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消費

有益於資源保護的消費模式

綠色,代表生命、健康和活力,是充滿希望的顏色。國際上對“綠色”的理解通常包括生命、節能、環保三個方面。綠色消費是指消費者對綠色產品的需求、購買和消費活動,是一種具有生態意識的、高層次的理性消費行為。綠色消費是從滿足生態需要出發,以有益健康和保護生態環境為基本內涵,符合人的健康和環境保護標準的各種消費行為和消費方式的統稱。綠色消費包括的內容非常寬泛,不僅包括綠色產品,還包括物資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對生存環境和物種的保護等,可以說涵蓋生產行為、消費行為的方方面面。

基本簡介


定義

“中國綠色消費推薦品牌”專用標識
“中國綠色消費推薦品牌”專用標識
綠色消費,也可以稱之為“無公害消費”作用,是指以綠色、自然、和諧、健康為主題的,有益於人類健康、環境和資源保護的一種現代消費模式。綠色消費,也稱可持續消費,是指一種以適度節制消費,避免或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崇尚自然和保護生態等為特徵的新型消費行為和過程。是人類為提高自身生活質量,合理利用自然資源而與自然環境保持協調平衡關係的一種消費活動,是實現可持續消費的重要途徑。
環境學的角度來講,綠色消費是指人類吃、穿、住、用、行等消費活動無害於環境,是無污染或最小污染的消費。從資源學的角度來講,綠色消費是指人類的消費應做到對自然資源的適度利用和綜合利用。一些環保專家把綠色消費概括成5R,即:節約資源,減少污染(Reduce);綠色生活,環保選購(Reevaluate);重複使用,多次利用(Reuse);分類回收,循環再生(Recycle);保護自然,萬物共存(Rescue)等方面。綠色消費的重點是“綠色生活,環保選購”。

產生

綠色消費環保購物袋
綠色消費環保購物袋
綠色消費的產生,要從人類經濟發展的問題談起。人類的經濟的發展,本質上就是與地球大自然系統的物質變換的過程,人類不斷地從自然取得物質資料,以滿足自己的需要,爾後又不斷將廢物排放到自然,經過自然的“凈化”作用,重新轉化為自然物質。人類出現以來,就是不斷地從自然獲取物質資料,逐漸積累,終於達到了今天巨大的物質文明。沒有自然資源,人類社會經濟、文明的發展是不可思議的。
但是,自然資源並不無限的。人類與自然的物質變換過程,必須建立在平衡的基礎上。一方面,人類向自然取得物質資料,要以自然的再生產能力為前提,而自然界許多資源本身是不可再生的,對於這些資源,就不能過快地將其耗盡;另一方面,人類將排出物返還自然,要以自然的“凈化”能力為限,否則,就只能是對環境的污染。由於人類的過度開發,這種不平衡就不斷地出現了。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講到資本主義大工業和城市的發展所產生的影響時曾經指出:大工業“一方面聚集著社會的歷史動力,另一方面又破壞著人和土地之間的物質變換,……從而破壞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恆的自然條件。”如今,這種情況果然嚴重地擺在人們面前,使人在不能不考慮自己的行為到了該改變的時候了。
人們終於開始覺醒,“綠色”觀念逐步形成。1962年,美國海洋生物學家蕾切爾·卡遜(Rachel Carson)經過4年時間,調查了使用化學殺蟲劑對環境造成的危害后,出版了《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一書。在這本書中,卡遜闡述了農藥對環境的污染,用生態學的原理分析了這些化學殺蟲劑對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帶來的危害,指出人類用自己製造的毒藥來提高農業產量,無異於飲鴆止渴,人類應該走“另外的路”。1968年3月,美國國際開發署署長W.S.高達在國際開發年會上發表了“綠色革命-成就與擔憂”的演講,首先提出了“綠色革命”的概念。從此,“綠色”一詞就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們面前。1971年,加拿大工程師戴維·麥克塔格特發起成立了綠色和平組織。1972年羅馬俱樂部提出“成長的極限”,報告提醒世人重視資源的有限性和地球環境破壞問題。以後,越來越多的人們認識到人類應該將自己與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協調起來,尋求生態、能源、人口三者協調、健康發展,與大自然和諧共處,建立一個環境優美的“綠色文明”。“綠色消費”就是在這一“綠色運動”中提出來的。

