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田村

雲南省麗江市寧蒗縣翠玉鄉官田村

該行政村隸屬寧蒗彝族自治縣翠玉僳僳族普米族鄉,地處翠玉鄉鄉西邊,距翠玉鄉政府所在地4.00 公里,到鄉鎮道路為通路,交通方便,距縣58公里。東鄰翠玉村委會,南鄰庫腳村委會,西鄰宜低村委會,北鄰春東村委會。轄培德自然村、高坎子自然村等11 個自然村。現有農戶564戶,有鄉村人口2574人,其中農業人口2221人,勞動力1681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641人。

全村國土面積92.53平方公里,海拔2,080.00米,年平均氣溫19.60℃,年降水量860.00毫米,適合種植 水稻,玉米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2500畝,人均耕地1.0畝,林地113390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419.9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38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500.00畝(其中:田1,611.00 畝,地889.00畝),人均耕地1.00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113,39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009.8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45畝,主要種植核桃,花椒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50畝,其中養殖面積 1.50畝;草地7,925.00畝;荒山荒地6,020.00畝,其他面積 8,960.00 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無路燈。全村有311戶通自來水,沒有農戶飲用井水,有253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45%)。有564戶通電,有312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35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55%和62%);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8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46戶(分別佔總數的50%和26 %)。
該村到鄉道路為通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4.0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4.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4輛,拖拉機 41輛,摩托車23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891.00 畝,有效灌溉率為44%,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606.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72畝。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81戶;未裝有太陽能;未建有小水窖;未實施“一池三改”。全村有6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1個自然村已通電;有6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1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1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沒有自然村通路燈。有5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沒有農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沒有農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6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沒有農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19.9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03.90萬元,佔總收入的49%;畜牧業收入 115.20萬元,佔總收入的27%(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1523 頭,肉牛 103 頭,肉羊 384 頭);沒有漁業收入;林業收入39.70萬元,佔總收入的9%;第二、三產業收入61.10萬元,佔總收入的15%;工資性收入 10.20萬元,佔總收入的2%。農民人均純收入 1,038.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5.4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6 人(占勞動力的2%),在省內務工22人,到省外務工14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11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62.70萬元,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種植業、養殖業特色產業,計劃大力發展種植業、養殖業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580戶,共鄉村人口2509人,其中男性1456人,女性1053人。其中農業人口2501人,勞動力1719人。到2011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505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4.00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571戶。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官田完小,中學生就讀到翠玉中學。該村距離小學校0.00公里,距離中學4.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230人,中學生96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1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571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500.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0.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粘貼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46人,黨員中男黨員44人,女黨員2人。團員0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農業產業化程度不高,沒有主導產業;2、各自然村發展不平衡,靠天吃飯;3、村級小學設施差,師資力量薄弱,人居環境有待改善;4、人畜飲水困難,有效灌溉率低;5、至今還有4個自然村不通公路,給生產生活帶來極大不便。。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大力發展林果業,如核桃、花椒,改良老品種,引進新品種;2、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冬早蔬菜;3、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群眾的文化素質;4、加強水利條件設施建設,提高有效灌溉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