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金頂

峨嵋山奇景最集中的景點

峨眉金頂最負勝名的是多頂四奇:日出、雲海、佛光、聖燈。金頂是峨嵋山奇景最集中的地方,也是旅遊接待設施最完善的地方。華藏寺高聳於岩頂,相鄰處則是風格平實的卧雲庵。此外,在峨眉金頂,有一處不為人所熟知,卻新穎別緻的“同心鎖”棧道,賦予了峨眉山一份浪漫的情懷。

地理環境


峨眉金頂,海拔3077米,是峨眉游山的終點,由洗象池上行15公里,經過登金頂最長最後的一道有2380餘石級的險坡--七里坡,再經過接引殿即至。遊客可乘車到雷洞坪,步行到或坐索道纜車上金頂。也可乘車到萬年寺,乘索道纜車上金頂。
明人方孝孺的《宿峰頂次濟定韻》一詩這樣描繪了金頂絕色:“層岩削壁跨千里,坐鎮西南勢獨雄。元氣崑崙磅礴外,祥光隱現有無中。珠瓔寶佛留金相,金碧樓台依半空。縱是蓬萊並弱水,消虛難與此相同。”
金頂
金頂
人們常說:“到峨眉山不到金頂等於沒有到峨眉山。”認為,金頂是峨眉山的象徵,峨眉十景之冠的“金頂祥光”,則是峨眉山的精靈。“金頂祥光”包括四大奇觀:雲海、日出、佛光、聖燈。它們自古為世人所神往、迷戀。
峨眉金頂
峨眉金頂
此外,在峨眉金頂,有一處不為人所熟知,卻新穎別緻的“同心鎖”棧道,賦予了峨眉山一份浪漫的情懷。在從雷坪洞前往金頂的扶手邊,最吸引人的莫過於欄桿上那密密麻麻的鐫刻了無數情侶名字的同心鎖。據說,只要將鎖鎖上之後,把鑰匙決絕地擲入旁邊的萬丈深淵,便可“情定終身,永不分離”。浪漫七夕,峨眉山美食村專門推出了各色情侶美食,如鴛鴦抄手、情侶涼粉等,讓情侶在秀麗山水中品味愛情的美好。

主要景觀


雲海

峨眉金頂
峨眉金頂
峨眉金頂觀雲海晴空萬里時,白雲從千山萬壑冉冉升起,頃刻,茫茫蒼蒼的雲海,雪白的絨毯一般平展展鋪在地平線上,光潔厚潤,無邊無涯,似在安息、酣睡。有時,地平線上是雲,天空中也是雲,人站在兩層雲之間,極有飄飄欲仙的感受。
南宋范成大把雲海稱為:兜羅綿世界。(兜羅:梵語,樹名,它所生的絮名兜羅綿),佛家叫作“銀色世界”。作為峨眉山的代稱,如同五台山叫“金色世界”,普陀山叫“琉璃世界”,九華山叫“幽冥世界”。
山風乍起時,雲海飄散而去,群峰眾嶺變變成一座座小島;雲海匯聚過來,千山萬壑被掩藏得無影無蹤。雲海時開時合,恰似“山舞青蛇”,氣象雄偉。風緊時,雲海忽而疾馳、翻滾,忽而飄逸、舒展,似天馬行空,似大海揚波,似雪球滾地。最壯觀的是,偶爾雲海中激起無數蘑菇狀的雲柱,騰空而起,又徐徐散落下來,瞬息化做淡淡的縷縷游雲。此種蘑菇雲極難見到。范成大有詩驚嘆這幻變的雲海:“明朝銀界混一白,咫尺眩轉寒凌兢。天容野色倏開閉,慘淡變化天靈。”

日出

金頂黎明前的天空是美妙的東方,墨紫黑紫的太空,天地一色,逐漸地平線上天開一線,飄起縷縷紅霞,托著三兩雜金色鑲邊的彩雲,預示著一個輝煌的白晝即將降臨。彩雲下,空曠的紫藍色的天幕上,一剎間,吐出一點紫紅,緩慢上升,逐漸變成注弧、半圓;變成桔紅、金紅;然後微微一個跳躍,拖著一抹瞬息即逝的尾光,一輪圓圓的紅日嵌在天邊。
日出因氣象條件和季節的不同而千姿百態,差異極大。天氣晴朗時,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可觀賞到壯麗日出的全過程;或天邊有雲氣,待見日出時,已是脫離地平線的一輪紅日,或雲層瀰漫,則有時僅能看到朝霞、雲海。
金頂日出
金頂日出
伴隨著旭日東升,朝霞滿天,萬道金光射向大地,峨眉山宛似從頭至腳逐漸披上金色的大氅,呈現出它全部的秀美身姿。此時此刻,天上地下變成金色的世界,象徵著“早晨是黃金”之意。
在日出時的金頂,可看到更上闊的天地:東面千山萬嶺似一座座山水小盆景;峨眉平原的盡頭,表衣江、大渡河似兩條白練環繞,匯合於隱約可見的樂山城。東北和西面,曬金山、大小瓦屋山方正橫卧;銀裝素裹的大雪山,起伏綿延,聳立於眾山之上,在初升旭日暉映下,變化成一列粉紅色的巨型縷花山石玉雕。

