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大刀會的結果 展開

大刀會

清末民間武裝社團

大刀會是清代民間秘密結社團體之一。俗名“金鐘罩”,亦名“仁義會”,采白蓮教支派。其會員以農民為主,包括城鄉手工業者、貧苦知識分子和小商販等。會員遍布山東、河南、安徽、江蘇四省。會內分坎門和離門兩支。離門燒香念咒,不動刀槍;坎門除念咒外,還練習刀槍武功,設立壇場,傳授徒弟,是具有宗教色彩的政治團體。其政治宗旨“以掃清滅洋為幟”,經常開展反對外國教會勢力壓迫的鬥爭。

產生背景


光緒二十年(1894年)前後,由於外國教會勢力日趨猖獗,許多貧苦農民、手工業者紛紛習練,以求保家防身。1896年(光緒二十二年)山東單縣人劉士端、單縣人曹得禮,領導大刀會群眾“以誅鋤西教為本旨”,焚毀劉堤頭教堂,狠狠打擊教會勢力,活躍于山東、河南、江蘇、安徽交界地區,人數多達數萬人。7月,劉士端、曹得禮被清軍捕殺。其後,漸趨沒落,有的改稱紅拳、義和、紅門等會,繼續活動於齊魯地區。
大刀會最初的口號是“反清復明”,但在長期演變過程中逐漸變成了民間自衛性質的秘密組織,其基本口號是“自衛身家”。到民國時期,大刀會則成為抗捐御匪的民間自衛組織。會員的成份也隨著時代的不同各有差異。清末多數是“富庶之家”,也有一部分是自耕農,而貧苦農民參加者甚少。到民國時期,其主要成份是農民,但領導權還大多操在當地地主、富農手裡。大刀會內部派別很多,矛盾重重,遇到重大社會變動或外敵入侵時,大刀會就很快分化,其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在不同時期和不同派別中差異較大。

名稱由來


大刀會因何得名,眾說不一。有人說因其隨身攜帶刀械得名,然而大刀會會員雖有人持刀,但更為普遍的卻是持一桿紅纓槍。也有人認為是因在演練的場子前橫一柄大刀而得名。
大刀會在剛開始傳播時,在不同的地區,名稱也有所不同。如1895年在曹州府首縣菏澤,這一組織就稱做“同心會”。
據當時任曹州知府的毓賢報告:“本年正月間,有外來匪徒傳習練氣邪術,自謂刀砍不能傷,名曰鐵布衫,又曰同心會”(《李秉衡集》)。還有一種叫“一心會”的組織,一見於巨野縣,一見於觀城縣,可能就是同心會的別稱。

傳播方式


大刀會的傳播者一向鮮為人知。清朝的地方官開始只說是一個遊方無名道士。近年發現的文獻證明他叫趙天吉,有人說他是直隸河間府人,有人說他是山東陽谷縣人。
趙天吉當時已70多歲,騎一匹大黑馬,到處傳徒,足跡遍及河南的歸德府、江蘇的徐州府、安徽的潁州和亳州府、山東的曹州等府。
大刀會的傳習,有一定的儀式。清朝官員有這樣的記載:“其習法時,貧者不收贄儀(學費),有力者以京錢六千為贄,夜半跽而受業,燃燈焚香,取新汲井水供之。以白布畫符,其符鄙俚不經,有‘周公祖,桃花仙,金罩鐵甲護金身’等字樣。
傳藝者並不能書,或不識字,多遣人代書之。另授以咒,誦咒焚符,沖水令其跪飲,即於燈上吸氣遍吹其體,復以磚、棍排擊之。誦咒三夜即能御刀,謂誦久即火器亦不能傷矣。大致略似運氣之法,氣之所至,猛擊以刀可以不入,而稍一頓挫,則仍飲刃也。愚民無知,驚為神術”。

發展歷史


除暴安良

魯西南地區,素來“風氣強悍”,有“土匪窩”之稱。當時,那一帶有名的土匪頭子為岳迷功、段二瞎子。他們嘯聚草澤,劫掠富戶,民間大受滋擾。
大刀會在各村公開活動,會員練習刀棒,保衛家園,協助官府緝剿盜匪。
光緒十五年(1889年),內務府正黃旗人毓賢出任曹州知府。毓賢是晚清著名的酷吏。在曹州任上,毓賢“善治盜,不憚斬戮”,曾經在三個月內殺了一千多人。
毓賢對於岳、段為首的大股悍匪,卻派官兵多次緝剿,因為盜匪行蹤飄忽,“根株仍不可拔”。於是,劉士端倡立大刀會,對付岳迷功和段二瞎子。
清代,嚴禁民間秘密結社,“凡傳習白陽、白蓮、八卦等邪教”、“以符咒惑人”,為首之人一律處死。官府調查后認為,大刀會“皆系鄉民練習技藝,保衛身家”,並無不法行為,遂默許其存在。大刀會也與官府密切合作。
毓賢對大刀會採取了支持態度,大刀會也積極協助官府,活捉岳迷功,剿滅了岳迷功、段二瞎子等匪眾。劉士端緝盜有功,獲得了清廷的“二品頂戴”。
起初,他們捕獲盜匪,扭送官府懲治;後來發現官府“不能盡殺,眾心不快,后遂獲賊即殺,不復送官”。當地百姓聽說大刀會“能避刀槍,可以保身家”,於是爭相入會。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三月,劉士端在單縣城關火神廟“唱戲四天,以聚會友”,前來聚會的有10多萬人。

