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

香港人

香港人,英文可以稱為:Hong Kong People、Hong Konger China,是指擁有中國香港居民身份證的人。

現在居住在香港地區的人,多數是廣東的廣府人,來源地主要是珠江三角洲一帶,包括南番順、東莞、四邑、香山、高明、三水、鶴山、四會等。其餘人數較多的有客家人、潮州人以及1949年以前從福建、上海以及各地來的香港定居的人士。外國籍人士主要是英國人、印度人、尼泊爾籍“英軍僱用兵”及其家眷,還有近年大批湧入香港的東南亞人士如菲律賓籍的“賓妹”等家政保姆。

香港文化


由於香港本來就是廣東省寶安縣境內的漁村,香港人一直都是使用粵語(莞寶片)作為母語,鴉片戰爭失敗后,滿清政府割讓了香港的主權,英語成了香港政府的官方語言,直至現在,英語在香港政府官方還是擔當著重要角色。港英政府時期,特別是處理北部“新界”問題時,港英當局為了安撫人民的反抗情緒,讓侵佔香港前就居住那遍土地和村落的的人們,享有“原居民”的待遇,所有“原居民”及後代的男丁可擁有“丁屋”的土地分配權,這些村落的居民多數是“客家人”。
“香港人”在中文和英文上沒有法律定義;但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指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的人,或指居住香港有若干時日的人,甚至是單純在香港生活的人。
香港人也製造出獨特的香港流行文化,香港粵語歌、香港電影、香港TVB的電視劇在東亞地區都有很高影響力。

特點


香港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漁村發展成為享譽世界的現代化大都市,是一代又一代香港同胞打拚出來的。香港同胞所擁有的愛國愛港、自強不息、拼搏向上、靈活應變的精神,是香港成功的關鍵所在。要特別指出的是,香港同胞一直積極參與國家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對此,中央政府和全國人民從未忘記。香港同胞不僅完全有能力、有智慧把香港管理好、建設好、發展好,而且能夠繼續在國家發展乃至世界舞台上大顯身手。

社會貢獻


改革開放之初,外資大都猶豫觀望,是香港同胞敢為天下先,率先到內地投資辦廠。“改革開放40年來,香港同胞以拳拳赤子心、殷殷愛國情,創造多個‘全國第一’。”香港中聯辦主任王志民對香港工商界的開創之功高度讚揚。
梁振英、史美倫、馮美儀……王志民感慨:“在改革開放起步階段,內地對市場經濟和國際規則的了解,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一大批香港專業人士‘手把手’地‘傳幫帶’!”
香港同胞不僅為國家改革開放事業作出了獨特貢獻,更慷慨解囊,積極支持國家教育、科技、文化、衛生和體育事業的發展。40年來,香港同胞慷慨資助內地公益事業,捐款總額達數百億元人民幣。香港同胞捐助的教育設施、公益設施處處可見,遍及內地的“英東樓”“逸夫樓”就是這些愛國愛港人士心血的體現。

國籍


香港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但並非所有 香港人均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在香港700萬人口中,約400萬人至500萬人持有外國國籍或海外護照同時,仍具備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區護照和香港身份證,以及前往內地探親、旅遊、經商和工作往來的回鄉證。因此不少港人擁有雙重國籍或雙重護照。

英國國籍

參見:英國國籍法與香港及中英聯合聲明
香港有一半人口(約350萬人)擁有英國國籍,當中約340萬為英國國民(海外)(簡稱BNO)持有人。根據英國國籍法,英國國民(海外)是英國國籍的一種,屬於英聯邦公民,並非英國本土公民,所以沒有英國本土居留權。這種身份終身有效,但不能傳承至子女後代。另外,部份人因為“居英權計劃”而取得英國公民身份。由於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后,任何人士均不能因香港關係而取得英國國籍,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區護照人士的數目在近年已超過持有英國國民(海外)護照的人數。

中國國籍

在香港主權移交之前以及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並不承認香港人為“英國屬土公民”的身份,但香港人可以擁有外國國籍等雙重國籍身份。例如香港主權移交中國后,具有華人血統的香港永久性居民自動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他們可獲發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區護照,亦能擁有外國籍。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一國兩制后,香港居民不用徵稅上繳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而香港納稅人只需要向香港特區政府繳稅。主權移交之前及之後,在駐港英軍及中國駐軍保護香港情況下,香港居民沒有也不須擁有參軍權,也不用服兵役或進行軍事訓練。香港居民如要進入內地,必須申請並持有中國政府簽發的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俗稱回鄉卡,即是回鄉證)。

