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濱鎮
湖南省湘陰縣下轄鎮
湘濱鎮位於湖南湘陰縣湘濱鎮西北端,區域面積10.12萬畝,轄33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421個村民小組,13217戶,總人口61027人,其中農業人口58612人,耕地面積7.2萬畝。
湘濱鎮位於縣境西南,地處南洞庭湖濱,東南面為資水東支和湘水西支,隔江是爛泥湖防洪大圈和城西垸,北臨洞庭湖,西鄰南湖垸,三面環水,2016年6月建制村合併后轄12個行政村,2個社區,總人口72562人。全鎮共設黨總支13個,黨支部45個,全鎮共有黨員1929人。
2005年1月13日,岳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撤銷湘陰縣濠河口等17個鄉鎮設立城西等4個鎮的批複》(岳政辦函[2005]5號撤銷白馬寺鎮、洞庭圍鎮、臨資口鎮、柳潭鄉,設立湘濱鎮。以原白馬寺鎮、洞庭圍鎮、臨資口鎮、柳潭鄉的行政區域為新設湘濱鎮的行政區域,湘濱鎮轄7個居委會、33個建制村,總面積101平方千米,總人口5.7萬人,鎮人民政府駐和平閘。撤銷新泉寺鎮、鳳南鄉、關公潭鄉、車馬鄉、西林鄉,設立新泉鎮。以原新泉寺鎮、鳳南鄉、關公潭鄉、車馬鄉、西林鄉的行政區域為新設新泉鎮的行政區域,新泉鎮轄4個居委會、49個建制村,總面積138.4平方千米,總人口7.6萬人,鎮人民政府駐新泉寺。
![湘濱鎮](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3/e/m3e6ca5c468cca2390aa449ab9cbb362f.jpg)
湘濱鎮
一、以新農村建設為統領,農業基礎得到夯實
堅持“城鄉統籌,分類指導”,大力發展現代農業,通過走“宜農則農、種養結合、彰顯特色”的發展路子,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糧食、畜牧等傳統支柱產業得到提升,特種水產養殖、現代設施等新興產業逐步興起。
二、以招商引資為主渠道,非公經濟發展強勁
鎮黨委、政府始終堅持把招商引資上項目、千方百計強工業作為壯大全鎮實力的首要任務來抓。通過轉變觀念、優化環境打造平台,轉變作風、創新服務、促進發展等措施,努力打造湘濱鎮“優勢產業、優良環境、優質服務”的“三優”品牌,全鎮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等工作躍上新的台階。全鎮引進鎮外資金項目5個,建成湖南玉田米業、亞華斯制衣有限公司、恆興制衣廠、吉祥木材加工廠、佳利門業有限公司。
三、以富民增收為初衷,激發農民自身價值
鎮政府堅持把農村勞動力轉移作為富民增收的重要措施來抓。鎮成立了勞動保障服務站,有效的保護了農民務工人員的利益。在促進農民就業方面:一是充分發揮本鎮養魚、養珍珠等產業優勢,積極招商引資發展民營經濟。積極組織返鄉農民工發展副業,安排本鎮返鄉農民工200餘人。二是積極聯繫外地企業,幫助輸出本鎮剩餘勞動力1000餘人。全鎮勞動力輸出達15000人。三是積極爭取縣“陽光培訓工程”支持,培訓農民技術工。近兩年來已累計培訓農民5000多人,轉移就業率達到75%。
四、以項目帶動為支撐點,帶動服務建設全面開展
緊緊抓住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國家財政轉移支付向農村傾斜和市、縣主要領導掛鉤鎮、村的發展機遇,緊盯國家政策,積極組織編報項目,完成了部分村的農網改造、5個村級組織活動中心、1個村老年人活動中心、33個村衛生室以及一批學校基礎設施建設等。
五、以強化征管為保障,財政收支運行平穩
積極培植可持續增長財源,嚴格依法治稅,開展稅收便民服務,服務質量和效率得到提高,實現了財政收入與經濟總量同步增長。我鎮加強財源建設,培植優勢,新的經濟增長點逐步形成。強化稅收征管,增收節支,挖潛並重,科學聚財、理財,精打細算,勤儉辦事,較好地保證了機關運轉和重要事情的支出。
六、以小城鎮建設為重點,基礎建設建管力度加大
鎮政府舉全鎮之力,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科學編製我鎮和平閘小城鎮建設規劃,創新小城鎮建設思路,以規劃為基礎,以管理促規範,以效益求發展,循序漸進地推進小城鎮建設進程。
七、以人本理念為核心,社會事業統籌發展