興華滅洋

光緒六年(1880年),聖言會德國籍傳教士安治泰來到山東兗州、沂州、曹州一帶,建立教堂,發展教眾。安治泰雄心勃勃,在他的領導下,山東南部建立了12座教堂,有傳教士34人,教徒4000多人。由此,也帶來了日甚一日的民、教衝突。
遇有衝突發生,官府“每多遷就(教民)了結”。老百姓“以為官府不足恃,惟私鬥尚可泄其忿。於是有聚眾尋釁,焚拆教堂之事”。
1896年2月,在曹縣、單縣、成武三縣交界處,劉士端、曹得禮所屬大刀會與教會教民發生衝突。據德國公使紳珂給總理衙門的信件,有16所教堂被毀。
據曹、單、成武三縣的會稟,事情起因是:有在三縣交界處的太平集開設藥鋪的山西人郝和升(參加了大刀會),向教民呂登士索討賒欠葯錢,呂登士不還,郝和升便指責他恃教賴賬。呂登士族人呂菜見狀,便出來幫腔,罵郝和升是“白蓮教妖人”。郝和升回敬呂菜是“羊羔子教庇護(的)匪人”。
雙方發生口角,經勸各散。呂菜即告知教會教師張連珠,郝和升即告知劉士端、曹得禮,雙方各聚眾衝突。但三縣會稟稱衝突經調解平息,並無鬥毆及毀壞教堂等情事。
1896年4月15日,在單縣的劉庄、曹樓、火神廟唱大戲。這次聚義由劉士端、曹得禮出面領導,規模空前,到會者有10萬之眾。火神廟(單城西三里)前廣場上,東西兩側搭起兩座戲台,唱了四天的對台戲。戲台前面搭起了彩棚,彩棚兩旁紅旗如林,刀槍滿架,棚柱上寫著對聯:“替天行道安天下,一口寶劍震乾坤”。到會會員肩扛紅櫻槍,身背大刀,腰別匕首,全副武裝,威風凜凜。這次聚義是對大刀會聲威的一次大檢閱。
1896年初夏,碭山劉堤頭教民劉藎臣仗勢欺人,強割龐林村龐三傑的麥子。龐三傑便向劉士端告急,劉士端立即派尤金聲、彭桂林、智效忠等頭領,率大刀會會員千餘人於5月5日東征。會員手持紅櫻槍沖向龐林。正當劉藎臣恣意行兇之際,大刀會會員們天降。劉藎立即逃竄。大刀會員乘勝追擊,將劉堤頭薛孔樓等地的教堂,盡皆摧毀,並處死了作惡多端的洋教民鞏克亮、王學亮。
大刀會的義舉受到人民的稱讚。他們在人民群眾支持下連續向單縣、碭山、豐縣的洋教堂發起衝鋒。在短短的時間內,就有30餘處教堂被摧毀。大刀會所到之處,教堂中的“主”像成碎塊,聖經變灰燼,傳教士紛紛逃跑。
1896年5月18日,大刀會會員由龐三傑、尤金聲、彭桂林等帶領,向馬良集發起進攻。經兩晝夜激戰,會員終於衝破清軍防線,將封建堡壘內的糧草、布匹、錢幣、京廣雜貨一掃而空。
然而,當1896年6月20日山東巡撫據三縣會稟咨復總署,否認有毀壞教堂情事發生的時候,大刀會在三省邊界地區又發起了一場規模更大的反教會鬥爭。
六月中旬,江蘇碭山縣劉堤頭村,教民劉藎臣搶割了同村龐三傑家的麥子。官府偏袒劉藎臣,令龐三傑忿不能平。
龐三傑是當地的大刀會會首。氣憤之下,他聚眾起事,並求援於趙天吉,趙天吉致書劉士端、曹得禮,要曹、單大刀會前往支援。大刀會1000餘人趕到劉堤頭,懲罰了劉藎臣,打毀碭山東湍教堂。
接著,四省邊界各縣大刀會以除滅洋教為宗旨共同舉事。自6月15日至24日,大刀會在單縣逐村打教會,共毀壞教堂17座,搶劫教民168家,焚毀教民房屋多間。25日轉入曹縣和江蘇豐縣繼續攻打教會,教士、教民紛紛逃避。28日,大刀會圍單、碭交界的馬良集,29日攻入集內,搶鹽店、酒店、京貨鋪、雜貨鋪及江南裁缺外委衙門。30日,又至單縣東南鄉攻打教會,奪得糧食、馬匹等物。
事件發生后,總理衙門即於6月24日致電山東巡撫李秉衡,指示其與蘇、皖兩省籌商會剿。7月3日,清廷又發出電旨,飭兩江總督劉坤一與李秉衡各派隊伍速往鎮壓。
在蘇、皖一側,劉坤一除飭徐州鎮總兵陳鳳樓率部赴碭山剿捕外,又加派總兵劉光才率4個營親軍趕往徐州會同防禦。
7月3日,大刀會在碭山縣馬良集西門外與民團接仗,受到趕來的劉光才部官兵的襲擊,不得不敗退至單縣。次日,大刀會重新集結500多人的隊伍往攻馬良集,不意陳鳳樓得到消息,親帶馬步隊趕到,大刀會失利,死八九十人,首領彭桂林、智效忠被擒、被殺。
在山東一側,李秉衡派新授按察使毓賢會同兗沂道錫良查辦,並調派候選道馬開玉所統之開字3個營分住曹、單、魚台等縣,會同原有防營單縣參將岳金堂、守備史鎮廷相繼防禦,統歸毓賢調遣。同時委派候補知府楊傳書、兗州府通判陳光綬、候補知縣屠乃勛分往各處,隨時彈壓開導。
兗州鎮總兵田恩來也帶濟字中營出駐魚台縣,與毓賢等策應。7月3日,當大刀會於馬良集戰敗逃回單縣時,遭清軍與民團的截擊,死2人,18人被俘。7月4日,13人被俘,10人被殺。彭桂林等被俘,智效忠當場犧牲。主要首領劉士端以後受誘騙被捕,於7月7日在曹縣西門遭殺害。大刀會的鬥爭暫時失敗。
劉士端被殺害后,大刀會會員在劉清雲的帶領下,在金鄉萬福河一帶又集結大刀會會員3萬多人,繼續“滅洋人,殺贓官”。又有部分大刀會會員渡過黃河,轉移到聊城、德州一帶,後來加入了朱紅燈率領的義和團
事情雖主要發生在蘇、皖一側,但大刀會的主力是在山東,為根除隱患,清政府把並未出境直接參與打教事件的劉士端、曹得禮二人誘捕並處決。總的說來,李秉衡惟恐激則生變,對這次大刀會舉事,採取的主要是首先解散脅從,然後懲治首要的政策。在這種政策下,大刀會並未受到根本的懲創,保留了一定的有生力量,這為以後的復起埋下了火種。

