篦齒蘇鐵

篦齒蘇鐵

篦齒蘇鐵(學名:Cycas pectinata Griff.):樹榦圓柱形,高達3米。羽狀葉長1.2-1.5米,葉軸橫切面圓形或三角狀圓形,柄兩側有疏刺,刺略向下彎,羽狀裂片80-120對,條形或披針狀條形,厚革質,堅硬,上面深綠色,下面綠色。上部兩側生胚珠2-4枚,胚珠無毛,卵圓形或近圓球形。種子卵圓形或橢圓狀倒卵圓形,熟時暗紅褐色,具光澤,干后外種, 皮常同中種皮分離開。

徠有栽培,作庭園觀賞樹用。原產地中國、印度、尼泊爾、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越南。

形態特徵


篦齒蘇鐵
篦齒蘇鐵
篦齒蘇鐵樹榦圓柱形,高達3米。羽狀葉長1.2-1.5米,葉軸橫切面圓形或三角狀圓形,柄長15-30厘米,兩側有疏刺,刺略向下彎,長約2毫米,羽狀裂片80-120對,條形或披針狀條形,厚革質,堅硬,直或微彎,邊緣稍反曲,上部微漸窄,先端漸尖,基部窄,兩側不對稱,下延生長,上面深綠色,中脈隆起,脈的中央常有一條凹槽,下面綠色,有散生短柔毛或漸變無毛,中脈顯著隆起,中部的羽狀裂片長15-20厘米,寬6-8毫米。
雄球花長圓錐狀圓柱形,長約40厘米,徑10-15厘米,有短梗,小孢子葉楔形,長3.5-4.5厘米,頂部三角狀或斜方形,先端具鑽形長尖頭,寬1.2-2厘米,密生褐黃色絨毛,花藥3-5(多為4)個聚生;大孢子葉密被褐黃色絨毛,上部的頂片斜方狀寬圓形或寬圓形,寬較長為大或長寬幾相等,寬6-8厘米,邊緣有30餘枚鑽形裂片,裂片長3-3.5厘米,先端尖,通常無毛,頂生的裂片較長大,長4-5厘米,邊緣常疏生鋸齒或再分裂,大孢子葉的下部急縮成粗短的柄狀,長3-7厘米,上部兩側生胚珠2-4枚,胚珠無毛,卵圓形或近圓球形,頂端有一乳頭狀突起點。
種子卵圓形或橢圓狀倒卵圓形,長4.5-5厘米,徑4-4.7厘米,熟時暗紅褐色,具光澤,干后外種,皮常同中種皮分離開。

產地生境


產於中國雲南西南部,昆明有栽培,作庭園觀賞樹用。印度、尼泊爾、錫金、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越南也有分佈。模式標本采自喜馬拉雅山區南部。
篦齒蘇鐵分布圖
篦齒蘇鐵分布圖

生長習性


篦齒蘇鐵分佈區地處雲南高原亞熱帶南部季風常綠闊葉林區域。年平均溫度16-20℃,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集中於雨季降落,乾季較長。土壤為磚紅壤,pH值4.5-6。常生於以厚緣青岡、毛葉青岡、峨眉木荷為優勢的常綠闊葉林中;或在余甘子、毛果算盤子為標誌的次生灌叢中也可見到。

繁殖方式


播種

播種採用盆點播,覆土2cm,在30至33度的高溫下,兩周可發芽。幼苗需培育2-4年方可移栽。種子播前用50℃左右溫水在保溫瓶中浸種12小時,倒出攤放1小時,再換同樣水溫加入0.1%硫酸亞鐵磷酸二氫鉀,再放入保溫瓶中浸泡12小時后,即可用於播種。

分櫱

宜在早春3-4月利用換盆時進行,將母株旁的櫱株扒出,櫱株的形成一般需2-3年,切割時要盡量少傷莖皮,切下后即侵塗1500倍吲哚丁酸(IBA)2小時,撈出蔭干后,栽在裝有粗沙和營養土各半的盆內,放半陰處養護,溫度保持27-30℃很容易成活。

