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塔

靈山塔

靈山塔位於京東三河市城區東北7.5公里處,海拔877米,是燕山余脈至此融結,突兀成峰。山雖不高,風巒秀麗,東面與整個燕山相結,其餘三面皆為平原,有泉水從靈山之南麓湧出,是京東首處集山、水、林、古迹的自然景區,尤以泉水為盛,山腳下三面有泉,泉水清澈甘甜,匯流成溪,環繞九十九灣入洵河,有“靈山素玉”之美稱。

概述


基本介紹

靈山塔
靈山塔
三河靈山塔位於靈山頂端,建於遼代,距今已有一千餘年。塔分五級,高13米,形為八角,磚木結構。塔座有牡丹、芍藥花,其花形葉脈,雍容 大方;
塔基上部砌有連雲圖案,其線條曲迦自然流暢。逐層塔角懸掛風鈴,清風徐來,叮噹作響,可傳十里開外,韻如編鐘,悠揚悅耳。1998年三河市委、市政府謀劃了旅遊興市的思路,投資9萬元對古塔進行了維修,並在塔的周圍加上了漢白護欄,更增加了靈山塔的威嚴與雄偉。

歷史

靈山塔
靈山塔
一般說來,有塔必有寺,靈山塔西北角半山腰處便是靈山寺。靈山寺最早建於何時已無從考證,據記載,清同治元年正月至二年四月,重修了靈山寺的正殿和東西配殿,並增修了神龕座。此工程於同治二年四月十五日竣工,所以這一天就被定為了“靈山廟會”。當地的老人說,靈山寺氣勢雄偉,西南山腳下還建有戲樓,人們可坐在山坡上看戲。每到廟會期間,商賈雲集,遊人接踵,善男信女,燒香拜佛,民間藝人,演戲走會,一片繁榮。抗日戰爭時期,靈山寺被日寇燒毀。為弘揚民族文化,再現昔日繁榮熱鬧景象,靈山腳下的大唐回村於1998年年底遍請能工巧匠,在靈山寺原址建正殿三層四座、東西配殿、鐘鼓牌樓及廟堂、念佛堂、佛經交流處等大小共十五座八十九間,各殿內塑佛像三十七尊。工程於1999年5月30日竣工。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會長為該寺天王殿、大雄寶殿題寫匾額;北京佛教協會理事、北京靈光寺演道大法師親自主持開光儀式,為該寺增輝不小。靈山之巔有寶塔,腳下則有著名的“靈泉漱玉”之美景,被列為三河八景之冠。靈山腳下,三面有泉,從石竇沙垠湧出,且常年不斷。泉水相匯成小清河,隨地勢高低起伏,蜿蜒九十九彎入泃河。據三河縣誌載:城北十五里有靈山焉。隨地湧泉,涓涓不息,附近居民恆藉以灌園,所產蔬菜較他處鮮美。靈山的黃瓜、白菜在京東很有名氣。黃瓜瓜味清甜爽口,汁液粘稠鮮美。據小清河岸上了年紀的人說,以前,小清河兩岸瓜架排排。夏秋兩季,人們推車挑擔,把瓜運往集市出售,或串鄉叫賣。更令人稱奇的是,靈山黃瓜長得特別快,據說,頭天晚上把架上的嫩瓜攔腰折斷,再原茬對好,第二天早晨就能癒合。

設計構造


靈山塔結構

靈山塔
靈山塔
靈山塔為八角十三層密檐式磚塔,高五十餘米,塔基為雙層須彌座,上面有許多小龕,龕內刻有佛禮故事,及山川、流水、松柏、祥雲、佛塔、寺廟、神獸、人物等等,栩栩如生。尤其是須彌座上部的笙、簫、琴、瑟、雲板、銅鑼、鼓、笛等全行樂器及法輪、法螺、寶傘、白蓋、蓮花、寶瓶、金魚、盤長等吉祥八寶圖案精美絕倫,惟妙惟肖,