切實關注民生,積極解決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遠程教育“村村通”工程基本完成,電腦覆蓋率達到了100%。完成了教育綜合改革,完善村級衛生醫療服務體系,農村獨生子女獎、優、免、補政策有效貫徹落實,三年累計辦理農村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1152戶。第二次農業普查、戶口清理整頓全面完成。老年人、殘疾人、婦女兒童工作正常開展,困難群體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統計、檔案、國防建設等工作得到全面加強。
八、以和諧構建為目標,平安田園建設成效顯著
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成立了基層綜治維穩室,配備了專用設備和器材,健全了護村隊、護校隊,推行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協管員制度,定期不間斷治安巡邏。切實做好信訪工作,認真落實群眾來信來訪首問首辦責任制,建立起預警、排查、調處、督查、接待、教育等6項社會矛盾糾紛排查調處長效機制,有效預防和妥善處置了各種群體性事件。
湘濱鎮下轄村
並村后村名 | 合併前村構成 |
臨資口村 | 吉祥村、石牌村、蓮花塘村 |
雲集寺村 | 雲集村、三合嶺村 |
復興圍村 | 復興村、楊公村、雙塘村 |
酬塘圍村 | 酬塘村、買馬村、莊家村 |
福喬村 | 伏家山村、喬山村 |
洞庭圍村 | 紅菱村、洞庭村、栗塘村 |
楊柳潭村 | 回龍村、柳潭村、余長村 |
大鄱山村 | 陳仕村、大鄱村、飛鳳村 |
易婆塘村 | 新坪村、大山村 |
姑嫂樹村 | 姑嫂村、月塘村、古塘村 |
白馬村 | 干塘村、荷塘村 |
白馬社區 | 鎮郊村、白馬居委會 |
湘濱村 | 甘口村、紫山村、清河村 |
2016年合併后轄12個行政村,一個社區居委會,一個管委會
序號 | 村、街道(2016年) | 村、街道(2014年) | 排序 | 原片區、鄉鎮 |
1 | 復興圍村 | 雙塘村 | 1 | 臨資口鎮、民新鄉 |
楊公村 | 2 | |||
復興村 | 3 | |||
2 | 臨資口村 | 蓮花塘村 | 4 | |
吉祥村 | 5 | |||
石牌村 | 6 | |||
3 | 雲集寺村 | 雲集村 | 7 | |
三合嶺村 | 8 | |||
4 | 姑嫂樹村 | 姑嫂村 | 9 | 白馬寺鎮 |
古塘村 | 10 | |||
月塘村 | 11 | |||
5 | 白馬村 | 干塘村 | 12 | |
荷塘村 | 13 | |||
6 | 湘濱村 | 甘口村 | 14 | |
清河村 | 15 | |||
紫山村 | 16 | |||
7 | 白馬寺社區 | 鎮郊村 | 17 | |
湘濱鎮一社區居委會 | 空掛 | |||
8 | 楊柳潭村 | 回龍村 | 18 | 柳潭鄉 |
余長村 | 19 | |||
柳潭村 | 20 | |||
9 | 大鄱山村 | 陳仕村 | 21 | |
大鄱村 | 22 | |||
飛鳳村 | 23 | |||
10 | 易婆塘村 | 新坪村 | 24 | |
大山村 | 25 | |||
11 | 洞庭圍村 | 紅菱村 | 26 | 洞庭圍鎮 |
洞庭村 | 27 | |||
粟塘村 | 28 | |||
12 | 酬塘圍村 | 酬塘村 | 29 | |
買馬村 | 30 | |||
莊家村 | 31 | |||
13 | 福喬村 | 伏家山村 | 32 | |
喬山村 | 33 | |||
14 | 和平閘管委會 | 和平閘管委會 | 34 |
2016年國家統計局區劃代碼
統計用區劃代碼 | 城鄉分類代碼 | 名稱 |
430624118006 | 121 | 白馬寺社區居民委員會 |
430624118234 | 220 | 復興圍村 |
430624118235 | 220 | 雲集寺村 |
430624118236 | 220 | 臨資口村 |
430624118237 | 220 | 姑嫂樹村 |
430624118238 | 220 | 湘濱村 |
430624118239 | 220 | 白馬村 |
430624118240 | 220 | 楊柳潭村 |
430624118241 | 220 | 大鄱山村 |
430624118242 | 220 | 易婆塘村 |
430624118243 | 121 | 洞庭圍村 |
430624118244 | 220 | 酬塘圍村 |
430624118245 | 220 | 福喬村 |
稻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