莖段

蘇鐵的莖段也可以用來繁殖,將其鋸成約10cm長的莖段,視直徑大小分成4、6或8塊,刮盡髓部後用1500倍多菌靈液消毒,蔭干後用1500倍吲哚丁酸(IBA)浸泡2小時,撈出陰乾后,埋入乾淨的沙土中深約3cm,有皮的一面或原來朝上的一面朝上,土溫保持在25℃左右,上蓋玻璃或薄膜,保持濕度,約2-3個月後莖段上的隱芽才萌髮長出吸芽,等吸芽長到2-3cm,把它們移出來,用素沙土上盆,促其髮根。

栽培技術


修苗

新引進的篦齒蘇鐵要進行適當的處理。首先剪去葉片和腐朽根,根部的傷口要鋸平或修剪平整。樹榦有損傷、腐爛的,要將腐爛部分割除,再用高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塗於傷口處,使傷口氧化,有利於傷口癒合,防止病蟲害侵入。最後用加有生根粉的黃泥漿塗抹根部,促進髮根。植後用速撲殺800倍、甲基托布津500倍混合液噴灑全樹,每周1次,連噴2-3次,殺死隨樹的病蟲。

選址

篦齒蘇鐵耐旱忌水,要求光照良好,選址要注意選在通風透光、排水性好的地方。要淺種、堆高種植,一般種植深度為40-60厘米,種植過深不利髮根,且易積水,造成根部腐爛。喜陽光,在春、秋季,幼苗期最好放在陽光直射處(但不可曝晒)養護,待新葉長成后再移入室內觀賞。冬季氣溫低於0度時應移入室內越冬。室濕保持在5-10度。翌年4月出室,每隔2-3年換盆1次。

土壤

挖深坑後用中、粗砂和地表土按1∶2的比例混合回填,同時每坑拌入克敵100克、敵克松50克進行土壤消毒,防止病蟲侵害根部。每隔2-3年換盆時更換新土,盆栽培養土以肥沃疏鬆的砂質壤土為佳,翻盆時在盆底墊以碎瓦片、粗粒石作好排水層,並施以馬蹄片2-3片,餅肥作為基肥。

固樹

根據樹的大小採用人工種植或機械吊種。注意選擇好觀賞面,重心要穩,填土時一定要夯實,填滿並高出地面20-40厘米,以防止倒伏,並有利排水。對樹榦形狀較奇特,重心不穩的樹要用木條或鐵絲固定,待土層緊實,發出新根,樹體穩定時再撤除。

肥水

種植時不放肥料,待發新根后再補施。夏季生長旺盛期,施以稀薄的腐熟餅肥水,每月1-2次即可,追肥中如加入“黑礬水”(硫酸亞鐵),葉色可濃綠油亮。入秋後停止施肥。種植后及時澆透水,要注意小水慢澆,使土層均勻下沉,防止倒伏。春、夏季葉片生長旺盛,要多澆水,並增加早晚葉面噴水,保持葉片清新翠綠。每月可施腐熟餅肥水一次。入秋後澆水應控制,冬季澆水間隙更長些,以乾燥為好,低溫又濕容易爛根。

修剪

每年徠僅長一輪葉叢,新葉展開成熟時,需將下部老葉剪除,以保持其姿態整潔古雅。生長過程中,當植株主幹高達40-50厘米,新葉長成時,應將下部枯弱黃葉割除一輪或至少兩年進行1次,以保持樹形的整齊豐滿。

病蟲防治


莖腐病

新移植長勢弱的篦齒蘇鐵常受莖腐病危害,被害部位腐爛壞死,常有臭味。防治方法是新移植蘇鐵要進行全株消毒及傷口處理,加強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平時勤檢查,及時發現腐爛部位,將其刮除后再塗抹高濃度高錳酸鉀溶液,使其氧化,防止病菌侵入深處;或用樂果500倍、百菌清100倍混合液灌入傷口。每周1次,直到傷口部位長出新皮為止。