其他國籍

一些早期移民的香港居民,例如有些香港原居民與海外港人早在1970至80年代開始向海外移居,但仍可保留香港永久居民的身份,以便日後迴流香港發展。之後迴流香港的外籍華人因透過歸化而得到其他國家的國籍,最常見有美國、加拿大、新加坡、紐西蘭和澳洲等英語系國家。其中一個例子就是那些於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前,大量香港人擔心政治前途問題而移居其它國家造成的香港移民潮,但之後亦有不少迴流返回香港的海外港人。因此他們擁有外國護照同時,更擁有香港身份證和香港護照,以及前往中內地的回鄉證,方便兩地工作和經商人士。

華人


參見:香港早期農村社會
香港仍未割讓成為英國殖民地之前,四大原居民早已在香港居住,香港開埠前的香港原居民分為四大民系,即香港圍村人(圍頭人)、疍家人(又稱水上人)、客家人和鶴佬人(閩南人),亦是最早原居民之一,各族群皆有自己的方言,如:粵語圍頭話、粵語疍家話、客家話、鶴佬話這四大方言,香港開埠后,因太平天國戰爭漫延至廣州,大批廣州一帶平民湧進香港市區,才使粵語廣州話(俗稱廣東話)開始進入香港。現在居住在香港的人,佔大多數是廣東的廣府人,比例超過香港總人口的67%,來源地主要是珠江三角洲一帶,包括南番順、東莞、四邑、香山、高明、三水、鶴山、四會等。
由於來自珠江三角洲的廣府人的大規模移民,而且當時說廣州話(標準粵語)的都是經濟地位較高的人,加上來香港定居的廣東人中不乏商人和知識分子等上流社會人物,使粵語很快便成為香港市區的通用語。
二次大戰後至國共內戰後的一段時期,大量難民湧入香港,其中包括數量極多的非粵語人口,使香港市區於1950年代變得方言紛陳,其中以隨資本家來香港的上海人的上海話和隨政要來香港的官話勢力較大。由於平民社會中各種方言都不佔優勢,因此彼此間要以粵語為共通交際語,而本地出生的移民第二代便多轉用標準粵語(廣州話),使粵語逐步從不具壟斷地位的主流語言變成占絕對壟斷地位的華人慣用語言,而各種方言則只保留在家庭內部使用,在此之前因為香港有本地客家及上海、潮州、福建等移民,不少第二代港人更會曉多種以上的方言,使語言文化更多元。但今天的香港人大多已不懂自己的家鄉語言。
華人佔香港人口約94%。除了漢族外,根據統計其中香港有228名滿族後裔是生活在香港,例如關芝琳、周海媚寶詠琴等,在香港居住的華人(包括非漢族)普遍都會自稱為香港人。居港華人主要是1930年代至1980年代初從內地移居香港的人士及其後裔,亦有一直居住在現時新界地區的新界原居民。現今香港的新增人口中,大部份為內地居民。按現時政策,每天最多可以讓150名內地人士申請單程證來港定居,以及越來越多的內地中產、富戶人士不惜耗資30多萬港元費用,透過一些中介公司來赴港預訂床位產子,拿取子女在香港居留身份,造成“赴港產子潮”,但不少香港人對此涌港現象都甚有微言。
此外,港府亦為提升香港的競爭力,透過優秀人才入境計劃(Quality Migrant Admission Scheme),簡稱優才計劃,吸引優秀外地人材來香港定居發展事業,他們更享有回鄉卡,再往內地發展,例如李雲迪、周迅、章子怡、包比利等等。

香港少數族裔


主條目:香港少數族裔
根據2011年人口普查,香港有45萬多名少數族裔,相當於香港總人口約6%。
即使不是具有華人血統的少數族裔很多是居住香港超過半世紀,當中有已經有5代以上者,他們除了具備香港永久居民身份外,他們更有不少是入籍香港特區,擁有香港特區護照,甚至回鄉證。例如香港海洋公園主席猶太裔的盛智文放棄加拿大國籍、英國裔的盧維思放棄英國國籍等等外籍人士,亦有不少獲得雙重國籍或雙重護照。

東南亞人

東南亞人主要為菲律賓人、印尼人和泰國人,主要來香港從事外籍家庭傭工。根據2011年人口普查結果,居於香港的菲律賓人和印尼人各有130,000。

越南人

主條目:香港越南船民問題
越南戰爭於1961年爆發,不少越南人面對戰爭,紛紛逃亡香港。1979年,香港被列為“第一收容港”,因此收容從越南出逃的難民,到1990年代,香港政府開始對越南船民作出有秩序的遣返行動,包括自願遣返,而香港政府事先亦與越南方面作出協議,保證他們回到越南后不會受到政權迫害,不過自願遣返的越南船民甚少。至2000年,香港政府向仍然滯留在香港的難民給予居留權及簽發身份證,讓他們融入香港社會,有些開設餐館和在社會工作,不少其家人和後裔在香港定居。

