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山
河北省盧龍縣陽山
陽山位於盧龍縣城東南7.5公里,山底面積1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352米,因山體為弓型,大部分向陽。
陽山巒峰高聳,下多溪谷,東、南兩面山勢陡峭,西連鷹不落山峰,北面坡度較小,羊腸小道通峰頂。
據《盧龍縣誌》載,陽山“古樂水出焉其陰有小寺即九蓮庵”,“山嶺起伏倏升倏降約五、六里許,至張家溝,而徑漸幽。”陽山上曾有大窪寺、九蓮庵,“規模頗隘佛宇三楹左右廂數楹……”庵寺是建在奇險之峰巒的。清代王金英留下遊記:“群峰環拱萬松夾澗水聲潺潺起足下心目豁然蓋別洞天矣”“老僧攜茶果至遠亭向索橡棋與李君對著蘇君從靴勒出紙筆作繪事”。
丁廷輔游九蓮庵詩云:“為訪可源信馬蹄,深幽疑是武陵溪。凡心到此皆冰釋、小寺無名許鶴棲。白石臨流堪作枕,青松夾澗不成溪。人間粉本從茲有,笑看龍眠一卷攜。”
清朝乾隆皇帝在拜謁夷齊廟時曾做詩《夷齊廟詩序》:“盧龍孤竹城,夷齊廟在焉,史稱夷齊恥食周粟,餓死首陽。”
去邵洪生烈士墓祭掃時,遇到了一位老爺爺。
老爺爺委託我們給大家說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沒多少人知道,都是老一輩人流傳下來的。”“這個故事漸漸的被人們所忘記,我希望你們能把這個故事帶出去,流傳下來。”
老爺爺講:“夏朝的時候,咱們這塊國家特別多。咱們盧龍是孤竹國,樂亭灤縣那邊是一個國家,昌黎那邊又是一個國家。由於咱們孤竹國弱小,他們幾個國家聯起手來欺負咱們。孤竹國的軍隊比較少,實力弱,於是都上了山。領兵大將派兵尋找石頭,想築成跟長城差不多的城牆,來抵禦敵軍。(當時人還不是很聰明,根本想不到把石頭扔下去能砸死敵人,反正就是築成了城牆,以為這樣可以抗敵。)敵人攻山的時候,突然來了一陣狂風,把擺好的石頭全吹到了山腳下,把敵人砸死了很多。這時候大將恍然大悟,連忙讓士兵找一些石頭砸下山去,敵人損失慘重。孤竹國躲過一劫,並且大力發展軍隊和經濟,把其他國家都滅了,統一了冀東。”
“孤竹國國君很高興啊,然後就把這個山命名‘陽山”,奉為神山。後來的人們就把咱盧龍這一塊的山叫做陽山山脈。陽山的名字就是這麼來的。”
“去年的時候縣長來我們庄種樹來著,我不知道,我要知道的話,哪怕走的遠一點累一點也要和他說一下這個故事啊。”“這是咱盧龍陽山的故事,卻很少有人知道,我希望你們幫忙宣傳,讓更多的人知道這個故事,別失傳嘍。”
如今的陽山已是一座孤竹文化有待進一步開發的新景勝地,融孤竹文化史跡和現代旅遊開發為一體,她的歷史典跡,美麗的山巒幽境會給盧龍大地美麗的新農村、新家園、新景觀開發增添新的耀眼奪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