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劉世昌的結果 展開
- 樂陵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 回民支隊的創建者和領導者之一
- 革命烈士
- 貴州省威寧縣公安局警衛大隊原副教導員
- 江西吉安籍烈士
劉世昌
回民支隊的創建者和領導者之一
劉世昌(1921年12月6日~2010年9月19日),河北省安國縣人,回族,1938年參加革命,加入冀中人民自衛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4年晉為少將。曾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和獨立功勛榮譽勳章。
建國后,歷任江西軍區宣傳部副部長兼青年部部長,空軍師政委,軍區空軍政治部主任,空軍軍政委,空軍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兼空軍學院政委,中共空軍紀委書記。
1921年12月6日,劉世昌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貧窮的回民家庭里。八歲就邊割草邊上學走上自己的人生之路。他的學習成績老是甲等前列,被小夥伴們簇擁著,被大人們寄予深切的厚望。後來以優異成績考入保定第二職業學校,然而日本軍國主義的鐵蹄開始踐踏我中華大好河山,整個中國已經容不下少年們的書桌了。
1938年早春二月,年僅17歲的少年劉世昌在共產黨員肖秉鈞教育和熏陶下,毅然走上了一條先輩們從未走過的自我解放的道路。
他跟著共產黨員肖秉鈞,到河間縣參加了河北游擊軍“回民幹部教導隊”,由於算有文化的“知識分子”,又潑辣肯干,組織上任命他為技術書記(主管抄寫文書、鐫刻蠟版,兼有秘書和文化教員的職能)。由於政治可靠、機智敏銳,入伍二十多天,就由肖秉鈞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幾乎同時被任命為教導隊的鋤奸幹事。做出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劉世昌和丁鐵石的幫助下,馬本齋的思想有了質的飛越性進步,對黨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並強烈要求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8年10月,經上級批准,經劉世昌和丁鐵石介紹,馬本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為其成長為偉大的民族英雄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38年3月,抗日形勢及劉世昌的人生道路發生了巨大變化。馬本齋領導回民義勇隊來到河間。
1938年6月,冀中軍區指示,回民幹部教導隊和馬本齋的隊伍合併編成冀中軍區回民教導總隊。馬本齋為總隊長,劉世昌為鋤奸科科長,主管總隊的安全工作。劉世昌和馬本齋的兩雙大手握到了一起。劉世昌非常敬重、欽佩馬本齋,相差十九歲的年齡,非但沒有形成溝壑,反而成為相輔相成的堅強橋樑。並肩作戰,友誼日深,劉世昌以一個共產黨員的高度責任感驅使著,推心置腹地和馬本齋交流思想。
1939年7月,根據冀中軍區指示,回民教導總隊改稱冀中軍區回民支隊。九月,紅軍幹部郭陸順到來任政治委員,實現了黨對部隊的絕對領導。馬本齋任司令員,劉世昌任政治部副主任。冀中回民支隊迅速成長為冀中平原游擊戰爭的主力之一,成為全國各民族團結抗戰的一面光輝旗幟。
