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國寺

四川瀘州市敘永縣寺廟

敘永縣興國寺,原名禹王宮,位於敘永縣城南營山鄉石關村,距敘永縣城41公里。

簡介


敘永縣興國寺
敘永縣興國寺
興國寺座落在川滇公路321國道旁,交通十分方便。明末,營山當地老百姓為紀念大禹治水、造福後人的功績,自發捐資修建了禹王宮。禹王宮不僅供奉禹王塑像,還辟有觀音廟,祭奉觀音菩薩,祈求國泰民安。由於禹王宮地處四川與雲南相連接重要的川滇東路古道旁,來往商旅行人較多,香火十分旺盛。
1937年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為開闢支援盟軍遠東戰場的交通道路,沿古代川滇東路修建川滇公路321國道。禹王宮因支援抗戰,修建川滇公路而被拆毀。長期以來,營山鄉一帶信教群眾一直願望修復禹王宮,但由於種種原因都未實現。1993年3月起,營山鄉廣大信教群眾在霍榮光、曹正林、黃啟光等帶領下自發組織,多方聯絡,籌集資金,啟動恢復修建禹王宮寺廟。自1993年至2002年,全部征地650平方米,寺廟建築面積共550平方米,全部投入資金100多萬元。幾年來,先後主要修建寺廟有鐘樓、鼓樓、彌勒佛殿、觀音殿、財神殿、禹王殿和齋堂等廟宇,寺院門前有草坪綠地,種植花草樹木,綠化環境,整個寺廟清凈優美。2005年2月,經敘永縣人民政府批准為正式開放的佛教活動場所。2006年成立敘永縣興國寺管理委員會。管委會制定了《民主管理制度》等寺廟管理制度,落實管理措施,明確管理工作職責,分工合作,保證了寺廟活動的合法、正常、健康地開展。

佛事活動


營山興國寺屬佛教凈土宗,寺廟建築為磚混結構房屋,主要供奉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財神菩薩、藥王菩薩等佛神。每年主要舉辦三次觀音會佛事活動。平時初一、十五開展正常的佛事活動,舉辦佛主會、藥王會等祭祀活動。寺廟有皈依人員50多人,有常年信教群眾近百人,每年佛事活動接納遠近信教群眾3000多人次。興國寺管委會嚴格遵守黨的宗教法規和方針政策,積極組織廣大信教群眾學習宣傳黨的宗教政策法規,在縣宗教辦公室的管理和指導下,團結廣大信教群開展合法、文明、健康的宗教活動,愛國信教,積極為我縣經濟建設和社會全面發展,為促進社會和諧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