背景

自1992年地球高峰會議正式提出“永續發展”主題,綠色消費被視為是達成全球永續發展目標之重要工作。綠色是生命的原色,從人類為了生存栽培植物開始,綠色就代表了生命、健康、活力、對美好未來的追求,哪裡有綠色,哪裡就有生命。在這裡,綠色是一個特定的形象用語,而不僅僅指綠顏色、指有生命的植物,而是指一種自然萬物和諧共存的生態環境及其保護和維護、改善,依據“紅色”禁止、“黃色”警告,“綠色”通行的慣例,以“綠色”表示合乎科學性、規範性、規律性,能保持永久通行無阻的概念。
中國消費者協會確定2001年為“綠色消費”年。“綠色消費”年主題的確定基於四方面原因:一、中國“十五”計劃提出重視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實際上也是中國新世紀的發展目標。“綠色消費”正符合這一主旨。二是適應消費需求變化的需要,中國人民生活已達到小康水平,“綠色消費”既是對這一變化的適應,也是對消費者的引導。三是消費維權國際化的需要,它將標誌著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事業加入了國際消費維權新潮流。四是解決維權熱點的需要,不法經營者在食品中加入有害添加劑、裝飾材料有害氣體超標等,已成為消費維權新熱點。
“綠色消費”要求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務要符合保障消費者人身健康的要求。

具體含義

(圖)綠色消費
(圖)綠色消費
國際上公認的綠色消費有三層含義:一是倡導消費時選擇未被污染或有助於公眾健康的綠色產品。二是在消費者轉變消費觀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適的同時,注重環保,節約資源和能源,實現可持續消費。三是在消費過程中注重對垃圾得處置,不造成環境污染。符合“三E”和“三R”,經濟實惠(ECONOMIC),生態效益(ECOLOGICAL),符合平等、人道(EQUITABLE),減少非必要的消費(REDUCE),重複使用(REUSE)和再生利用(RECYCLE)。
80年代後半期,英國掀起了“綠色消費者運動”然後席捲了歐美各國。這個運動主要就是號召消費者選購有益於環境的產品,從而促使生產者也轉向製造有益於環境的產品。這是一種靠消費者來帶動生產者,靠消費領域影響生產領域的環境保護運動。這一運動主要在發達國家掀起,許多公民表示願意在同等條件下或略貴條件下選擇購買有益於環境保護的商品。在英國1987年出版的《綠色消費者指南》中將綠色消費具體定義為避免使用下列商品的消費:
(1)危害到消費者和他人健康的商品;
(2)在生產、使用和丟棄時,造成大量資源消耗的商品;
(3)因過度包裝,超過商品本身價值或過短的生命周期而造成不必要消費的商品;
(4)使用出自稀有動物或自然資源的商品;
(5)含有對動物殘酷或不必要的剝奪而生產的商品;
(6)對其他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有不利影響的商品。
歸納起來,綠色消費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內容:消費無污染的物品;消費過程中不污染環境;自覺抵制和不消費那些破壞環境或大量浪費資源的商品等。

認識

(圖)綠色消費
(圖)綠色消費
第一,綠色消費並非“消費綠色”
很多消費者一聽到綠色消費這個名詞的時候,很容易把它與“天然”聯繫起來,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誤區——綠色消費變成了“消費綠色”。有的人非綠色食品不吃,但珍稀動物也照吃不誤;非綠色產品不用,但是塑料袋卻隨手亂丟;家居裝修時非綠色建材不用,裝修起來卻熱衷於相互攀比。他們所謂的綠色消費行為,只是從自身的利益和健康出發,而並不去考慮對環境的保護,違背了綠色消費的初衷。
真正意義上的綠色消費,是指在消費活動中,不僅要保證人類的消費需求和安全、健康,還要滿足以後的人的消費需求和安全、健康。尼泊爾是生態旅遊搞得比較成功的國家。旅遊者在進入風景區以前,隨身所攜帶的可丟棄的食品包裝必須進行重量核定,如果旅遊者背回來的垃圾沒有這麼多,會遭到罰款。每個遊客只允許攜帶一個瓶裝水或可以再次裝水的瓶子,而在山上,瓶裝水是不準許出售的。
第二,“綠色”不意味著“天然”
“綠色”的涵義是:給人民身體健康提供更大更好的保護,舒適度有更大的提高,對環境影響有更多的改善。綠色消費不是消費“綠色”,而是保護“綠色”,即消費行為中要考慮到對環境的影響並且盡量減少負面影響。如果沿著“天然就是綠色”的路走下去的話,結果將是非常可怕的。比如:羊絨衫的大肆流行,掀起了山羊養殖熱,而山羊對植被的破壞力驚人,會給生態造成巨大的破壞。因此,綠色消費必須是以保護“綠色”為出發點。
第三,“綠色消費”反對攀比和炫耀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的消費動機日益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這本不是壞事。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熱衷於相互攀比,追求奢侈豪華,以示炫耀。他們競相追逐新鮮的、奇特的、高檔的、名牌的商品,其行為可謂“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於那些商品的社會象徵意義。由此容易形成浮華的世風,刺激人們超前消費和過度消費。
第四,“綠色消費”反對危害人和環境
綠色消費主張食用綠色食品,不吃珍稀動植物製成品,少吃快餐,少喝酒,不吸煙。消費綠色食品有利於人體健康,可以促進有機農業的發展,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保護珍稀動植物有利於維護物種的多樣性,多樣性意味著穩定性,穩定性意味著可持續發展。吸煙和酗酒除了危害人體健康,還影響空氣質量和糧食供應。
第五,“綠色消費”尤其反對過度消費
過度消費不僅增加了資源索取和環境的污染荷載,而且助長了人的消費主義和享樂主義。工業化國家比較普遍地存在著過度消費。中國民間流行的婚喪大操大辦、大吃大喝等現象也屬於過度消費。這些行為既浪費資源,又沒有給人民帶來一種滿意的生活,對人對己對環境都是弊大於利。節儉消費則會減少資源索取和環境的污染荷載,有利於環境保護;如果人主動地放棄多餘的物質消費,對充實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也是很有好處的。在國外,節儉消費源遠流長,即使在過度消費盛行的工業化國家,節儉消費也沒有被消費主義的狂潮所淹沒。在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的現代社會,實行節儉消費尤其必要。

