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田村

江西省泰和縣苑前鎮

官田村位於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苑前鎮西部,村子的東南面環山,西北面經仁善河蜿蜒穿過,是個山清水秀、人傑地仁的小村莊。

習俗


上燈,男通“丁”的意思,“丁”和燈是偕音,所以生了兒子的人家在來年的春節這天就要在自家祠堂里上燈。
在官田村,凡是頭一年生男孩的,都要參加上燈,上燈活動十分隆重,要舉行“上燈”、“暖燈”等儀式,其間戶主抱來去年出生的男嬰先向列祖列宗參拜,接著參拜長輩,長輩給“利是”表示祝願,完畢后全族人開懷大飲。吃過燈酒,男嬰就算正式加入宗族行列,將名字注入族譜。不過,“上燈”是與女孩子無關的,她們也沒資格在族譜里佔一席之地。
客家人的上燈,由於古時嬰兒死亡率高,民間流傳著“七天風,八天扔”的俗語,當女嬰闖過了這一關,到滿一個月的時候會大擺喜酒慶賀,俗稱滿月。而男嬰的死亡率又比女嬰高,所以等男嬰到來年滿周歲,存活率大大提高的時候,會在農曆正月初十至元宵這幾天大舉慶賀,十分隆重,這天就要在自家祠堂里掛上一盞精美的燈籠,燈籠裡面吊著一塊石頭,俗稱“燈卵”。意義是家族“添丁”,之後擺下酒席,宴請全村的男丁前來喝酒到賀,並把他的名字正式寫進族譜里,男孩就正式成為了這個家族的一員。
苑前鎮上所有的張姓村落,都有一本宗譜,且有著相同的輩分排號。以下只是一部分(承,教,曰,敬,以,修,學,問,思,辨,道......)
官田村[江西省泰和縣苑前鎮]
官田村[江西省泰和縣苑前鎮]

地圖


村情概況


水稻
水稻
全村國土面積5平方公里年平均氣溫19.60℃,年降水量860.00毫米,適合種植 水稻,玉米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500畝,人均耕地1.0畝,林地1390畝。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419.9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38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水稻業,養殖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500.00畝,人均耕地1.00畝,主要種植水稻;擁有林地939.00畝,水面面積120.50畝,其中養殖面積100.50畝;草地525.00畝;荒山荒地20.00畝。
官田
官田

基礎設施


截止2010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電、路、電視、電話,無路燈。農戶飲用井水,有53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45%)。有130戶通電,有10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0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55%和62%);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00戶。
該村到鄉道路為通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0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00公里。
農戶居住多以磚混結構住房;少數貧困戶土木結構住房。
官田村[江西省泰和縣苑前鎮]
官田村[江西省泰和縣苑前鎮]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2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03.90萬元,佔總收入的49%;畜牧業收入 15.20萬元,佔總收入的27%;漁業收入30萬;林業收入39.70萬元,佔總收入的9%;第二、三產業收入61.10萬元,佔總收入的15%;工資性收入 100.20萬元,佔總收入的20%。農民人均純收入 1,038.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5.4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96人(占勞動力的30%),在省內務工22人,到省外務工74人。
官田村[江西省泰和縣苑前鎮]
官田村[江西省泰和縣苑前鎮]

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水稻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11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60.70萬元,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種植業、養殖業特色產業,計劃大力發展種植業、養殖業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20戶,共鄉村人口500人,其中男性296人,女性204人。其中農業人口200人,勞動力300人。到2011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70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鎮衛生院。

文化教育


官田村[江西省泰和縣苑前鎮]
官田村[江西省泰和縣苑前鎮]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固陂春蕾小學,中學生就讀到苑前中學。該村距離小學校1公里,距離中學7.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50人,中學生16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農業產業化程度不高,沒有主導產業;2、各自然村發展不平衡,靠天吃飯;3、小學設施差,師資力量薄弱,人居環境有待改善;4、人畜飲水困難,有效灌溉率低。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大力發展林果業,如核桃、花椒,改良老品種,引進新品種;2、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冬早蔬菜;3、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群眾的文化素質;4、加強水利條件設施建設,提高有效灌溉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