1938年8月,冀中軍區在河間沙橋對這支隊伍進行整訓。委派晉察冀第三軍分區回族幹部、教導員丁鐵石到總隊任政治部主任。作為部隊中最早的黨員之一的劉世昌積極協助黨組織的組建工作,擔任總隊黨總支副書記,加強宣傳組織,公開建黨,在總隊、大隊及連隊建立黨組織,為這支少數民族武裝建立黨的堅強堡壘並走向正規化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抗日戰爭時期,任河間縣青救會組織部部長,冀中軍區回民支隊鋤奸科科長,回民支隊政治部副主任、主任、代政治委員,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教導第一旅回民支隊政治委員。先後參加了冀中反掃蕩、粉碎冀中“五一”大掃蕩、滄石路、清河、高紀庄突圍、延安保衛戰等戰役戰鬥。
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軍區瀋陽軍分區副政治委員,遼吉軍區沈北支隊政治委員,遼北軍區第一軍分區政治部主任,獨立十二師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戰軍(東北野戰軍)四十四軍一五七師政治部副主任,江西軍區袁州(今新余)軍分區政治部主任。參加了冀中五一反“掃蕩”和遼瀋、平津等戰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江西軍區政治部宣傳部副部長兼青年部部長,空軍師政治委員,廣州軍區空軍政治部副主任、主任,軍政治委員,廣州軍區空軍副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員兼空軍學院政治委員、空軍紀律檢查委員會專職書記等職。為空軍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作出了貢獻。
離休之後,劉世昌將軍人離休心不離休,作為大名鼎鼎的冀中回民支隊的創建、發展的參與者、領導者和見證者,他積極組織人員回憶、整理回民支隊的有關資料,出版了《冀中回民支隊》一書,為研究英勇善戰、名震中外的回民支隊及黨在戰爭年代的民族政策提供了一份珍貴的資料。
劉世昌是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十二次、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中央軍委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
2010年9月19日,劉世昌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9歲。
2張
劉世昌將軍
1945年1月,陝甘寧邊區召開英模大會,劉世昌和戰鬥英雄馬慶功參加了大會,親耳聆聽了毛澤東主席的報告。
曾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和獨立功勛榮譽勳章。
1955年被授予空軍大校軍銜。
1964年晉陞為少將軍銜。
英勇善戰
在小鬼子眼裡,在“國軍”眼裡,在百姓眼裡,回民支隊這支“土八路”能行嗎?英勇善戰的他們很快做出了回答:他們首先夜襲青縣車站,圍攻滄縣杜林鎮,消滅大量敵人。在河間、任丘、獻縣一帶,開展“反圍攻”,襲擊沙河橋,斃敵30餘人。在滄(縣)河(間)公路伏擊敵人汽車,在交河一帶,與120師獨立一支隊配合作戰,消滅土匪武裝所謂六路軍700餘人,繳獲敵步槍600餘支,戰馬200餘匹。七月在定縣、無極一帶整訓期間,進行了消滅“大刀會”、大明庄伏擊戰、北蘇村伏擊戰、襲擊無極縣城等戰鬥,消滅大量敵偽反動勢力。
1940年二月,冀中回民支隊奉命開赴深縣南部地區開闢工作。在當地群眾的大力支持下,先後在南花盆、張騫庄、康莊、榆科、魏家橋等地,連續作戰30餘次,斃、傷、俘虜日偽軍500餘人,繳獲大批槍支、彈藥、物資,打開了深南地區對敵鬥爭新局面。尤其是康莊戰鬥,是一場漂亮的伏擊戰。全支隊同仇敵愾,僅用40分鐘就將敵人全部消滅!擊斃日軍中隊長以下60餘人,俘虜偽軍25人,繳獲甚豐,而我們無一傷亡。