需破解的問題

(圖)綠色消費
(圖)綠色消費
綠色消費是當今社會的一大熱點話題。繼2008年“兩會”期間中國人大代表、天津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包景嶺建議以立法的方式促進綠色消費后,中消協又向中國消費者發出倡議,希望廣大消費者從我做起,自覺響應“綠色奧運”的號召,在消費過程中努力做到綠色環保消費,以踐行“科技奧運”的精神,弘揚“人文奧運”的理念。
誠然,綠色消費是一種高層次的理性消費,是帶著環境意識的消費活動,它體現了人類嶄新的道德觀、價值觀和人生觀。事實上,綠色消費已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國際消費者聯合會從1997年開始,連續開展了以“可持續發展和綠色消費”為主題的活動。在中國,原國家環保總局等6個部門在1999年啟動了以開闢綠色通道、培育綠色市場、提倡綠色消費為主要內容的“三綠工程”;中國消費者協會則把2001年定為“綠色消費主題年”。黨的十七大報告也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的目標,並指出要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消費模式。
隨著環境意識日益深入人心,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綠色消費已進入更多人的生活。據調查,至2008年4月綠色消費總量已達2500億美元,未來10年,國際綠色貿易將以12%--15%的速度增長。47%的歐洲人更喜歡購買綠色食品,其中67%的荷蘭人、80%的德國人在購買時會考慮環保因素。此外,中國53.8%的人樂意消費綠色產品;37.9%的人表示已經購買過諸如綠色食品、綠色服裝、綠色建材、綠色家電等在內的綠色產品。
令人遺憾的是,雖然每年有如此之多的政府部門、專家學者在呼籲綠色消費,也有不少人選擇了綠色消費,但綠色消費仍然難以在中國全面推廣下去。對此,應該從3個方面來分析原因。
一是人們的意識還不到位,個人消費需要對環境負責任的觀念沒有建立起來。大多數消費者雖然有綠色消費的意識,但離真正轉化為綠色消費的行動還有很大差距。比如,在就餐時依然使用一次性筷子和一次性餐盒;購買生活用品的時候,基本不用環保購物袋;扔垃圾的時候沒有進行可回收與不可回收的區分;有時候會購買過度包裝的商品等。
二是管理機制上的缺失,許多產品至今沒有統一的綠色檢驗標準、認證機制,導致綠色市場上魚目混珠的現象出現,使一些消費者失去購買綠色產品的信心。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缺乏政策上的支持,中國綠色產品的質量和技術水平比較低,與西方發達國家的綠色產品存在著不小的差距;目前綠色產品的品種也不夠豐富,尚不能滿足人們生活消費的需求。
三是不少企業沒有承擔起自己的企業社會責任。企業市場推廣的方式,是儘可能地讓人們多消費,但這種推崇奢華、過度消費,消耗越來越多自然資源的導向是有問題的。同時,一些不和諧的因素也逐漸顯露出來。其中,最典型的表現就是一些家居企業通過各種虛假宣傳和假的綠色產品證書“忽悠”消費者。
解決了以上3個問題得不到解決,才能讓綠色消費真正“綠”起來。所以應長期加強環境教育,讓公眾了解過度消費的弊端,使綠色消費的理念深入人心。此外,用切實可行的方式推動綠色消費,比如建立綠色超市,把生產過程中超標排放的產品分門別類擺放,使消費者不去選擇這些產品。