斑點病

斑點病是為害蘇鐵葉片的主要病害之一,屬真菌性病害,葉片受侵染后初是淡褐色的小斑,然後蔓延為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直徑為1毫米至5毫米,病斑中央為暗褐色至灰白色,邊緣紅褐色,病斑上生黑色小點,由於病斑間聯結,便形成一段斑,造成葉片枯死,破碎。高溫多雨的天氣,此病害易蔓延發生。在防治預防方面,培養土應適帶微酸性的沙質上,夏天多淋清水,病老葉應及時清除。發病初期噴波爾多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劑6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高錳酸鉀1000倍液,約隔10天噴1次,效果較好。

蘇鐵小灰蝶

即曲紋紫灰蝶,是危害蘇鐵葉片的主要害蟲,成蟲在蘇鐵幼葉上產卵,主要以幼蟲群集於蘇鐵新抽羽葉為害,蛀食幼嫩部分,把新羽葉蛀得殘缺不全.,重時幼葉全部被吃掉,嚴重影響蘇鐵的生長及外觀3。灰蝶的為害從3月下旬開始,直到11月份。6-9月最為嚴重。灰蝶只為害未展開的葉和剛展開的幼嫩葉,葉片展開變硬后就不再受害。因而蘇鐵嫩芽抽出3-5cm時,用樂果或敵敵畏800-1200倍液噴霧保護嫩芽。每3-5d噴1次,直到葉片完全展開,為害嚴重時可用速撲殺1200倍液噴霧。

介殼蟲

介殼蟲對蘇鐵葉片的危害性很強,往往成群聚集固著在葉片上,吸食養分,嚴重時介殼蟲密集重疊,受害后蘇鐵葉片很快枯黃。秋季危害較為嚴重。防治介殼蟲關鍵要保持環境通風良好,光照充足,加強檢查,儘早發現。噴葯防治宜在若蟲孵化期進行,可用40%速撲殺800-1200倍液,或5%吡蟲磷乳劑500倍液,或25%亞胺硫磷乳油8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乳油800倍液,或50%殺螟松100倍液防治,但噴葯要均勻,葉面葉背都要照顧到。如果蟲口密度較大,可隔周再噴一次。各種藥物輪換使用,並結合冬季清園剪除病蟲葉。

保護級別


由於挖采作園林觀賞者日益俱增,同時雲南南部開發種植經濟作物,天然林被毀,在雌雄異株,不常花結子,致使植株急劇減少,有變為瀕危種類的危險。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0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易危(VU)。
1992年,中國植物紅皮書——稀有瀕危植物(第一冊)列為一級。
199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列為一級。
1999年,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錄(第一批)一級。

主要價值


科研

其大孢子葉的形狀與二迭紀的化石蘇鐵相似,對研究蘇鐵類植物的演化、分佈及古地理、古氣候等都有價值。

觀賞

植物樹形優美,蒼勁質樸,莖幹堅硬如鐵頂生大羽葉,潔滑光亮,油綠可愛,四季常青。製作盆景可布置在庭院和室內,是珍貴的觀葉植物。老乾布滿落葉痕迹,斑然如魚鱗,別具風韻。盆中如配以巧石,則更具雅趣。大型而美麗的葉四季濃綠頂生,具獨特之觀賞效果。如布置在庭園及大型會場可收莊嚴肅穆之效;配置於花壇中心,使人有安詳之感;作古代建築之陪襯,則顯古老蒼勁;作現代建築之配植,則四季濃綠而賞心怡神;植於寺廟之旁則有避邪之妙用。

藥用

四季可采根和葉,夏季採花,冬季採種子洗凈曬乾備用。葉含(Cycasin)有毒,並有抗癌作用,蘇鐵種子和莖頂部樹心有毒,用時宜慎。
【彝葯】羅蘋:莖治婦科虛寒,白帶,紅崩《滇葯錄》。
【基諾葯】的遮:莖桿基部治肺結核咯血,胃炎,胃潰瘍《基諾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