1940年6月中旬,被打紅了眼的敵人集中數千人,兵分三路對回民支隊合擊,開始了持續52天的大掃蕩。而我們成功運用了“旋渦打圈”的戰術,憑藉密如蛛網的交通溝和茂密的青紗帳,晝伏夜出在深南地區同敵人周旋,把敵人搞得疲憊不堪。同年8月20日,八路軍在華北地區發起了震驚中外的“百團大戰”,回民支隊在深南積極活動,破公路、砍電線桿,夜襲深澤城,拖住了2000多敵人,有力地支援了兄弟部隊。
1940年10月,冀中軍區獎給回民支隊一面錦旗,上面綉著“攻無不克,無堅不摧,打不垮拖不爛的鐵軍”毛澤東對回民支隊給予高度評價,1940年親筆題字:百戰百勝的回民支隊。……搞得敵人聞風喪膽、四面楚歌,拖住了他們相當的兵力,而使冀中人民看到了自己的力量,鼓舞了人民戰勝小日本鬼子的鬥志。
隊伍壯大
在戰鬥中迅速壯大的回民支隊很快發展到兩千多人。並且有很多熱血回民青年踴躍來歸。隨之而來的是武器裝備的嚴重匱乏,配槍人員僅半。劉世昌聽說衡水土路口村一個大地主藏有槍支,就主動請纓,帶領五個鋤奸科戰士化裝成商人,沉著機智地深入地主莊園,宣傳黨的抗日政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終使老地主自願交出11支槍和200多發子彈。
1941年8月27日,馬本齋的母親被日本侵略者抓去作人質,妄圖逼迫馬本齋投降。29日,敵人將老人由獻縣臧橋據點轉移到河間縣城,英雄的老人家決不屈服,痛罵敵人,並且進行絕食鬥爭。9月7日,馬母為國捐軀。鋤奸科很快掌握了無恥投敵的回民支隊通信參謀哈少福參與了殘害馬母的罪惡行徑,劉世昌率三戰士深入虎穴,生生地將其抓獲,打擊了回奸漢奸們的囂張氣焰,他們傳說著回民支隊“有神人”。使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痛失密友
1944年2月1日,回民支隊在冀魯豫軍區司令員楊得志率領下奔赴延安。司令員馬本齋因病於2月7日在河南濮陽縣小屯村軍區後方醫院逝世,年僅42歲。此時,回民支隊正在劉世昌等領導下強行通過平漢路封鎖線,打了幾次遭遇戰,劉世昌四次受傷。進入太行山根據地。得知馬司令英年早逝的消息,作為親密的戰友,他們內心非常悲痛。但為了不影響士氣,支隊領導們沒向廣大指戰員宣布這一噩耗。直到4月3日,回民支隊到達陝西米脂縣城,在一所中學召開排以上幹部會議,通報這一消息后,整個會場痛哭失聲,聲驚飛鳥,震天動地。
回民支隊到延安后,被編入陝甘寧晉綏聯防第一旅,仍保留回民支隊名稱,駐防延安南邊的甘泉縣,一邊生產一邊練兵。6月,劉世昌任回民支隊政治委員。
領導嘉獎
1945年1月,陝甘寧邊區召開英模大會,劉世昌和戰鬥英雄馬慶功參加了大會,親耳聆聽了毛澤東主席的報告。毛主席接見了劉世昌等,聽了劉的彙報,毛主席高興地表揚了回民支隊“回民支隊很有回民的特色。”一次開完聯防軍訓練會,劉世昌隨楊得志到楊家嶺看望毛主席。毛主席對回民支隊把開小差的戰士找回來,不開鬥爭會,而是開歡迎會的做法進行了表揚,說回民支隊的領導藝術值得推廣。在黨中央的直接關懷下,軍政素質有了極大的提高。
1945年抗戰勝利后,劉世昌按照中央的部署,帶領從回民支隊抽調的90多名幹部開赴東北解放區,以回民支隊幹部為骨幹,組成瀋陽市保安第三旅,下轄回民教導團、七團、八團,劉世昌任旅長。不久,三旅撤到沈北,改稱沈北支隊,劉任政治委員。他們攻打柳下屯,消滅了聯庄會,繳獲輕重機槍十六挺,步槍180多支。制服了新民縣地主郭子恆,徹底解決了土匪頭子薛華山的反動武裝。打擊了敵偽勢力的囂張氣焰,擴大了我黨我軍的影響。
1949年初,剛剛參加完平津戰役的他率部南下,進入江西武功山北部地區剿匪,光榮負傷。不久任江西省軍區袁州軍分區政治部主任,再調江西省軍區宣傳部副部長兼青年部長,時年27歲。就在這一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在世界的東方,劉世昌們仰望著鮮艷的五星紅旗,淚濕戰袍。
劉世昌妻子
劉世昌將軍一直關心老區建設,多次到曾經戰鬥過的地方如滄州、衡水等地考察調研,為老區建設獻言獻策,還親自同老伴、著名電影人阮若琳多次到本齋村、衡水高紀庄祭奠自己的壯烈犧牲的老戰友們。體現了一個老共產黨員和一位共和國將軍的政治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