觀賞

那雲板上系著的絲帶形如浪逐,似隨風飄動,令人讚歎,假如靜心側聽,可以感到那玄音妙律或佛號經聲,如在耳際,絲絲縈繞。須彌座之上為三層仰蓮花瓣拱托塔身,塔身比較高大,四面有磚雕的拱券門和半圓形雕窗。門上有匾額,因年代久遠,匾額上的字跡雖已模糊,仍可見“萬壽塔”三個字。但其他三面匾額上的字已不能看清。門窗兩側都有木胎金剛力士像和菩薩像,金剛力士體態威武雄渾,菩薩像儀態端莊秀麗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精品,這些塑像歷經風雨,均已嚴重風化,有些泥塑都露出了木芯,儘管如此,仍可領略當年威武雄渾和俊美生動的風采。塔身每層還有佛龕24個,曾經供奉鎦金銅佛312尊。在上個世紀80年代,銅佛還在,但是今天已經一個都看不到了。塔身四面雕券門,四面設券窗,門窗兩邊塑金剛神像,塔身八角雕盤旋飛龍。神像神形各異,威武雄渾;飛龍活靈活現,呼之欲出。只是經年的風吹雨浞,現已殘蝕不堪。佛塔層層密檐上懸掛著的風鍾,與天際邊的那抹白雲,相應相喚,微風中“叮咚”聲聲,分明是遙遙的心儀之音。塔下,有一老者,面善目慈,白髮蒼髯,長須輕飄,懷揣“阿彌佗佛”誦經音樂盒,圍繞佛塔緩緩轉走,每至佛塔的一面便駐足垂首,雙手合十,口頌佛經。其經聲,此佛音,那鐘響,悠揚傳送,裊裊盤旋於大地,回蕩於心中。聞著經聲、佛音、鐘響,不禁讓人想起泉城千佛山興國禪寺山門楹聯:暮鼓晨鐘驚醒世間名利客,經聲佛號喚回苦海夢迷人。

有關內容


靈山塔
靈山塔
靈山寺,其地山勢奇偉,林木蔥茂,寺宇掩藏。千年古剎靈山寺旁依少華山,寺院始建於北魏,距今有1500餘年歷史,唐朝起寺院改為“靈山”。該寺地處豫鄂兩省之間 是,是官營建的寺院之一,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歷史。信陽靈山寺初由唐明皇李隆基之女修建(713年)皇姑故后,聖上前往降香,封為“國廟”。
靈山塔
靈山塔
相傳唐朝有一縣令棄官出家,長途跋涉,到印度學習佛法,學成后返回靈山寺傳經講法。北宋·仁宗年間,有靈然禪師上奏聖上,國母信仰佛教,批該寺三年公糧(每年兩萬七千兩銀子)重新進行修建,宋元佑二年(1087年)復修,明朝人張仲簡有碑記。元朝仁宗,延佑二年(1315年)又重建,至正八年(1349年)由陳大用任主持。明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往該寺降香,敕封住僧為金碧禪師,改名“聖壽禪寺”,並親題匾額。同時還賜給這座寺院“半副彎駕”、金瓜、鉞斧等儀杖,寺脊上裝有龍頭鳳尾,稱為“皇廟”。宣宗宣德七年(1432年),增建佛殿及鐘鼓樓台。孝宗弘治七年(1494年)塑造白石佛像三尊、羅漢一堂,至武宗正德二年冬(1507年)落成。清聖祖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果英和尚留學印度歸國帶有梵石釋迦牟尼造像及十八羅漢造像等,並對該寺再次重修。嘉慶后,歷代為斷修繕。民國年間,兵災匪禍,修少毀多,已是斷碑殘剎,冷落蕭條。據有關資料記載,靈山寺僧屬臨濟正宗支派。這座寺院由金鼎(又名少華山)、大寺、中、南、北、馬放溝等六部分組成,原有殿宇一百六十多間。朝拜、降香鼎盛之年可達三十多萬人。靈山寺建築布局結構嚴整,六座大殿依山勢呈梯形由低到高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現有六間前大殿、三間祖師殿、五間大佛殿、三間法堂、五間祭仙宮、五間五星殿、共計三十間。六座大殿分別供有各種仙佛造像:歡樂殿供關公,祖師殿供達摩,大佛殿供釋迦,法堂供羅漢,祭仙宮供上、下八仙,五星殿供玉皇大帝和魁星。顯示出儒、釋、道三教合一的特點。靈山寺在印度和東南亞國家中頗有聲望。1962年,印度總理尼赫魯訪華期間,曾提出往該寺瞻仰,因當時交通不 便,末能成行。“文革”期間,各種佛像砸毀殆盡,金鼎殿宇全部拆毀,唯“聖壽禪寺”四字保存至今。現在的寺門匾額為原全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朴初親筆所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