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庄鄉

雲南省開遠市大庄鄉

大庄鄉,位於開遠市中南部,東連碑格鄉,南連羊街鄉,呈壩區-山區-高寒山區階梯狀,最高海拔2775.6米,最低海拔1200米,年平均氣溫18.5℃,年降雨量為870.1毫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全鄉區域面積103.7平方公里,轄4個村委會,總人口18291人,有回、漢、彝、苗、壯等多種民族,少數民族佔全鄉人口總數的74.9%,其中回族人口佔總人口的33.3%,是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唯一的回族鄉,也是有名的僑鄉。

特色產業


大庄鄉交通便利,滇越鐵路(昆明至越南)、開蒙公路(開遠蒙自)從大庄壩橫貫而過,鄉內有個私大中小客貨車1500餘輛,客貨運輸遍及周邊省市。自然資源方面,已探明的礦產有無煙煤、銻、鐵等。大庄鄉切實加強引導和扶持,不斷壯大個私企業。近年來,採煤采銻煉鋅業、運輸業、養殖業、清真食品加工業、飲食業已有一定的基礎,個私企業已發展到743多個,鄉鎮企業年收入發達。大庄壩出產的白花大粒蠶豆飽滿質優、鮮美可口、營養豐富,遠銷南京、上海、廣州、香港,其栽種面積已達萬畝連片規模。大黑山區盛產的臭參、花椒、草烏走俏市場,供不應求,已成為山區群眾致富的主要產業。
“宜民新村土地水利設施完善,機耕道路四通八達,在移民搬遷協議中,明確規定每年每畝土地可免費用水500立方米,為土地流轉和發展現代農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目前,金坤公司投資500萬元,購買肥料900噸,以女工45元/天,男工50元/天的標準,聘請70名宜民新村村民為工人,開展大棚葡萄栽種前期工作。”
紅帆愛心協會前往開遠市大庄鄉大黑山老寨獻愛心
紅帆愛心協會前往開遠市大庄鄉大黑山老寨獻愛心

沿革


大庄歷來就是商埠之地,外出經商而定居海外的人較多,所以被稱為僑鄉。始建於嘉慶年間的大庄清真寺。

現時新景像


於1998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已修復一新,其獨具特色的設計構造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而正在興建之中的具有濃郁的伊斯蘭民族風情的大庄新集鎮將為大庄增添又道亮麗的風景。緊緊抓住國家西部大開發和昆河經濟帶建設、個開蒙城市群建設及大庄、羊街農業科技示範區建設等歷史契機,圍繞市委關於實施新型工業化建設的發展戰略,堅持生態建鄉,科教興鄉,綠色經濟強鄉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鄉黨委、政府制定了“壯大三個產業(運輸業、肉牛屠宰加工業、清真飲食服務業)、建好一個基地(大粒白花蠶豆複壯提純基地)、開好兩台車(貨車、客車)、培育兩個市場(肉牛加工、肉牛養殖)、壯大山區三個特色產業(花椒、臭葯、頭)、培育好三個新產業(薯蕷、草烏、竹子)、鞏固好一個產業(甘蔗)、抓好三個安全(交通、食品、礦山)”的發展思路。使全鄉農業產業進一步優化,鄉鎮企業進一步發展。
大庄鄉將致力於特色產業、效益企業、綠色農業的發展,形成農工商互動,努力打造大庄回族鄉品牌,提升民族鄉品位,為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而努力奮鬥。
雲南省開遠市大庄回族鄉大庄北寺
雲南省開遠市大庄回族鄉大庄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