南亞裔

主條目:摩羅差、雇傭兵和啹喀兵
香港開埠初期,即有印度人居住。香港殖民地時期需要從印度次大陸調派一些人員來到香港維持香港治安。他們最初聚居於上環一帶,以商人、軍人和警察為主。南亞裔人士已經於香港生活逾半世紀,不少已經世居香港4至5代,當中以巴基斯坦裔、印度裔和尼泊爾裔居多。殖民地時期駐港英軍當中,被稱為啹喀兵的尼泊爾人雇傭兵,其軍團隨著香港回歸而解散。
很多南亞裔已經落地生根,其後裔仍然居於香港,部分聚居於尖沙咀至油麻地一帶,例如尖沙咀重慶大廈。在香港社會,他們除了能夠說自己的民族語言和英語外,當中不少亦能夠操練流利的粵語,如喬寶寶(退休懲教署人員、現時香港藝人)和利君雅(記者)。根據2011年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居港印巴和尼泊爾人共約63,000人。

朝鮮和日本人

定居香港的日本人或韓國人通常是商人或日本、韓國資本大企業香港分公司的高級職員及其家屬,大部份於19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初期來到香港,希望以香港作為進入中國大陸發展事業的踏腳石。有部份人在香港落地生根,部分人有與香港華人通婚生子。其第二代部份能夠操練流利粵語,但是通常入讀國際學校。如果長遠不打算在香港定居,則通常會安排子女入讀於香港日本人學校或韓國國際學校,以方便於將來回歸日本或韓國發展。根據2011年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居港日本人和韓國人分別約12,600人和5,200人。

歐美人

歐美人以殖民地時期來香港工作和定居的英國人及其家屬居多,大部分都不懂粵語,通常是專業人士、企業或香港公務員;亦有一小部份於公立和津貼學校任教英文。雖然香港回歸后大量英國人返回英國,但是仍然不少部份選擇繼續定居香港。根據2011年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居港的白種人約55,200人,其中15歲以上具專上教育程度的人口比例是73.9%,位於居港日本人(79.4%)和韓國人(74.8%)之後,比香港其他種族的人的教育程度高出許多。

文化


傳統文化上與中國漢文化大致類似,香港受約150年英國統治,意識上有些港人沿用西方文化,或中西結合。也在香港得到完好的繼承和保存。香港教育沿用西方的教育制度,其後不斷改革。商業上,香港與中國大陸公司頻繁合作。香港粵語歌、香港電影、電視劇等在東亞地區也有很高影響力。

語文

主條目:香港語文
名義上,中文和英文都是地位相等的法定語文。香港的教育主張兩文三語,兩文是指中文(繁體中文)和英文,三語則是指粵語、英語和普通話。香港專上教育以英語為主,近來有調查顯示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后,香港人母語及普通話水平有一定的提升。部分年青一代香港人常使用不正規的港式英語
不少歐美白人縱使完全不懂中文,亦可在大企業或政府身居要職。它們大部份職位的入職條件和專上院校的入學條件,雖然通常會對申請人的中文和英文水平有一定要求,例如要求申請人在某些公開試的中文科和英文科考獲及格成績,但對非接受香港主流教育(例如一直就讀國際學校或海外學校)的申請人,通常會豁免中文水平的要求,造成接受香港主流教育的申請人,亦即是大部份主流華人居民,如未能在公開試的中文科考獲及格成績,即使懂書寫和閱讀中文,也不符合申請入職、入學條件,但非接受香港主流教育的申請人,即使完全不懂書寫和閱讀中文,甚至完全不懂粵語,也未必不符合入職、入學條件這種矛盾與不公現象。
至於英文水平的要求,則不會有所豁免。另外,將於2012年實行的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中的語文科目,亦設有六科非法定語文科目,考生可以其中一科取代中文科,作為報考大學的資格,但英文科就無論如何不可取代。

書面語

主條目:現代漢語和粵語白話文
香港人以繁體中文及英文書寫,而中文當中又常有“書面語”和“口語”之分。書面語的“他”、“的”、“那麼”、“還會”、“不是”、“為什麼”和“如何”,分別對應粵語白話文“佢”、“嘅”、“咁”、“仲會”、“唔系”、“點解”和“點樣”,相對於大部份即讀即寫的語言語文可算是一大特色。