倡導綠色消費

(圖)綠色消費
(圖)綠色消費
綠色消費,是以保護消費者健康權益為主旨、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出發點、符合人的健康和環境保護標準的各種消費行為和消費方式的統稱。發展綠色消費,是建設“兩型社會”(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內容,也是建設“兩型社會”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
轉變傳統消費模式。傳統消費模式本質上是一種資源耗竭型的消費模式。在這種模式下,經濟系統致力於把自然資源轉化成產品以滿足人的需要,用過的物品則被當作廢物拋棄。隨著人口的增多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規模日益擴大,廢棄物不斷增多,造成了資源的耗減和環境的惡化。20世紀30年代至60年代,西方國家發生了一系列嚴重的環境污染事件,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危害人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發生這些環境污染事件,一個重要根源是不可持續的消費方式:一方面,人們為了滿足自己無限膨脹的慾望,肆意掠奪大自然,破壞生態環境;另一方面,人們又不顧及生態環境自身的“凈化”能力,對消費所帶來的廢棄物處理不當,嚴重污染了生態環境。建設“兩型社會”,應認真汲取歷史上的教訓,轉變傳統消費模式,大力發展綠色消費。發展綠色消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制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促使生產者放棄粗放型生產模式,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和資源的浪費,逐步形成可持續生產模式;可以引導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使人們注重保護自然,形成科學、文明、健康的消費方式,促進生態環境的優化。
構建綠色消費模式。綠色消費模式包括:消費者在消費中,選擇未被污染或有利於自身和公眾健康的綠色產品;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在生產、消費和廢棄物處理過程中注重保護環境;注重資源節約,包括資源的節約和重複利用等;樹立可持續消費觀,使消費行為不僅立足於滿足當代人的消費和安全健康需要,還著眼於滿足子孫後代的消費和安全健康需要。由於人口眾多,中國是世界上人均自然資源佔有量和環境容量水平很低的國家。發展綠色消費,構建綠色消費模式,有利於合理利用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化解中國人口、資源、環境的巨大壓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大力發展綠色消費。一是提高全民綠色消費觀念。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政府部門和領導幹部應帶頭樹立綠色消費觀,新聞媒體應大力宣傳綠色消費觀,使人們認識到發展綠色消費既保護自身健康,又保護生態環境;既提高消費質量,又引導發展轉型;既造福於當代,又造福於子孫後代。應將綠色消費教育融入公民教育之中,以提高社會成員維護公眾利益和生態環境的自覺性與責任感。二是大力發展綠色產業。發展綠色產業,開發綠色產品,是發展綠色消費的前提條件。應運用科學技術和科學管理,開發綠色產品,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努力為廣大消費者提供豐富實惠的綠色產品。建設綠色產品基地,運用各種經濟槓桿扶持綠色產業。建立綠色產品營銷體系,方便消費者購買。加強對綠色產品的監測、監督和管理,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三是培育優美的生態環境。優美的生態環境是綠色消費賴以存在和發展的根基。應加強國土綠化,提高森林覆蓋率,從源頭上保護好空氣、水、土壤等;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有利於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經濟發展模式,遏制環境污染;加強法制建設,為保護生態環境提供法制保障