佛光

諺云:“朝看西午看東”。看神奇的佛光,最佳時間是下午2-5時,最佳的地點是在睹光台、攝身岩。
午後,攝身岩下,岩布滿白蒙蒙的雲層,雲層中驟然幻化出一個紅、橙、黃、綠、青、藍、紫的七色光環,約一二米大小,中央虛明如鏡。金頂歡聲雷動。觀者背向偏西的陽光,有時會發現光環中現自己的身影,猶如面對明鏡,舉手投腳,影皆隨形,奇者,即使成千上百人同時同址觀看,觀者也只能自見已影。不見旁人。清人丁文燦在《看見佛光》一詩中,云:“雲成五色現廳光,形似民珠不可方,更有一樁奇異中,人人影在簡中藏。”這種佛光名“攝身光”。
范成大在《光相》詩中歌曰:重輪疊影印岩腹,非煙非霧非丹青。我與化中人共住,鏡光覿面交相顯。
譚鍾岳詩云:非雲非霧起層空,異彩奇輝迥不同。試向石台高處望,人人都在佛光中。
佛光因色調、形狀、大小的不同,有各種不同名稱的佛光,如有水光、壁支光、童子光、金橋、清現、反現、大現、小現等等。
金頂佛光
金頂佛光
佛光,佛家說是普賢菩薩向凡夫俗子顯露真容,隨緣應化,故又稱“光相”。實際上,佛光是和種光的自然現象,是陽光照在雲霧表面所起的衍射作用而形成的。中國科學家命名為“峨眉寶光”。據載,峨眉山佛光每月均有出現,夏天和初冬出現的次數最多,最多時全年可見一百次左右。

聖燈

金頂無月的黑夜,攝身岩下夜色沉沉,有時忽見一光如螢,繼而數點,漸至無數,在黑暗的山谷飄忽不定。佛家稱它的“聖燈”,又名“神燈”,說飄浮的神燈是“萬盞明燈朝普賢”。
明代萬曆年間,嘉定知州袁子讓在《游大峨山記》一文中記述了他所見:“及時薄暮,一僧果語‘空中燈現’。予急出現之,隱隱有一兩點,如星飛在岩壑上下間。有頃,分為數十;有頃,漸分為數百;往來樓台欄之中;移時而散,竟不知何物。”釋心誠《聖燈》詩云:“飛自峭崖東,飄來點點紅。迴翔分遠近,掩映入空濛。焰冷千年火,光搖半壁風。夜深人靜后,掛滿梵王宮。”明人尹伸《聖燈》詩亦云:“曠望不辭夜,燈從上界傳。流光時渡壑,焰影欲連天。只評繁星墜,還從法力圓。迷雲開暗谷,處處見金仙。”
據科學家初步考察,“聖燈”是一種物理現象。一說是磷火,是含磷氣氫和朕磷的作用,聯磷的自然,激起磷化氫的它燃;一說是某些樹木上有一種密環菌的真菌,遇雨後而發光。可惜的是60年代以來,已難見到這種神奇的“聖燈。”據金頂仁開和尚所述:1982年8月一天的半夜,滿天星斗,攝身岩半腰一層薄薄的雲忽見去層中早冒出一雜藍綠的光點,約有拳頭大,冒出后,迎面一射,迅速消失;接看第二朵光點冒出,一射,又消滅了……。如此冒出約有三四十個光點。最後一朵光點,周圍還伴著三五朵小火花。
這種神異的光象及其逐漸消失的原因,尚待科學家們去進一步探索。

旅遊信息


交通信息

從接引殿乘坐金頂索道可達。或徒步抵達,從接引殿到金頂約6公里。

文化活動


同名詞曲

同名《[峨眉金頂》為遊戲蜀山Online背景主題,小旭配樂。曲子盡顯大氣蒼茫,詮釋了佛家修真至高境界。

版本一

《峨眉金頂·封塵卷》
詞:黃敬遠
雲海遙,霽雪峨眉巔。
仙峰麓,佛塔千分光。
古木參梵音,摩崖刻通天。
疊鶴吟,虯蟒壑蜿蜒。
問蜀道,鐵索寒橋棧。
滴虹冉,飛澗霧,藤岩攀。
棲靈獸,百里川在望。
普賢趺坐象。
破碎虛空十二因,縱觀銀河脈,紫微星宿橫命盤轉。
渺渺洪荒劫數更迭,太極眾生界,萬法宇宙沉浮間。
湮滅羅剎繁華葬燼,生死自無相,一卷封塵如來幻指尖。
御風還,聖燈彼岸!

版本二

情夢孤祭·峨嵋金頂
填詞:邪邪
俏峨嵋雪花漫漫
雲霧滿一笑淡然
落葉花殘道路難
金摺扇難配美人傘
報國寺佛光石龕
何處尋紅塵難斷
東風寒衣袂凌亂
執手不見紅妝
奈何橋水畔背影散
一葉孤舟望不穿
綢紗蹣跚孤聲寒
終撥亂愁思棋盤
紅顏一聲嘆自惆悵
縱橫天下何記得
一曲峨嵋為君彈

版本三

畫夢·幻殤
曲:峨眉金頂
詞:素影寒
暮雪微,聽語幾醉
傾城淚,流年夢碎
清風滿杯,孤夜垂
落霜飛,故人何時歸
千樽月,疏影暗褪
長亭水,枯葉成堆
嘆輪迴,昔顏憔悴
誰把姻緣錯相配
冷月寒,離歡,兩聚散
瑤台幻夢悲空亂
燈火闌珊,凌蔭淺
浮生葬花舊河畔
琵琶聲聲彈,往事湮
不問曲終人散
(不問曲終人散~)

版本四

長相思
曲:峨眉金頂-小旭音樂
詞:小魚蘿莉
唱:許多葵
長相思思之
長相憶憶之
誰撒紅豆種相思
醉月幾行描金紙
長相思思之
長相依如是
敢問相思何年止
除非相見時
君且舞一劍情人痴
杜若紛飛時
妾自撫一曲鵲踏枝
起落多少事
君遠歌一闕長相知
勿敢忘情誓
心頭事
淺情人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