曹州教案

次年十一月,曹州教案發生。
曹州府巨野縣張家莊,建有一座聖言會教堂。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十一月一日,教堂突被當地大刀會圍攻,德國傳教士能方濟和理加略被殺,教堂器物被搶劫一空。
當時,安治泰正在荷蘭。聞訊后,他立即趕赴柏林,要求德國政府保護教眾和僑民。
十一月六日,德國出兵山東,佔領了膠州灣。清廷亦甚惱怒,電令山東巡撫李秉衡派兵速往彈壓。龐三傑、彭桂林率領大刀會眾,在江蘇、山東交界的馬良集與官軍開仗,失利。在官府的鎮壓之下,大刀會轉入地下,會眾出走外鄉,向山東北部和河北一帶蔓延……
曹州教案后,經過一年多的交涉,清廷與德國簽訂了“膠澳租界條約”,德國取得膠州灣99年的租借權,獲賠白銀22萬兩。山東巡撫李秉衡免職,由毓賢接任。

演變結局


手執大刀的義和團團員
手執大刀的義和團團員
轉入地下的大刀會,與“金鐘罩”等相結合,帶有了迷信巫術色彩。
乾隆末年,山東冠縣人張洛焦學得“金鐘罩”,在當地設拳場授徒。他讓人用刀砍自己的肩膀等處,只見白痕,並不受傷。這其實是一種硬氣功。
甲午戰爭后,國人仇洋情緒甚囂塵上,而洋槍洋炮莫可抵禦,“金鐘罩”以其有所謂“避槍炮之術”,忽然再次盛行。此時的大刀會,遂被冠以“金鐘罩”的名目,又漸漸跟山東北部的義和拳合流,“義和拳之濫觴,始名金鐘罩”。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義和拳之一的“梅花拳”,其拳師趙三多首次提出了“扶清滅洋”的口號。毓賢認為“民可用,團應撫,匪必剿”,將其招安,擴張成團,更名為“義和團”,並授“毓”字旗。
於是,義和拳成了義和團。他們宣揚,團民只要燒香念咒,便可刀槍不入。
義和團蓬勃而起,大刀會逐漸銷聲匿跡,溷入義和團中——“今聞景州一帶大刀會匪,高建白旗,上書義和團字樣”;朱紅燈團眾中“多曹州一帶刀匪”。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義和團失敗。清廷懲處“首禍諸臣”,毓賢被斬首於甘肅蘭州。大刀會亦成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