如何做到綠色消費

綠色消費green consumption,在中國“聲名鵲起”應該是這2年的事,去年的6月5日世界環境日的中國主題就是“綠色消費,你行動了?”,算是對於“綠色消費”的一次官方集中宣傳和推廣,今年世界環境日的世界主題為“思前,食后,厲行節約(THINK.EAT.SAVE)”,也是綠色消費的一個細分,同期,聯合國-中國可持續消費論壇
的成功召開,也進一步為綠色消費在中國的發展吹響“集結號”。
然而,時常能聽到的“綠色消費”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怎麼做才是綠色消費?這些問題對於綠色消費的推廣和宣傳可能更有現實意義。為方便大家理解,筆者試著做了一張綠色消費說明圖:
圖中用風力發電機的葉片來象徵可持續的生活,三個葉片代表綠色消費的三個大主體:消費者、生產者、社會。三者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關係,共同發力推動社會可持續地發展。
以下就綠色消費的三個主體分別介紹:
一、消費者:
對於消費者來說,綠色消費應可分為3個層次。
第一層次是消費者努力實現自身的健康安全。相
信這一點很多朋友都有一定的關注和關切,也有很多朋友特別是愛美的女性已經身體力行。如吃綠色健康的食品(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等)、注重養生
和健身、使用綠色建材家裝、家中使用凈化空氣和水的機器等等,都是帶來健康的做法,在此也不贅述,只想再補充幾點:1、少吃外面的食品,多在家中做飯,還
可多嘗試在家自製食物,如豆漿、麵包、蛋糕、酸奶、豆腐等;2、穿戴方面,注意服飾和箱包的材質和印染,盡量選擇天然材質如棉、絲、植物纖維等,目前市場
上衣物的有害物質多來源於印染環節,印染原料和印染工藝都需要特別注意;3、盡量不要使用美白的化妝品,多使用天然材料的;4、多參與戶外運動和體育鍛
煉,這對於增強體質和愉悅身心都多有裨益。
第二層次是有益於節約資源和減少排放的消費行為。這
個層次的消費好像離我們較遠,大多數人可能會覺得節能減排是政府層面的事,但其實,它就在我們身邊,而且還能減少我們的生活開支。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如果
你外出的時候自帶水杯,這就減少了瓶裝水的使用,而且少花了錢。同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如自帶餐具減少使用了一次性筷子還健康安全;在不必要的時候儘可能少
開車不光減少碳和污染物的排放還心情愉快節省油錢;每月少買一件衣服所帶來的痛苦也許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大;空調調高一度帶來是健康和大省錢;少點一個菜少
倒一些菜都能讓你獲得身邊人讚許持家有方。通過以上例子,我們會發現這個層次的消費行為有時可能會改變原來的消費習慣從而讓人開始時不大適應,但節約下來
的資源和減少的排放不光減少了地球的負擔,也實實在在地減少了自己的生活開支。
第三層次是注重保護環境的消費行為。這
個層次的消費可能會增加消費者的負擔但對於環境卻大有幫助。比如,我們選擇使用有森林認證(如FSC)的紙製品,或者環保再生紙,可能會更貴,但對於保護
原始森林卻至關重要;再比如,我們選擇在家裡安裝廚房垃圾處理器,雖然會增加一筆不小的開支,但可以實現廚餘垃圾的減量化,同時減少生活垃圾的分揀難度,
讓垃圾的資源化和無害化更容易實現,大大減輕垃圾圍城的壓力,我們的生活環境也會更加美好;還有就是我們選擇有環境標誌的洗滌用品,可能會多出銀子,但其
無害配方能把從我們家裡流出的廢水對於大自然中土壤和水的危害降到最低。當然還有環保宣傳用品,可能都不是生活必需品,但卻能喚醒更多朋友加入環境保護的
行列。
同時,這三個層次的綠色消費行為有時也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如上面提到的自帶餐具既有健康層面也有節能減排和保護環境的層面。但不管是哪個層面,都是屬
於綠色消費,消費者選擇綠色消費的過程,也是促進產品供應商選擇生產和銷售“綠色產品”的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說,綠色消費是在站在產業鏈的高度來推動自身
健康和環境可持續。
二、生產者
生產者包括產品生產企業和銷售企業,消費者的綠色消費行為將進一步促使生產者生產和銷售“綠色產品”,並選擇“可持續經營”。
“可持續經營”包括如下4點:
1、通過合理設計和質量控制,生產出耐用、節能、環保和可回收的消費產品,並儘可能地降低單價。
2、生產原料盡量做到少用、可再生、循環利用和環境友好。
3、生產和運輸過程中,做到節能減排、環境保護和進行有效的供應鏈管理,推進供應商也同樣可持續經營。
4、注重員工福利,為員工提供良好的勞動保護和公平的升遷機會,增強企業凝聚力以降低運營風險和成本。同時,注重承擔企業社會責任。
三、社會
社會各界共同參與,宣傳和推進綠色消費理念,使消費者認識到綠色消費不光有利於我們的環境,更重要的是對於我們自身的健康和安全也是休戚相關,使生產者認識到綠色可持續經營已迫在眉睫,是社會的必然選擇,如不儘早加入將在不遠的將來被淘汰。
綠色消費已迫在眉睫,據
最新發布的《中國生態足跡報道2012》,中國的生態足跡總量達29億全球公頃,全球最大,中國人均生態足跡是其人均生態承載力的將近2.5倍,這意味著
需要2.5個中國版圖才能生產其所利用的可再生資源和吸收其所排放的CO2 。如此嚴峻的生態形勢,是不是讓我們都有了選擇綠色消費的緊迫感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