被毀,1980年復建。清朝康熙皇帝敕封史嚴兩人為國老國舅,國老墓位於本村地界,嚴國舅位於內坑鎮刺黃村。

域內設施、文化生活、企事業單位


官田文化活動中心
官田文化活動中心
域內有老人活動中心、文體活動中心、晉邑南音社、官田小學,官田幼兒園。小規模私企有:鴻源板材廠、匯鑫陶瓷廠、鴻鑫腰線廠、琉璃瓦廠、空心磚廠,紅地磚廠等。

下級組織


官田、草山頭、新后坑三個自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